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研究中,人物评价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但数千年来,对于不少历史人物的评价,却从来都不曾有过一致,间或,还不乏空洞的责难和不切实际的翻案。近年来,影视文学作品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引起诸多争议,影视创作者与史学家各执一词,在谁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人物面目的问题上,相互指责。笔者认为,虽然影视文学作品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积极一面我们不应视而不见。影视文学作品贴近民众,再现历史的多元记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不仅包括以史为鉴的现实需要,也包括娱乐休闲的需要。现代人渴望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包…  相似文献   

2.
朱晓坤 《传承》2009,(18):72-73
在中国古代,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历史,运用成语、诗词、文言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某些篇章剖析历史。同时,在历史课上引用文学知识要适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烽火岁月,如歌往事……记忆是人生、社会共有的财富。从本期起,我们推出“记忆”栏目,力求真实再现福建革命和建设史上精彩的历史片断,包括人物、事件等等,让读者能穿越时空阻隔,去感受历史的脉动,汲取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吏.在历史教学中.要运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历史,运用成语、诗词、文言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语文课本中的某些篇章剖析历史.同时,在历史课上引用文学知识要适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近期,我拜读了葛剑雄先生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贵刊2004年第3期)一文,印象颇深,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我自己也是一名理论工作者,深深感到葛剑雄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讲出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所在,即“以事实为依据”。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历史人物就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即使原先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也能加以纠正。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常常失之偏颇。葛先生在分析历史人物评价产生偏差的主客观原因时,入木三分地指出“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对…  相似文献   

6.
成全国 《春秋》2011,(5):64-64
近日,阳谷县政协文史资料第33辑——《阳谷诗词》一书出版发行。该书分“东夷溢彩”、“胜迹星辉”、“人物风流”、“岁月峥嵘”、“抒情言志”和“先贤遗韵”六部分。收录了近年来创作的有关阳谷的各类诗词以及旧志中题咏阳谷的诗词佳作500多首.从中可以了解阳谷历史、领略阳谷风光、感受阳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仲凡 《求索》2008,(12):193-194
现代旧体诗词在精神品格、语言形式以及写作传播机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现代性的特征。在讨论现代旧体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时,不应该笼统地谈论现代旧体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而应该注意到它在现代性方面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特别是应该注意到它无法被定性或归入为现代性的层面。现代旧体诗词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是夹缠扭结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现代旧体诗词自身所处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复杂性。对现代旧体诗词非现代性的承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旧体诗词的轻视或贬低。  相似文献   

8.
刘建林 《台声》2013,(9):58-59
在台湾历史上为官的大陆汉人不少,留名青史的也不少,但是能赢得“台湾公”敬称,又能得到台湾百姓联名签字赠送“万民黄龙盖伞”的官员,怕是凤毛麟角。然而,在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9.
廪君是巴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在南方民族史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判断廪君所处的时代,对于我们了解巴人的起源、迁徙及社会发展形态等情况,搞清先秦时期南方民族史上的有关问题,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不少学者把廪君说成是“传说时代”的人物。“廪君传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巴人经历  相似文献   

10.
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不胜枚举的历史人物都扮演过时代弄潮儿的角色,他们或推动历史前进,或迟滞时代发展,给今人留下广泛的联想和殷鉴。我刊已连续推出4期关于历史人物评价讨论的争鸣文章,其中主要是中国的历史人物。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关于世界各国历史人物评价的争鸣文章,本期率先刊发著名苏联史专家郑异凡先生和著名世界史专家金重远先生的力作,望大家踊跃赐稿。——编者  相似文献   

