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5月25日晚上7点,台湾著名作家、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蓝博洲在北京三里屯的三联韬奋书店举行"非虚构的台湾往事:书与影像——‘幌马车之歌’系列二种新书座谈会"。"幌马车之歌"系列是蓝博洲的两部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幌马车之歌》创作于1988年,当年即获洪醒夫小说奖最佳小说,1991年获《联合文学》十大好书作家票选第一名,长期占据台湾图书畅销榜。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根据此书拍摄了电影《悲情城市》  相似文献   

2.
尚道 《台声》2007,(12):83-88
电影作为人类传播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媒介,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文学、雕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呈现出其他艺术所无法企及的感动效果,人们随着剧情的编排和人物的演出,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感受着感官的刺激和心灵的洗礼。1895年年12月28日,出身自法国里昂照相材料制作商家庭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格兰咖啡店印度沙龙中公开售票放映10部影片,这些影片是用他们所发展出来的电影机cinematographe拍摄与放映的。这一天也标志着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从此进入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从此吹响了中国电影的号角,开始了长达百年、缤纷艳丽的光影之旅。暮然回首,当电影在1895年诞生之时,正是日本向华发动甲午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从1895至1945年的50年间,台湾遂落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日本殖民化统治中,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台湾电影自然也不能幸免。然而回顾台湾电影发展的历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低落还是辉煌,台湾电影总是以一种凝重的符号,记录着人们心底潜藏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1日至6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的台湾中南部媒体南阳行活动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台湾《经济日报》、高雄新闻网、鹰传媒电子社、《透视》杂志、指传媒等7家台湾中南部媒体的10位记者参与,旨在通过他们对中原乡土文化的采访报道,向岛内民众介绍大陆特色乡镇建设成就,增进  相似文献   

4.
刘舒凌 《台声》2002,(10):34-36
2002年8月31日至9月1日,海峡两岸历史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下知名的历史、文学界人士,如写作《曾国藩》的唐浩明、《星星草》的作者凌力、编撰《新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台湾学者龚鹏程、台湾作家林佩芬和朴月等,都参与了这次研讨会。近年来这一领域的作家学者相互间有过多次交流,但是这么多朋友济济一堂,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却是难得,特别是台湾同仁的加盟,更使得话题和视野拓宽了不少。两岸的历史文学现状关于两岸的历史文学,来自湖北大学的副教授蔚蓝女士指出,自1949年两岸分隔以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4月19日至22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湖州市台办主办的"祥和盛世·梦圆湖州"宗教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湖州举行。台湾佛光山住持星云大师、《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汪舟、浙江省台办副主任张正镛、湖州市市长陈伟俊等两岸有关人士出席交流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包括法华寺真身殿重建奠基典礼、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和《禅与生活》讲座三个部分,吸引两地近千名信众参与。  相似文献   

6.
樾樱  小微 《两岸关系》2013,(9):59-61
(一)他们是文学“传承者” 地图,星夜,礁岩与浪,他们在岛屿写作,在时间的尺上镌下刻度,果实,酒神,菊花与蝶,他们在岛屿写作,辉洒出灿亮灵魂的光芒,他们是岛屿的灯塔,高举着永恒的火炬。矗立在世界的峰端。  相似文献   

7.
<正>4月19日至22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与浙江省湖州市台办主办的"祥和盛世·圆梦湖州"宗教文化之旅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台湾佛光山主持星云大师、《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汪舟、浙江省台办副主任张正镛、湖州市市长陈伟俊、副市长李建平等两岸有关人士出席交流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包括法华寺真身殿重建奠基典礼、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和《禅与生活》讲座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田正清 《今日民族》2009,(10):34-36
电影发明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电影自发明就以拍摄纪录片开始。我国和云南省的电影拍摄也都是以拍摄纪录片开始的。1910年,法国人拍摄了滇越铁路通车的纪录电影,这是云南最早的电影。其后,有国外、国内的电影机构在云南拍摄纪录片和故事片,其中最大的机构是美国新闻处,拍摄了中国远征军在印度、缅甸、  相似文献   

9.
尚道 《台声》2009,(2):94-94
吴乙峰,台湾纪录片工作者。196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头城镇,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毕业服完兵役之后,吴乙峰进入王小棣的民心工作室,当时台湾尚在“戒严”时期,纪录片的发展迟缓,他便跟着工作室承制一些电视台的社教节目。因缘际会之下,获得了拍摄电影《赤脚天使》的机会。然而对当年26岁的吴乙峰来说,想法过度浪漫,到后来才发现很多事情不如想像中的简单。  相似文献   

