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2.
柳英 《两岸关系》2008,(9):24-25
马英九执政后,周末包机、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及开放人民币在台自由兑换政策的推出拉开了两岸间扩大正常化交流交往的序幕。近日,台湾方面表示将继续扩大两岸政策松绑的规模,在年底前计划完成多项重大两岸政策松绑项目,其中涉及金融、三通、人员、投资等多个种类。  相似文献   

3.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目前两岸旅游业的交流严 重不平衡,集中体现在 两岸人员往来上的不平衡,大陆居民至今仍不能赴台湾旅游。大陆方面从1979年就呼吁台湾方面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然而,24年过去了,对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阿里山松涛回响,日月潭碧波荡漾”依然是镜花水月。2002年,台湾同胞来大陆旅  相似文献   

5.
蔡宏明 《台声》2013,(3):42-42
自1991年岛内开放对大陆投资以来,两岸投资即呈现不相称现象。2008年两岸关系得以改善,经贸关系正常化。然而,自2009年开放以来至2012年,台湾方面总计核准5.363亿。相对地,2012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专案2229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5亿美元。两岸相互投资仍呈现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2,(1):11-11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7月4日开始实施两岸每周36班周末包机,台湾开放8个航点,大陆开放5个航点。  相似文献   

7.
民望 《时事报告》2005,(6):21-23,39
4月15日,台办主任陈云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两岸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大陆方面将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大力推动两岸新闻单位互设常驻机构。其次,两岸应当尽快恢复对话与谈判。第三,推动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问题、两岸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问题。江丙坤率团来访恰恰证明了两岸交流与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8.
3月底至4月初两岸两会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举行了第二次专家工作商谈并达成多项共识,两岸双方同意纳入早期收获计划的产品项目和服务业别应考虑彼此关切,以及急迫性、必要性和较易达成协议等原则;大陆方面也表示尽量不影响台湾的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不会要求台湾进一步扩大大陆农产品人岛、无意对台湾实施劳务出口。  相似文献   

9.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10.
近五十年来,两岸关系可以略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两岸间主要是军事的对抗,而政治与经济方面,均处于截然的隔绝状态。1979-1995年:祖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对台采取和平的政策,而台湾方面由于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放弃与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的政策。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并逐步有限度地允许一些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同时,两岸间的经贸往来亦大幅增长。目前“台资”约占全大陆“外资”的10%,而台湾方面也因之获得可观的贸易利益。有人分析,此利益相当于台湾目前的经济增长额…  相似文献   

11.
海峡长镜头     
《台声》1994,(9)
台湾“陆委会”7目30日通过三项决议:①有限开放两岸金融往来.除9家大陆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外,当局不再管制岛内金融业与大陆其他海外分支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②开放台湾保险业的分支机构与外国保险业在大陆的分支机构,以及大陆保险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进行再保险业务往来.③台湾航空业可与大陆民航业直接双向全程订位及开票,不必再透过第三地.  相似文献   

12.
要闻回放     
《台声》2009,(1):4-9
贾庆林:大陆方面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台湾缓解经济困难,王毅: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通过9项共同建议,国共两党欢迎见解不同人士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上半年,尽管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造成冲击,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势头。4月,两会在南京举行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签署了三项重要协议,并就开放陆资入台投资达成共识。两岸继续扩大空运直航和海上直航,深化产业及金融合作,双向投资取得进展,大陆继续推出并积极落实协助台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就医看病是个头疼的话题 1987年10月14日,当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之后,台湾回乡热潮涌动。这一年,也被称为“两岸开放元年”。已经20多年过去了,很多台商在大陆成功开办了自己的企业,绝大多数台湾人也都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
正对于大陆有关方面拟试点开放大陆居民经台湾桃园机场的中转业务,岛内有关方面表示欢迎,并乐见两岸领导人会面成果落实,期待未来两岸持续扩大交流,增进两岸互利双赢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月5日表示,为落实两岸领导人会面成果,大陆有关方面拟试点开放大陆居民经台湾桃园机场的中转业务,南昌、昆明、重庆为首批试点城市。海协会将与台湾海基会联系,有关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实施。届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台声》2013,(3):14-15
范丽青:我们始终从两岸一家人的角度对待两岸协商。保护好台湾农渔民见弟的利益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我愿重申,不存在强求台湾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的问题。台湾的农渔民朋友们尽可放心。  相似文献   

17.
两岸保险代理法律制度有着多方面的差异。立法体例方面,大陆立法显得不尽合理,台湾立法体例可供借鉴。执业资格方面,大陆立法存在明显的法律漏洞,台湾立法有关内容足资参考。执业管理方面,两岸立法各具特点,可以取长补短。执业担保机制方面,两岸立法均须进一步完善。此外,大陆还应增订外国保险代理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张意轩 《台声》2006,(7):22-24
两岸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大陆如何落实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政策与具体措施?怎样加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台湾农产品能在大陆站住脚扎下根的关键在哪里?为此,记者走访了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寿光模式直接、迅速、有效记者:刚刚闭幕的“寿光菜博会”非常成功。农业部在落实新推出的15项惠台政策,特别是7项惠及台湾农民利益的政策方面,打算采取什么举措?李永华:在“寿光菜博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区,就是大陆积极跟进落实两岸经贸论坛有关共识和承诺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罗安琪 《台声》2010,(10):18-18
台湾是一个3.6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中小企业约有120万家。1987年,台湾开放两岸往来,到大陆投资设厂成为台湾企业的一股潮流。20多年来,数以十万计的厂家,上百万计的人才,上千亿计的资金投入,对大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实质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影视互动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了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后来被概括为“三通”),率先打破了冰封多年的海峡隔绝,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发出了善意的呼吁。同年8月,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为两岸电影的合拍、合作方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大陆相继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两岸的影视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因为台湾方面还没有开放与大陆的交流,两岸在影视方面实质性的合作未能及时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