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财富、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开征遗产税。当前我国开征遗产税还面临一些困难,如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欠缺、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价值难以准确确定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包括提高纳税人主动纳税申报的意识,建立公正、独立、科学的财产评估制度及机构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社会贫富悬殊不断加大,征收遗产税对于调节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的消息好像使遗产税全球遇冷形成了一种趋势。各国叫停遗产税的初衷和背景各异,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没有开征遗产税的必要;就我国具体国情分析,近期还不能开征遗产税。开征遗产税的关键因素是税源的确认,我国目前还不具备遗产税税源确认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开征遗产税不仅能实现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经济目标,其实现防止两极分化、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鼓励勤劳致富、倡导创业行为,加强政府公务人员廉政建设,引导关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目标正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中国居民个人物质和金融资产的积累为开征遗产税提供了经济基础,相关法律体系的出台与完善提供了法律基础.开征遗产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立法权和征管权归属、税收征收管理、配套法律法规等重大制度设计和安排.  相似文献   

5.
高峰 《学习月刊》2013,(23):35-35
近年来.时不时传出开征遗产税的消息.令紧捂着腰包的广大百姓心惊胆战。有专家认为,政府财政收入趋紧,中国开征遗产税确实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遗产税落地恐怕是迟早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遗产税的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早开征遗产税,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国内学者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现实可能性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遗产税的改革趋势,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时不时传出开征遗产税的消息,令紧捂着腰包的中国百姓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政府财政收入趋紧.中国开征遗产税,确实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刻,遗产税落地恐怕是迟早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高峰 《党课》2014,(21):93-96
遗产税,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有时也被称为“死亡税”。其最早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出于筹措军费的需要,埃及法老胡夫开征了遗产税。  相似文献   

9.
杨培景 《求实》2004,(7):72-74
我国反垄断立法起步较晚 ,现有的立法也比较分散 ,且大部分规则是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 ,权威性不够。对政府限制竞争的行为制裁不力 ,缺乏独立的反垄断监督执法机构。因此 ,尽快制定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十分必要的。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大多都制定了自己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0.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加强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制定并实行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自然保护区立法应坚持保护目标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坚持严格管理与保护优先的原则,并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中增加相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立法与执法领域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是公程序的核心内容,其本质含义在于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我国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领域规定了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但文章认为,该范围规定过于狭窄,随着民主和法治的发展和进步,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领域中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应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陈俊 《理论建设》2010,(4):65-67
由于我国房地产泡沫凸显,被赋予打击炒房、平抑房价功能的物业税,在中央政府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之时,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能否开征物业税以及如何开征物业税成为热点话题。从物业税内涵和特点、物业税立法障碍以及物业税立法对策等方面,对我国开征物业税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从法律视角进一步廓清人们对于物业税及其征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移植方式进入中国的立法听证制度与我国所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相适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通过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明确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等方式来促进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而非盲目地在立法过程中引入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取得时效源起于罗马法,与诉讼时效共同构成传统民法中的时效制度。我国民法虽在体例上继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但在制度设计上却抛弃了取得时效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法制度中是否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进入90年代,多数民法学者对取得时效制度的设立也由否定论转为肯定论。梁彗星、王利明的物权法草案纷纷勾勒了取得时效制度,但在制度的构成和适用上尚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取得时效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民事立法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澳大利亚成为首个取消遗产税的富裕国家后,在税务竞争的压力之下,多个国家地区纷纷步其后尘。以色列于1981年取消遗产税,新西兰于1992年取消遗产税,瑞典2005年取消遗产税,奥地利及新加坡于2008年取消遗产税。  相似文献   

17.
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在推动特区的经济与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立法法》将这种授权立法予以制度化。但在现有制度中,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存在着授权主体资格有疑问、特区规章的效力与其他规范性文件效力的关系不明、经济特区立法权的性质不明、立法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不明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学理性的梳理与阐述,以便为进一步的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崔英楠 《新视野》2007,(6):64-66
立法听证是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生动体现。立法听证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立法听证程序,是立法过程中公民有序参与的重要形式,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听证,在国外原来是司法程序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行政和立法领域。在我国,听证制度进入立法领域,是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引进立法听证制度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于立法听证的认识,并且适应中国的国情进行制度设计。据此,本文对立法听证事项确定的原则和规则、听证机关的专门化、陈述人的遴选、坚持立法听证的公开平等原则、立法听证效力与听证报告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实现行政立法权正常运行,保障行政权的合理性、有效性,实现立法效益最大化,我国政府应探索建立行政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没有形成对低碳经济专门的基础性立法,加之低碳技术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缺失、城市低碳生活立法缺失等,使得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因此,应制定以《低碳经济发展促进法》为纲领的立法体系,制定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低碳立法,通过城市低碳生活立法构建低碳社会,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低碳发展体制和法制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