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精神文明导刊》2013,(10):51-51
献子贵言【原文】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日:“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合楫而答日:“君奚问栾氏之子为?”君日:“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日:“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日:“善哉言。”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日:“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群书治要·尸子)  相似文献   

2.
老子其人老子的生卒年月至今不详。《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也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3,(7):49-49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景公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日:“臣素卑贱,君擢之间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  相似文献   

4.
养生先养心     
正古代寿者彭祖倡导养生之道,乃"固守本真"。这说明养生要的就是简单的事,无复杂之理。养生之法说穿了不过是"遵循自然而已"。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能得人乐者,处世有智慧,事事皆顺心;能得天乐者,与天地相和谐,自然健康长寿。这一点说明,与天和便是所行一切皆与天地相结合、相适应,不与自然偏离,更不与自然违逆。人的生命在于养,养生之根本在于天、地、人和谐,尊重人之本性,做真实的、诚实的人。"以佛养心,以道养  相似文献   

5.
孔姓始祖孔父嘉司英占,张金榜当今之孔姓者,皆以孔子为其始祖,其实,孔姓始祖并非孔子,而是孔子的六代祖、周代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孔父嘉,名嘉,字孔父(父,同甫,男子之美称),系周代宋公国的子姓贵族。宋国始祖微子半,因其嫡子早丧,亦舍其孙,从殷札(殷商王位...  相似文献   

6.
从《帕萨坦》看西双版纳茫乃政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蛮书》卷四云:“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茫是其君之号,呼茫诏。”“茫乃道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宋蜀华同志著文考订,认为“茫诏”是“诏茫”、“诏勐”之倒误。“诏勐”,即“召勐”,意为“一个地方之主”,他据此提出“唐代傣族已经在西双版纳建立了茫乃政权。”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5,(1)
崖州首置于萧梁,中唐以前一直象征整个海南岛或统领岛上各州。史志上多因循清代方志之说,以为崖州乃大同年间因冼夫人之请、朝廷才首置之于儋耳。衡诸史料,其可信者有三,不可融通者有四。结合考辨冼夫人生年,在排比梁置崖州及其唯一属郡珠崖的时间设置和治所所在的诸说中,我们发现:梁初(511年)因宋齐之治设珠崖郡于徐闻;后约于532年废朱卢之上首置崖州于珠崖故地,但控驭无力;直到儋耳降附冯冼集团后的535年至546年间,正当盛年的冼夫人请朝廷移置崖州于儋耳,治义伦。终梁之世,朝廷不能实有其地,皆羁縻性质地依靠冯冼集团间接管理。清理这段历史地理问题,还有益于寻绎六朝隋唐时期海南如何从地方豪酋政治演进到儒家世界的郡县体制。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和考古资料,祝融为楚族先祖。 《国语·郑语》记有史伯的一段议论:“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融之兴者,其在姓乎?”“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在熟悉典籍的周太史看来,姓荆楚为祝融后裔。先秦时有“民不祀非族”、“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2,(11):46-47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乃杀蚩尤而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的史论著作《读通鉴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君道政治思想,惜乎前人多不察。三代圣王之道是为船山心目中理想的君道典范,包括取天下以道、扶进人才、能安敢言者和从容调御几个方面。三代以下君主之治道当效法三代之王道,并因时损益和斟酌,君主之政治品格、知人之哲、用人之道、纳谏之道、辱大臣为辱国及立嫡与豫教并行等是为君主理政之道,即为君之道。王道在本质内容上仍然属于君道。王夫之之重视为君之道,一来在于他仍未走出"圣君贤相"之政治理想,二来是为将来社会提供治道之借鉴,"述往以为来者师也"。  相似文献   

11.
得贤则兴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管子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孟子也说,"不用贤则亡".人才比什么都重要. 《国语·楚语》记载了王孙圉论楚宝的故事.晋国大夫赵简子以美玉为宝,而楚国使者王孙圉则不以为然.在王孙圉看来:"楚之所宝者,日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楚国之宝是人才不是美玉,像善外交辞令的观射父、善陈述先王经典的倚相,都是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12.
严下史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群有司众矣人望以廉必不可得者也中人可以自全不肖有所惮而不敢皆视上官而已上官之虑取也不即施于百姓必假手下吏以为渔猎下吏因之以雠其箕敛然其所得于上奉之余者亦仅矣而百姓之犯毒诅咒乃至叩阍号者唯知有下吏而不知贼害这所生下吏既与上官为鹰犬复代上官受缧绁法之不均情之不忍矣读《通鉴》论@王夫之!清  相似文献   

13.
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春秋时代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都被华夏大国贬称为"子";而华夏大国公卿,政治地位与这些子爵诸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子","子"遂有尊称之义。《论语》中孔丘被尊称为"子""孔子",与他的男子性别、道德学问、圣人地位、弟子尊敬均无任何关系,惟一相关的就是他的官职:孔丘当过华夏大国鲁国的公卿。孔丘称"子"现象至少折射了周礼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华夷之间,显示了华夏民族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在华夏内部,显示了大国自豪的实力优越感;在君子之间,则显示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4.
滑稽考     
上篇今人言事象言语之可笑、足以供俳谐者曰滑稽(音如滑鸡)。余遍历南北各省,皆有此语。访之故老,不能得其义蕴;征之载籍,亦似若明若暗之间。甲戌乙亥间,为人辑《滑稽故事》四卷,曾一考之。此稿今不知飘落何所。年来知某耆旧有《骑狗集》,专录笑谑,以为娱老之资,而确有启人深省之用。今年长夏无所务,欲辑今人滑稽言、  相似文献   

15.
姓,标志着民族系族的称号,自伏羲氏起始“正姓氏,别婚姻”姓则成为民族、氏族、家族代之相继的符号。华夏民族历来重视自己的姓氏与郡望,其所有成员可通过郡望及姓氏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共同祖先,并可为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及文化传播过程提供有力的依据。一、姓氏的由来据《史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牌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族音,氏之别名也。姓者,所以统系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I孙之所出。言胜则在h,言氏则在下也。”中国的姓…  相似文献   

16.
说“谄”     
恭维奉承,阿谀谄媚,此乃人类行为品德上的一大弊端。虽经历代有识之士、开明之君奋力革除,但时至今日它仍像一种伪币一样,通过一些人的虚荣心得以继续流通。古语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历史上“吴王好剑客,百姓多伤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些千古教训,并没有被后人所记取。在社会主义的今天,类似“好剑客”、“好细腰”的人实不少见。比如有的人只要弄到一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4,(6):52-52
咎犯夜哭 【原文】 文公反国至河,令:“笾豆捐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咎犯闻之而夜哭。文公曰:“咎氏不欲寡人之反国耶?”对曰:“笾豆,所以食也,而君捐之;席蓐,所以卧也,而君弃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今臣与在后中,不胜其哀,故哭也。且臣为君行诈伪以反国者众矣,臣尚自恶也,而况于君乎!”再拜而辞。文公止之,乃解左骖而盟于河。(群书治要·韩子)  相似文献   

18.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译文〕(简体字)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完之后,赏给手下办事的人一杯酒。他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不够喝,一个人喝还有余。大家在地上  相似文献   

19.
门庭若市     
〔邹忌不若徐公之美,而妻、妾、客皆以为美于徐公。〕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为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音基)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相似文献   

20.
一字千金     
《秦吕不韦礼贤下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