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7月10日,在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中,修宪势力占据了发起修宪动议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议席,小党则处于更加严峻的境地。如何评价"安倍经济学"是本届参议院选举的最大争论点,执政党势力在选举竞争中特意回避了修宪问题。受本届参议院选举结果的影响,安倍内阁将在密切关注日本国内修宪政治生态变化的基础上,采取"柔性"的政治运营手法来推进修宪路线。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的日本第47届众议院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精于政局算计,突然提前解散众议院而举行的。选举结果为执政党大胜并占绝对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现阶段在野党势力低迷,无力应对众议院选举。在"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下,安倍内阁执政或呈长期化趋势,但也仍存有变数。安倍内阁将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的实施,其外交与安保政策也将加速向战略现实主义方向调整,且会产生导致中日双边关系摩擦的新诱因。  相似文献   

3.
第48届众议院选举的提前举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基于内阁支持率回升、自民党处于领先优势、民进党势力低迷及新兴政治势力立足未稳等因素而作出的政治决定,其导致民进党分裂以及希望之党与立宪民主党的仓促组建。在竞选过程中,围绕消费税提升、核电、修宪等政策课题,执政两党(自民党和公明党)、希望之党与日本维新会、立宪民主党与日本共产党及社民党"三股势力"之间展开角逐。执政联盟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由于在野党势力的孱弱与分裂,也是日本选民"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大选后组建的安倍内阁呈长期执政态势,其延续"安倍经济学"、强化对朝施压、推进修宪路线等政策取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小选举区制与日本的两党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1 996年日本众议员大选中 ,战后的日本首次用了新的选举制度 ,即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小选举区以“政党、政策本位”为特征 ,日本政界认为它是向两大政党制转换的一个目标 ,是日本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然而 ,从众议员选举的结果来看 ,在野党势力大减 ,离两党制的目标尚远。日本想以英国的两党制为模式改革日本政党 ,可是从选举中体现出的民意和政权的选择这方面来看 ,日本的政党政治又显得不太成熟。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第22届参议院选举中,执政不足一年的民主党惨败,日本政坛再度形成执政党与在野党分别在众参两院占据多数的"拧劲国会";在此背景下即将举行的民主党代表选举被视为危机选举。以上因素使日本政局及中日关系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也给两大政党化中的日本政党政治带来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黄大慧 《东北亚论坛》2007,16(3):117-122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过程,是一个显示日本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相互关系的典型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明党在内的日本各在野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外交”作用。特别是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等非政府人士的访华,为日本政府摸清中方意图、沟通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看法、形成复交文件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日本在野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对日本在野党的工作,从而推动日本执政党转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民主党上台后,背弃竞选时向选民许下的诺言,支持率很快下滑。同时,原执政多年的自民党并未从中获利进而东山再起,反而继续衰退下去。而不断涌现的小党形成了日本政党政治的"第三极"力量。日本政局不稳,不仅使日本在寻求国家发展方向的道路上继续徘徊,而且增加了日本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备受岛内外各界关注的台湾第二届民选台北、高雄市长和第四届"立法委员"、第八届台北市议员、第五届高雄市议员选举于1998年12月5日揭晓,结果长期执政的国民党取得了这场被称之为"三合一"选举的胜利,民进党、新党、"建国党"等在野党遭到不同程度的挫败,特别是激进"台独"势力一筹莫展。在台北市长方面,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获得51.13%的选票,击败民进党籍的现  相似文献   

9.
在7月18日举行的日本第40届众议院选举中,执政的自民党未能取得过半数议席,接着又在8月6日国会临时会议进行的首相选举中失利,被迫沦为在野党。这是日本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冷战后日本政坛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一、自民党下野当属顺理成章之事自1955年日本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成自由民主党以来,它一直在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超过半数的优势地位,从而形成一党长期单独执政的局面。1955年—1975年这段时间里,自民党势力达到了“如日中天”的颠峰状态。一直在国会控制着稳定的多数,不容其他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野党为当代中日关系的奠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在野党出于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对选民愿望的尊重、议会斗争的需要,坚持中日友好大方向,大力推动民间友好往来向官方发展,并根据执政党的不同主张和对华政策决定是给予适当地配合、还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日本在野党为当代中日关系所做的贡献给未来以启示,中日友好是历史潮流,逆流而动必被历史车轮所倾轧。  相似文献   

11.
日本岸田文雄内阁的诞生,是执政的自民党为应对大选而"临阵换帅"的结果。执政联盟利用广大选民对新内阁的"政策期待",加之国内疫情趋缓、在野党势力孱弱以及选举对策缜密,从而赢得了大选。大选后岸田内阁的执政基础虽暂且趋稳,但在权力交接、路线调整及国政选举等层面上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其政治稳定性不容乐观,实现长期执政的难度较大。随着岸田内阁施政渐次展开,其在防控疫情、强化日美同盟与推进印太战略上将保持较强的政策延续性,而在经济增长方式与国家安全保障上将实施政策调整。岸田内阁提出构筑"建设性且稳定的中日关系"并奉行现实主义对华外交方针,但其对外政策取向仍将保持涉华指向明显的惯性,经济安全保障、"人权外交"等政策主张或将加大中日关系摩擦几率。  相似文献   