10.
康小平 《台声》2001,(9):24-25
6月6日至11日,台湾中华电视、中国电视、台湾电视、东森电视、民视电视、年代电视、《联合报》、《民生报》等10家台湾媒体到海南踩线、采访后,7月4日至18日,台湾无线卫视、三立都会、八大传媒公司等3家台湾电视媒体又先后分别组队赴琼拍摄、采访。各媒体将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滚动宣传。笔者有幸与采访团一路同行,目睹了台湾记者对海南旅游景点及风土人情的惊奇与赞叹。拍海南“四大名菜” 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是台湾记者点名要拍的,他们说一定要介绍给台湾旅客。6月7日上午8点,采访团一行从…  相似文献   

11.
刘绍卫 《今日广西》2007,(21):37-39
在20世纪90年代,我正在古都西安读大学,对广西文学的印象,似乎是朦胧的,在大学课堂发现广西文学只有陆地的《美丽的南方》、韦其麟的《百鸟衣》等零星的作品,其他的只剩下红遍中国的《刘三姐》电影了,以至于在《电影美学》课欣赏电影时发现《黄土地》竟然是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时,心中自然有一份惊喜。毕业以后,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5,(12)
在台湾光复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于1995年10月18日至27日举办了“以史为鉴,共赴明天”大型纪念活动,几千名人大学生踊跃参加。他们以爱国、和平、统一为题举行报告会、演讲会,观摩台湾电影,举办台湾书展,并发起“根在华夏,情系台湾”大规模签名活动。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人民大学全体学生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倾诉了他们所想、所思。这里,本刊全文转发。  相似文献   

13.
引言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号的《中国建设》英文版上,曾刊登过一篇轰动一时的文章——爱新觉罗·溥仪撰写的《从皇帝到公民》。同年,他所写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出版,并立即被译成英、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港澳报刊也兢相连载,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稍早一些时侯,一九六一年,日本朋友曾来北京摄制了纪录溥仪后期生活的影片《皇帝与庶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影工作者,也曾为这位「末代皇帝」拍摄过纪录片。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底,中国新闻社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这些影片都曾在国外放映,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5)
正摘编自2月22日台湾《中国时报》周星驰的新片《美人鱼》日前在中国大陆票房突破24.5亿人民币,超越《捉妖记》去年创下的纪录,成为对岸影史华语票房冠军。可惜《美人鱼》没有抽中赴台映演的签。根据现行政策,大陆电影要赴台上映须透过抽签,每年只有10部名额。搞配额的政策目的不外乎本土电影辅导、两岸对等交流原则等等。但在两岸对等交流这一点已不适宜了,因为大陆对于台湾电影登陆几乎不设限额了。至于本土电影辅导,牵扯颇广,台当局若有心辅导,大陆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9)
正近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入台宣传专题片已在台湾主流媒体刊播,实现玉屏侗民族文化、箫笛文化、油茶文化等在宝岛台湾与台湾同胞见面。今年5月22日至25日,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携台湾主流媒体中天电视台、台湾民众日报组成的采访拍摄组开展"魅力东方—走进玉屏"专题片拍摄活动,拍摄制作《魅力东方》电视专题片,为台湾同胞了解玉屏、走进玉屏,助推玉屏与台湾  相似文献   

16.
沐泽 《台声》2007,(4):65-66
2月26日下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啊!谢雪红》首发式在京举行。《啊!谢雪红》以电影文学剧本的形式展现了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的重要领袖、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创建人之一、首任主席谢雪红传奇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坎坷的一生。首发式当天.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9日,著名导演、台湾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行因心肺衰竭病逝于台北,享年91岁。李行导演上世纪50年代涉足影坛,至80年代共导演作品数十部,包括《王哥柳哥游台湾》《养鸭人家》《汪洋中的一条船》《早安台北》《心有千千结》《彩云飞》《海鸥飞处》《吾土吾民》《原乡人》《小城故事》等,是台湾"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的开创者和台湾电影半个世纪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9,(7)
<正>过去的3月份,台湾爱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9.14亿元(约42亿元新台币)的成绩拿下大陆3月票房亚军,打破了《叶问3》保持的首映华语片的3月票房纪录(7.7亿元),堪称3月最大黑马。截至4月3日,票房累计9.296亿元。电影上映5天(3月18日),正式超过2015年《我的少女时代》的陈玉珊导演(3.59亿元,  相似文献   

19.
赵辉 《台声》2010,(12):32-33
11月20日晚,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湾桃园市落下帷幕。台湾演员阮经天和大陆演员吕丽萍分别凭借《艋胛》和《玩酷青春》荣膺金马奖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影片归属《当爱来的时候》,最佳导演花落影片《第四张画》导演钟孟宏,此片并获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奖。  相似文献   

20.
1995年2月号的台湾《中外文学》刊出一《台湾文学的动向》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学史的考察》、陈芳明《百年来的台湾文学与台湾风格——台湾新文学运动史导论》、黄琪椿《日治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下之乡土文学论争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