11.
《新重庆》2007,(7):F0003-F0003
驻足镌刻千年的文明驿亭,回望纵横无疆的文字世界,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的历史是深邃的诗经、悲怆的楚辞世代传颂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是磅礴的汉乐、酣畅的胡歌此起彼伏的音乐,中国的情感是丰腴的唐诗、瘦劲的宋词交相辉映的诗歌。诗如画、诗如镜,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类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的演变进程,以及历史舞台上,或恨或爱的众多英雄、市井人物粉墨登场的喜怒哀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历史的沿续与发展。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和未来。然而,当我们追寻历民的足迹时,历史又在哪里?今天,作为历史载体的档案,正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走向我们的生活。这里.我们谨对记载着毛泽东同志数十年伟大鱼命历程的文献档案——毛泽东手稿的有关情况作一简介,以向世人展示一代伟人的不朽精神是怎样永著于人间的。——题记毛泽东,这位世纪的伟人,在他走过的83年辉煌人生历程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大量文章、笔记、电报、书信、诗词·回回回·’这些手稿,记录了他对…  相似文献   

13.
所谓“戏说”戏,是指故意“歪曲历史真实”、调侃历史人物的戏.广义地说,也可以包括以今人观念、话语调侃文学作品中的或其他虚拟的古人的戏。在中国大陆当代,“戏说“戏是个年轻品种,它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芽开花,人们对它的评议甚为纷繁而且两极,或从根本上反对它生存,以为会让青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或认为百花园中理应有这种花的一缕馨香;对具体作品的评价,一片喝彩声的有,一片嘘声的也有,这倒更能激发人们研字的典教。视野所及,在新时期之前,新中国剧坛原无此类品种,只有依据史料加以合理想象、古为今用的历史正剧…  相似文献   

14.
先秦道家和谐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波 《长白学刊》2008,(5):24-26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其中,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予和庄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身修为策略和社会人生理想,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建林 《台声》2013,(7):64-64
鼓浪屿,一个美丽迷人而浪漫的海岛,一个文人墨客吟诗作词的好去处。那些透着历史沧桑至今留在石头上的诗词字,诉说不尽当时文人到此游玩时的喜怒哀乐。在那儿,有个独具特色的石洞,石洞顶部的那块飞来巨石上刻着“古避暑洞”四个字。这四个字,印记着历史上一位诗人的足迹。他就是在诗文中常以“台湾的苏轼自比”的施士洁。  相似文献   

16.
周泉根 《新东方》2008,(5):61-64
早期的海南岛籍历史人物罕见于史册。据笔者考索各种正史、笔记、方志、家谱、碑志等资料后认为,今天我们可见的历史上第一个名姓具存的海南岛籍人物是六世纪末反隋起义者王万昌。而第一个出仕的海南籍官员要到八世纪才出现,即唐玄宗肃宗朝的何履光。  相似文献   

17.
郁勃 《黄埔》2009,(4):41-42
戴坚,长沙人,1911年生,13岁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凭着刻苦自学,黄埔军校七期毕业,后陆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日、德、英三国外语。他的长篇巨著有《兵学研究》、《七七抗战诗词史话》,翻译过德国元帅鲁登道夫的《大战岁月》、日本的《白纸战术》等共10本书。他在《七七抗战诗词史话》中自述道:“七七抗战为我民族历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死伤最多、损失最大、影响最深,并为全民一心、举国一致、团结御侮、贯彻始终之神圣战争。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孝庄秘史》播出以来,孝庄这一历史人物从戏剧化的面目出现在屏幕上。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孝庄是一位什么人物呢?我们应读者的要求特刊发《话说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一文,告诉你一个真孝庄。 ——编者  相似文献   

19.
萃岚 《今日浙江》2011,(16):62-62
《水浒》是毛泽东较为欣赏的古典小说之一,纵观他的一生言论,对《水浒》点评颇多。据薄一波同志回忆,毛泽东同志很喜欢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小说。我国的不少古典小说他曾读过多遍,十分熟悉,在讲话和文章里。时常引用这些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事件和典故,并且常常用独到的见解介绍给别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婉约风格初探江建高毛泽东诗词题材重大,主题深刻,气势雄豪,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史诗,故有人概括其风格为“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高亨语)。但毛诗风格绝非一概豪壮,其中亦有不少篇什,由于诗人创作时的情绪心境,触发诗情的媒体和描写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