12.
日本成立新进党 一、新进党的特点 由在野的前新生党、公明党、日本新党、民社党、未来新党等9党派组成的新进党1994年12月10日正式宣告成立。新进党在国会拥有214个议席,是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政治力量,是1955年以来日本首次结成的规模如此之大的政党。新进党的成立使日本政治向两大政党制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日本政界重组进入新阶段。 1.从领导班子构成看,政治形象比较廉洁的前首相海部俊树当选党首,实力人物小泽一郎出任干事长。前新生党领袖羽田孜、前公明党委员长石田幸男四郎、前民社党委员长米泽隆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日本举行了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第二次大选,安倍领导的自公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第三次安倍政权于2014年年末正式启动。安倍着眼于长期执政,未来将会继续沿着修宪扩军、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的右倾道路前进,而"一盘散沙"的在野党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牵制。大选后安倍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曝出消极言行,中日关系乍暖还寒。中日两国领导人2014年11月举行的两年来第一次正式会晤所营造的关系解冻氛围遭遇打击,安倍今后能否继续坚持中日四点原则共识、能否真诚改善对华关系有待检验。日本同其他邻国关系方面的前景也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安倍拟于8月15日发表所谓"安倍谈话",其内容和观点值得中国和国际社会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 0 0 0年仍是日本多事的一年。政局乱 ,改革难 ;经济“有景无气” ,缺乏活力 ;外交虚多实少 ,重点突而不破。“朝大野小”的格局被打破 ,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形成对峙 ,多党参政的联政框架继续维持。 6.2 5大选之后 ,日本朝野在众议院势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自民党 2 34席、民主党 1 2 9席、公明党 31席、自由党 2 2席、日共 2 0席、社民党 1 9席、保守党 7席、无党派 2 1席。这便形成了自民、公明、保守三联合执政党与民主、自由、日共、社民四在野党的直接对抗的局面。执政三党的议席数较选前大幅度减少 ,由 335席骤减至 2 72席 ,自…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30日,日本举行国会众议院选举实现"政权更迭",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与社会党和国民新党联合组阁.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第93届、第60位首相.[1]在民主党的竞选纲领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就是政治改革,在"构建政治主导型决策体系"的政治改革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日本与中国同时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并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摆脱殖民地危机,并在1905年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在探讨日本凭借犹太金融势力取得战争胜利中,竟小胜大,令人获得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 6月 2 5日众议院大选后 ,朝野政治势力对比发生明显变化 ,“朝大野小”的局面有所改观 ,在野党的能量进一步加大 ,联合政权框架虽将继续维持 ,但参政党的发言权明显增大 ,自民党的主要政策实施力度将遭弱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势头将有所减弱。日本政局的基本走势一、“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被打破 ,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对峙 ,多党参政的联政模式基本定型。本届众议院大选之后 ,日本主要政党在众议院 ( 480席 )的势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自民党 2 33席 (减 38席 ) ;民主党 1 2 7席 (增 32席 ) ;公明党 31席 (减 1 6席 ) ;自由党 2 2席…  相似文献   

18.
谈谈日本武士道陈瑞林武士,日文称之为“侍”,原是近身侍从的意思,后指那些有若独特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精通武技的人,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那时日本已进入封建社会,土地集中在少数官僚和豪强手中,庄园经济开始形成。为了保卫自己的庄园和扩充势力,并有效...  相似文献   

19.
甘峰 《东北亚论坛》2004,13(5):28-33
"政党不信"与民主党突起,2003年日本众议院选举形成了民主党与自民党对峙的两大政党格局。然而,从众议院选举以及政党的分化过程来看,民主党实现政权交替的条件尚未成熟。其一,民主党的选举纲领,与英国政党比较,基本沿用了传统的"选举后模式",还未能向"政策选择可能性"的政权纲领转换;其二,由于在野党分崩离析与整合困境,民主党尚未形成强大的政权交替的推动力量;其三,在以小选举区制为中心的选举制度下,自民党"一党超强"地位仍未改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社会党国际召开“二十三大”时,南美洲地区有17个社会党加入了这一国际组织,其中正式成员党14个,咨询党2个,观察党1个.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南美洲地区17个社会党执政参政状况的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截至2011年10月,南美洲地区加入社会党国际的17个政党中,已没有一个社会党执政,其中13个社会党在野,只有4个小党是执政联盟中小的参政党.南美洲地区的社会党是该地区左翼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南美洲地区没有社会党执政的现象说明,拉美左翼力量在崛起过程中,社会党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