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2):49-50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2.
于庆军 《党课》2014,(22):90-92
1992年1月27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有限公司,在谈到人才和创新问题的同时,出人意料地谈到了家庭问题。他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他还特别举例说明了家庭的社会功能。他说:”都搞集体性质的福利会带来社会问题,比如养老问题,可以让家庭消化。欧洲搞福利社会,由国家、社会承担,现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国家承担不起,社会承担不起,问题就会越来越大。全国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户养活的。中国文化从孔夫子起,就提倡赡养老人。”  相似文献   

3.
<正>袁胜华是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的一名检修工。他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两人、两个女儿和岳母。虽然与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是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但却对社会繁荣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师电力公司塔里木供热中心检修工张庆凯的小家,就是这亿万家庭中的一个,天天上演着老百姓平凡喜乐、温馨和谐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张庆凯的家庭是三世同堂,父亲母亲,他和妻子,还有女儿。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夫妻和睦,女儿乖巧,这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家庭,因为这里演绎着他们一家三口和两位老人在一起生活,交织的深厚情感和缠绵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构成社会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是每一个家庭成员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规范养成的第一课堂和第一阵地,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家庭和睦、家风文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某报纸报道了一位市领导,开始时原则性比较强,廉洁奉公,工作成绩突出,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后来他的妻子和女儿动之以私情,晓之以歪理,劝说他要多关心家庭的幸福.为自己和家庭留条后路.在这种充满爱意的家庭气氛中,这位领导的原则性被亲情软化,为一个又一个亲戚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一而再,再而三,最终被绳之以法,沦为人民的罪人.在铁窗内他道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从政莫忘“治家”.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既要治国,又要治家.家庭是国家之细胞,领导干部的家庭更是整个社会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对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领导干部治家不力,在群众中就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使领导者的形象受损,甚至在甜言蜜语中被拉下水.家庭成员对领导者的从政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扰领导者决策.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来崇尚家庭美德的培育。今天家庭关系已经日益凸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家庭美德教育更具有其现实意义。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吸收其合理的道德价值,与现代社会各种现象结合并且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小寒 《新长征》2000,(2):30-31
人民教师历来被视为“灵魂的工程师”,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为人师表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出生于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朱学顺从小就非常向往的一种职业。23岁他被推荐上了吉林医科大学(现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4岁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切为他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然而,随着事业的发展,随着自己社会地位的提高,升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后的朱学顺对自己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似乎不再那样珍视。他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分,忘记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他的人生轨迹急转直下,终于因涉…  相似文献   

9.
人才的培养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而学校教育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学校要培养人才,就存在一个人才质量标准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进行了很多思考。他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在巴西经济拮据的丛林村庄里,有孩子上学的家庭,每月可以领到约12美元的补贴。这些钱,来自于巴西政府的家庭支持计划。前总统卢拉出生于贫民窟。他曾自嘲,身为唯一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总统,他为最多的巴西人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在他的社会治理系列政策中,教育只是其中一环。卢拉政府财政部经济学家巴  相似文献   

11.
张学良将军由一个几十万“剿共”大军的统帅,转变成为国民党营垒中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之首倡者与实行者,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他这一伟大的思想转变,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事。张学良将军虽成长于封建军阀家庭,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却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兴起之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利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5,(6)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家庭由于社会支持的缺失,导致其在今天的风险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与农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各种资源,从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两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留守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解决农村留守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你的来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伤心和无奈。作为一位15岁男孩子的母亲,我很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从表面上来看,你谈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子话题,实质上却是一个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沉重话题。教育子女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你反映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我相信一定会在家长中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4.
家风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风俗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自先人至今延续下来的风气。家庭是人的第一环境,也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家庭开始的。人的进步与发展、健康与幸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由于身份特殊,地位重要,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往往也会从他的家风判断其作风。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高风险家庭。独生子女死亡家庭面临的问题不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要分析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与需求以及失独家庭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的现存问题。江苏常州在构建独生子女伤亡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我们要在努力探索的基础上,完善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湖南维新志士谭嗣同甘为变法献身,为这场运动谱写了最为悲壮的一曲。谭嗣同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但他并未享受到这种家庭的种种特权和优越性。他父亲作官后,又娶了一个小老婆,特别宠爱。谭嗣同的母亲徐五缘和他本人均受到歧视,处处受压。谭嗣同丝毫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谭嗣同,从小就培育了一种独特的性格。他不仅感受到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而且,家庭生活的不幸,封建纲常的压迫,又使他逐渐形成了坚韧倔强的意志,并产生对封建传统的叛逆心理。畸形的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治国先齐家"。跟大家一样,习近平也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大家作出了表率。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6,(6)
在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匡互生是一位可歌可颂的闯将。匡互生,湖南省宝庆(今邵东县)廉桥镇人。一八九一年十一月一日,他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少年时代,在当地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大汉佑民灭洋军”大元帅的影响下,萌发了“拯救民众于水火”  相似文献   

19.
空巢老人与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空巢老人的现状和需求,从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的角度提出社会服务为空巢老人服务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就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的谈话。他指出:“要把家长希望子女成长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家庭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健全的家庭、健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本文就在家庭中如何对子女进行素质教育问题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是家庭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