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男女平等     
问:李小云博士,读了您在《中国妇运》上的几篇文章,觉得您在妇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有许多思考与建树。作为一个老党员和与新中国几乎同龄的妇女,我有时会心存困惑,希望您能给予点拨: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带来了中国妇女的根本解放,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实践已经50年了,妇女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答:我的一位好友通过电话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长期思考而总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答案的问题。在这里,我尝试着将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妇女不平等根源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我该死,自己犯了罪,却让家人跟着受累,我是社会的罪人,也是父母、孩子的罪人。感谢政府的宽容。感谢监狱领导的关心,不仅让我看到父母和孩子,还为我这个罪人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从现在起。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为我的罪错赎罪。”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大型运载、起重机械企业的推销员,入企时我和企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时。我正在该企业驻外省的一个办事处当驻处代理商。由于双方都未提及和企业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就这样一直干着。事过七个多月,企业裁员,我被裁了下来,这时我提出了没续签劳动合同这段时间的双倍工资补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肖永革 《政协天地》2010,(12):56-57
我们丢失了什么?2009年1月20日,著名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在读了奥巴马就职演讲后感慨万千,说:“说实话我热泪盈眶,我一直在流泪,我并不是为美国流泪。我也知道在奥巴马的演讲当中,那些道理都很浅显,无非是财富的问题,公平的问题,就是那些朴素的价值,那些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8,(10):37-37
从来没有计划过去青海。那是曾遭一个驴友们频频非议的地方。设施问题、交通问题、吃住难、遭遇“敲诈”…… 但是,当我站在整洁、野花遍地的青海湖边,我相信自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青海湖打开了我的灵魂,我更希望能够打开一扇门,让人们了解现在的青海,期待未来的青海。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23日,山东一妇女倒地,众人围观,无人敢伸手;12月29日,河南老人行为艺术:倘若我摔倒,请将我扶起。扶与不扶,这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却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其实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到了退休年龄,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组织上给我这么一次机会,去反映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参与和促进一些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完善我国的一些运行机制,能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是我的荣幸,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一定去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8.
政府需要回答人民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腐败的问题。腐败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现象,人民担心,政府或政府官员,会不会腐败下去。腐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也许可以让我从一件事情说起吧。大约是在1988年,北京第一监狱的看守管教人员找到我,请我到监狱给犯人作一次报告。他们说,一些年青的犯人不服管教,理由是共产党和政府的干部都腐败了,为什么不把他们先都抓起来,只抓我们?我推辞不过,去作了一次试验性的讲话。当我看到坐在我面前的一个个青年人时候,我感慨万千。话从哪里讲起呢?我灵机一动,说了下面的一段话:我看到你…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在门诊室,一位干部来找我,拿着一沓体检表,让我看看有没有问题。我仔细翻了各种检查表格,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只是乙型肝炎检查的两项指标翻红:HBsAg和HBeAb阳性。我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我没有症状,为什么这两项是阳性呢?是不是得了乙肝?”他指着两个阳性指标问。  相似文献   

10.
我最近在几个不同的场合讲过同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做人的问题。我是从上一代知识分子和我这一代的差距上讲到这个问题的。   去年,民盟有几位前辈都到了 100周年诞辰,楚图南先生、闻一多先生、曾昭抡先生、潘光旦先生都是 100岁,都开了纪念会。这几位前辈,我都熟悉,都有交往,对他们的为人有很深的印象。在曾先生和潘先生的纪念会上,我说,曾先生是我心目中的爱国学者,潘先生是个“推己及人”的榜样。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却是一个,就是他们做人都有很严格的标准,在道德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这一代和他们比,差距很大。我和下一…  相似文献   

11.
小保:最近为找一个适合于我的工作,我先后去过几家公司应聘,我发现有的公司招聘人员很无聊,问及了我很多与劳动无关的东西,如已婚夫妻感情如何,如未婚是否正在热恋。如何看待性问题,如何应对性解放,如何理解性骚扰。有的还搞些类似“树上有七只鸟”之类的“智力测验”。我想通过贵刊问一下,求职者对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提出所有的问题都得回答,都要如实回答吗,有些问题有回答的必要吗?玉洁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先后在欧洲当了9年大使,先在荷兰,后在日内瓦,最后到了法国。9年中,我接触了国内到访的许多代表团。在与他们的接触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我在同一些人的接触当中,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上任的管理者们最常抱怨的内容通常是这样的:我等待这个管理岗位已经很多年了。过去我想,只有当上经理才能发挥我的所长,开发新产品也好,寻找新市场也罢,总之能够促进公司的成长。可是,现在我却感觉到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处理人事问题上。这些员工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专业人士,我付给他们的薪水也很高。为什么我还会突然感到自己像个幼儿园的带班老师呢?听着熟悉吗?不好意思,这就说到了管理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田梦 《今日浙江》2010,(1):58-58
问题: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写道:我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王宜峻 《人民政坛》2007,(12):36-36
《人民政坛》编辑部: 去年选举时,作为代表候选人的我曾郑重地向选民作出了两个承诺。其中一个,是承诺帮助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但是,由于有关部门不重视,资金筹措有困难等问题,这个承诺可能不能兑现了。这令我充满挫败感。我曾经听说,上一届有一位代表虽然履职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一个老师,去年刚当选为新一届县人大代表。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代表全县的教育系统尤其是老师,行使代表的权力。前两个星期,学校所在村的一位村民听说我是县人大代表,就找到我反映问题。我想我是教育系统的代表,村民所反映的问题与教育无关,就让他去找了村里另一位县代表。后来想想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作为县人大代表,我是该代表教育系统履行职责,还是该代表全县的选民呢?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的上半年,应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和汉普舍尔学院的邀请,我赴美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讲学和研究。由于时间稍宽裕,我游览了不少重要城市和风景名胜,同时也有机会深入社会基层和一些家庭了解美国各方面情况。所见所闻,常引起我对中美两国的社会状况进行比较,也促使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其中既关系国家基本财源又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税收政策,便是我探寻较多并略有所得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朋友们,大家好!我个人的专业是美学,主要是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史,但是近七八年来又主要致力于环境美学研究。环境美学的问题在中国最为突出的是城市问题,所以我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城市的建设问题上。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题目是《城市——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12,(9):5-5
小保:我70岁了,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现因我儿子被调往外地工作,为便于对我进行赡养,儿子要求我一同前往。问题在于我体弱多病。而又不可能时刻回原地医疗保险机构指定的医院就医。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编辑部: 有时,与某些政府部门打交道是件挺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像我这种无任何行政职务的基层代表。今年初我曾到一个市直部门反映某村土地补偿金发放不到位问题。我亮明身份说想找局长,工作人员态度冷淡地说领导都不在,最后我连一个副局长的面都没见着。一个工作人员把我的意见记下来,打发我走了。时间过去半年了,该局都没有就我反映的问题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反馈。我曾去过其他一些政府部门,态度还是挺好的。第一次遇到这样对待代表的机关,我有些不知所措。请问,与政府部门沟通有没有什么好的技巧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