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发达的现代生产服务体系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江西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分析了江西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推进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应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生产和服务分离,延伸服务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发展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特定的范畴,是指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所显示出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其在现代经济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主导产业地位基本形成。北京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尽快缩小与世界城市间的差距,使之真正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导产业,就必须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这是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前线》2007,(8)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它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其融合并为之服务。国际上,生产性服务业通常涵盖金融、商务、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黄娟  邓爱文  彭波 《理论导报》2011,(12):39-40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为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性服务的服务行业。近年来,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工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会同宜春市委政研室和袁州区委政研室对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
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制造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业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阐述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战略意义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制造业推进剥离生产性服务业所面临的问题和障碍,进而从财税扶持、税收优惠、投融资支持、市场准入、降低剥离成本和商务成本、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对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因此,哈尔滨市应以前瞻研究夯实发展基础,以政策突破促进生产服务业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驱动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快发展;优化布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构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荣伟 《世纪桥》2012,(9):45-46
生产服务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快的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如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够且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不够、改革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等不足。因此,应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4,(9):33-34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该意见强凋,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一是鼓励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二是推进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现代化;三是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新兴服务业,既与制造业相关,又具有服务业的特性,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意义重大.香港和澳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优势明显,福建与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有很大潜力.文章着重分析了加强福建与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要树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理念;强化"港澳的资金、台湾的技术、福建的资源"三角合作网络;吸引港澳金融保险证券机构来闽开拓业务;加强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合作;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制定并完善CEPA开放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京津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三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揭示了天津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有待提升,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加快发展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雪峰  刘洪波 《前线》2008,(1):71-71
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今后北京要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  相似文献   

14.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以往文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又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对浙江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乘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最后,文章对浙江省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将小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产前、产中、产后经营活动承接过来,进行社会化、规模化的供给,能够进一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能够通过规模化服务布局,加速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产业技术体系、大型物流基础设施,以获取更高层级的规模经济。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是黑龙江省建成农业强省,争当现代化农业排头兵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意义深远。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体制原因、市场化程度低和人才短缺等等。可采取推进垄断企业体制改革、放宽行业准入标准、加强监管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制造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着严峻挑战,涉及企业、市场、政府、区域等大量新情况,亟待升级,但绝大部分问题尽可放手由企业自行解决,而少数事关长远发展和战略性判断的,则需要宏观决策层的关注。根据国外经验,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市场竞争力将更多开始依赖生产性服务业。而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其提供给制造业专业服务的同时,也降低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制造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8.
邢志宏 《前线》2015,(4):77-80
生活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那些为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行业,包括客运服务、零售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诸多领域。兴旺发达和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优化城市功能体系,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在改变城市产业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重点发展的行业。本文认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成都市应在生产性服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下,从促进产业融合、鼓励创新、推进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融合化。尤其是在后工业化社会中,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发达工业国都已经实现了高服务化社会。辽宁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辽宁产业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