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协天地》2009,(6):17-19
海峡经济区是一个以海峡经济为主要特征,由环绕台湾海峡的区块经济构成的经济区域。如何在海峡经济区中实现两岸合作双赢?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未来海峡经济区的建设,慷慨陈辞,各抒己见。以下刊发的几组观点,分别来自5月18日当天的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的口头发言、书面论文及政协委员的建言。  相似文献   

2.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2,(6):46-49,3
突出海峡特色,唤起两岸共同回忆。11日的鹭岛歌舞如潮,花如海。伴随着两岸艺人精彩的文艺演出,第三届海峡论坛拉开了帷幕。在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中华情、海峡缘”金桥之夜一一大型综艺晚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主持人和演艺人员,用他们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巧、动情的歌舞,感动着在场所有的两岸民众……  相似文献   

3.
黎秋 《两岸关系》2013,(10):24-26
金秋鹭岛,流光溢彩,硕果累累。走过九个春秋的海峡旅游博览会再次成为海峡两岸旅游业界关注的焦点。9月6日至11日,由国家旅游局、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海峡旅游,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举办。  相似文献   

4.
陈筠 《两岸关系》2009,(6):12-15
在首届海峡论坛多姿多彩、热热闹闹的各场活动中,记者一次次目睹了两岸的笑脸,因海峡论坛而更加灿烂;两岸的双手,因海峡论坛而更紧地握在了一起….在首次“县市主题日”中,两岸县市长们亦是活跃互动,真是“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  相似文献   

5.
5月15日至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召开。此次海峡论坛揭开了两岸民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序幕,是构建两岸新民意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9,(4):23-24
首届大型海峡论坛将于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举行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首先发布了即将于5月举办的首届大型海峡论坛相关消息。她说,为顺应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加强两岸民间各界的广泛交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台办等部门将于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地举办首届大型海峡论坛。  相似文献   

7.
陈东芳 《台声》2011,(3):79-81
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同精心打造的,央视八套开年大戏30集电视剧《海峡往事》,于2月11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了盛大的开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6):4-5
5月26日,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杨毅首先介绍了第二届海峡论坛的具体活动安排,他表示,海峡论坛组委会近期已分别召开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主办单位会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论坛的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9.
受台湾产业能力发展中心之邀,以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刘震涛为团长的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一行15人,于3月5日至3月18日赴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日前回到北京。刘震涛一行是在台湾当局鼓吹“戒急用忍”,有意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降温的形势下访问台湾的,所以该团在台的活动备受关注。日前记者走访了刘震涛,请他谈谈此行的感受。刘震涛首先介绍了访问团在台湾的一些情况。他说,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共有15人,分别来自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银行、台办等单位,他们都是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顾问,…  相似文献   

10.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12,(8):47-47
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6月16日在福建厦门召开。本届论坛以“妇女发展与中华文化”为主题,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主线,以促进两岸妇女合作共赢为主旨,围绕地方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1.
辛翠玲 《台声》2013,(7):61-61
近年来,大陆以海峡论坛为平台,出台一系列对台惠民政策,不但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而且关注民生需求,开放幅度大。从第一届海峡论坛举办至今,每届都会推出若干重要的惠台政策,惠台政策也成为每一届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
作为香港“昌强号”远洋货轮的大管轮,笔者于2000年11月曾偕同行经过南美大陆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海峡的独特景色、绮丽风光,给我们留下了如梦如幻的印象。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半球,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11月中旬,北半球已进入初冬,而南半球却是初夏。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纬54度左右,属于高纬地区,初夏气温不过5到7摄氏度,海峡两岸较高的山头还积着皑皑白雪,寒风袭人,我们到甲板上得穿上厚厚的冬装。这里的11月,昼长夜短,夜晚23时才天黑,而早晨4时天就亮了。 麦哲伦海峡的命名源自一段历史。13世纪末,意大…  相似文献   

13.
六月的厦门雨细风和,花团锦簇。第四届海峡论坛的召开,给美丽祥和的鹭岛平添了欢乐喜庆的气氛。鲜花、彩旗、笑脸迎接着海峡对岸的乡亲,这里,两岸同胞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宛如一个欢乐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4.
陈艺静  温绪春 《就业与保障》2010,(3):F0002-F0002
2010年3月4日~5日,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在武夷山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福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辉、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蒋达德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保南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集团总经理、副书记、副董事长刘瑞州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孙春兰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5.
钟河林 《两岸关系》2012,(6):21-23,3
“美丽鲜花在开放,在开放,朋友们来自远方,来自远方……” ——这是一首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歌,歌词和曲调欢乐、喜庆,洋溢着真情,唱的好像是当年我国人民喜迎世界乒乓球赛的内容。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厦门到处都绽放着鲜花、笑容和真情,欢迎台湾同胞和参会嘉宾的标语、会展中心的论坛会标、五彩缤纷的彩带、众多的论坛服务志愿者,乃至出租车司机的问候语,都与海峡论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记者偶尔走在厦门的一条老巷子里,竟然能听到这首儿时印象深刻的老歌,不禁会心一笑,海峡论坛的氛围和意境真是随处可贮可,  相似文献   

16.
“美丽鲜花在开放,在开放,朋友们来自远方,来自远方……”——这是一首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歌,歌词和曲调欢乐、喜庆,洋溢着真情,唱的好像是当年我国人民喜迎世界乒乓球赛的内容。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厦门到处部绽放着鲜花、笑容和真情,欢迎台湾同胞和参会嘉宾的标语、会展中心的论坛会标、五彩缤纷的彩带、众多的论坛服务志愿者,乃至出租车司机的问候语,都与海峡论坛紧紧地联系在了_一起。记者偶尔走在厦门的一条老巷子里,竟然能听到这首儿时印象深刻的老歌,不禁会心一笑,海峡论坛的氛围和意境真是随处可见呵。  相似文献   

17.
洪鸿 《台声》2011,(12):16-23
如果说当年余光中这首《乡愁》诗,道尽了当年海峡两岸这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两岸同胞团圆的心中苦闷,那么今天,在这湾“浅浅的海峡”上空,已然架设了一座“宽宽的、畅顺的大桥”。桥的全称为:“亲情乡情两岸情之桥”;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曾说过‘海峡多险阻,终会变通途’。如今,大陆和台湾之间把台湾海峡的险阻在谈笑之间化解掉,实现了大三通。现在我要说‘谁云海峡多险阻?东风一到,千帆竞发!”在2008年的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台湾观光协会会长、台北圆山饭店董事长张学劳,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两岸经贸交流的现实图景,海峡经济区日益显现。然而,由于两岸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海峡经济区的区域治理存在特定意义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具有民间属性的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凹旋空间较大,应作为目前海峡经济区“多元化治理结构”的主体发挥更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汪舟 《台声》2001,(3):10-12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来得格外早。正是乍暖还寒、生机萌发时节,海峡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祖国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刚刚成行,就有台湾《海峡评论》杂志访问团一行 17人,跨过海峡来到北京展开交流活动。   以社长吴琼恩为团长、由社委、编委及作者组成的《 峡评论》杂志访问团,是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之邀前来访问交流的。在北京期间,访问团与大陆有关媒体就共同关心的两岸关系问题,联合举行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唐树备,分别会见了访问团一行。 《海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