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光 《中国民政》2013,(12):40-40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发展,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作为经济百强县的玉环,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本文从玉环县养老服务体系现状人手,剖析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问题,提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为积极应对淮安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近期,淮安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深入调研。大家认为,当前全市养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结合我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2,(5):2-F0002
<正>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把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出了政府不花钱或少花钱,解决养老问题的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北特  相似文献   

5.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既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人口老龄化水平已经居于全国首位。为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与决策部署,辽宁积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本文在对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的基础上,结合辽宁人口老龄化基本现状,对辽宁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长斗 《政策》2011,(11):58-59
加快建立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人口老龄化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改善民生、服务老年群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20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二年六月十八日重庆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重庆市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根据国家《社会养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照料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养老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社会养老服务的开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甬政发[2012]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六个老有"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决定对余姚市民政局等28个先进集体、余姚市长青老年人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先进养老服务机构、余姚市泗门镇西大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24家先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魏指  相似文献   

10.
正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邹平县"十三五"规划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邹平民政局组队分赴黄山、高新、好生三个街道和长山、魏桥、韩店、明集、码头五个镇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一、邹平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截至2016年底,邹平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5.7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近年来,邹平县养老服务体  相似文献   

11.
养老服务业既是服务广大老年人的公共事业,又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四二一"家庭的增多,传统的以家庭提供养老的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对养老服务业进行"产业化改造",推进养老事业向养老产业转变,以事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事业,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近日,青岛市黄岛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对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代表们到今康福老年公寓、灵山卫街道东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区社会福利中心实地察看了养老服务情况,听取了区民政局关于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进行了座  相似文献   

13.
《河南政报》2013,(1):18-23
豫政办[2012]7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一二年六月八日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现状相适应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焦作市以实现“老有所养”为目标,以满足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以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方向,不断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志毅 《中国民政》2022,(21):22-2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积极、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养老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养老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马原 《前沿》2012,(23)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失能、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家庭小型化结构和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迫在眉睫.尽管人口老龄化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提上工作日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从政策角度出发,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怀远县民政局陈军认为,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这个发展建设中,养老护理人员尤其是技能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社会养老服务需要大批的、具有一定专业护理知识、专业护理技能和文化素质高的护理人才队伍。就目前而言,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容乐观。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以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指南,制定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从法规、政策层面为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保驾护航”,建设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各类服务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和城乡养老服务体系。二是贯彻执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认定办法》,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在职培训和资质认定,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提高持证上岗率。探索建立在养老服务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机制,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工作模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还应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加大养老服务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培训机制。民政部门应设立养老护理培训教育中心,做好养老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为养老服务培训专业化水平的护理人员队伍;在高校、大中专、职业学校增设社会养老服务学科,开设家政、护理服务等专业,大力培养护理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的护理技能人才,以满足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和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四是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是确保社会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保证。待遇低是养老机构招不进来人、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改善与提高福利、工资待遇应该与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同步进行。应采取财政拨一点、社会公益金给一点、自身经营拿一点。同时,为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等级,采取不同岗位、不同待遇,不应再出现“平均主义”式的“胡椒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且出现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关涉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论断为新时代解决养老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现有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各种养老模式呈碎片化分布,联动效益难以发挥。参照老龄化时间表制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战略;保持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良性互动;政府坚守社会公平底线;提升社会养老服务制度水平,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洪瑾 《中国民政》2013,527(2):54-54
浙江省常山县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构建“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全县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一、健全机构队伍,强化网络体系。一是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常山县从2012年起,对用房自建、床位数达到20张及以上、符合有关规定资质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6000元补助。9对租用房且租用期3年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核定床位给予每张床位每年1000元补助,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怀远县民政局陈军认为,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这个发展建设中,养老护理人员尤其是技能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社会养老服务需要大批的、具有一定专业护理知识、专业护理技能和文化素质高的护理人才队伍。就目前而言,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容乐观。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