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力发展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转移难度加大,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会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剩余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有关部门统计 ,2 0 0 0年底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达到 1.5亿。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如何大力推进这种转移 ,其途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最现实和最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11亿多人口中,有近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达4.4亿,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73%,其中剩余劳动力1.5亿左右。而且,劳动力无限供给和有限需求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据预测,从1993年到2000年间,平均每年还要增加约1300万农村劳动力,如果按最近十几年平均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万人的速度计算,到2000年将有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如果继续将占全国总人口80%多的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农业,大批的剩余劳动力便难以安排,农村落后面貌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也实现不了。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整个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底农业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5亿.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任务.如何大力推进这种转移,其途径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衣业生产力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凸现。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在1.5亿多左右,如果再把加入WTO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多。在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既是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5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5亿人左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一、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女劳动力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何妥善转移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的实现。一、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青外转。即农村年青女劳动力离开家乡,外出谋求发展。这些大多是未婚女青年,主要从事服务业,或者到外企、工厂打工。二是…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笔者阐述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劳动力向种植业回流现象,由此说明了辽宁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不小的困难。文章从现行制度、农民自身等多方面对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推动辽宁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关系型社会资本的下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毕的任务依然艰巨。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及依靠社会资本成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质量,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组织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影响次之;制度关系型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最弱;而依靠三类社会资本成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较好,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对个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的依赖会逐渐减弱,组织关系型和制度关系型社会资本应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台湾是战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地区之一。探讨台湾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得失,有助于我们借鉴经验,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一、加入WTO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存量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重要经济学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在这之后再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少专家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 ,估算的数值从 4 0 0 0多万到 2亿多 ,相差甚远。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 -农业劳动力需要量 ,这是得到共识的。据国家统计局估计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 1.7亿人。通过应用Cobb -Douglass生产函数分析三大区域农业劳动力富余情况 ,结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续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湖北省武汉市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若干探讨,论述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分析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加速工业化进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个体、政府的视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效益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货币成本与收益方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益,从非货币成本与收益方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效益,并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制度或政策创新来化解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某些无序和失范现象,消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扩展其应有收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大批农村劳动力转换农民传统的角色,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变传统角色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转换,并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若干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存的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障碍,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可行途径,通过国际比较,预测了未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前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制约因素,党和政府要积极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在此进程中 ,需要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支撑 ;只有多样化和开放化的农村职业教育 ,才能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才能成功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拓展 ,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