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过年(散文)     
与父亲的隔阂,缘于前年春节。 那年岁末,我想自己在城里安家两三年了,如能让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来城里过年,他们肯定会高兴的。于是,我便在春节前几天回乡接父母进城。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是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死了一个人,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的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0):55-55
2008年的春节,我没能和父母一起度过。自从见过大海,我曾无数次梦想过,在这个春节,我应该拉着父母的手,在三亚的海滩、阳光和微风中快乐地散步。  相似文献   

4.
上月京珠高速公路发生车祸,39名伤亡人中,多数是从农村老家来城探望父母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城里打工,孩子趁暑假找寻亲情,不料讨得片刻亲情,竟葬送了小小生命。笔者在医院见到一个16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父亲。女孩跟祖父母在湖北老家读书,这个暑假,她和往年一样带着弟妹南下看望父母。车祸就发生在他们回去的途中,弟弟已永远离她而去。女孩的父亲说,他不是没想过将孩子接过来,但这边的公办学校学费太贵,相对低廉的打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又相当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1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可以说,我的父母平生很少感悟过父母的爱,但他们却懂得人间父爱母爱的珍贵,他们把  相似文献   

6.
我和老公都是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在城里打拼了六七年,终于在城里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我们的小窝是七十平方米小户型,可就这套房子的首付和装修已经让我们两手空空了,当了房奴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次父亲从乡下来看我,他看到我们餐桌上仅仅是一盘土豆丝、一碟辣椒酱,不禁皱起了眉头,嘴里念叨着:“日子可不能这么过,你本来体质就不好,这样过日子身体怎么受得了?”父亲回乡后很快就寄来了5000元钱。拿着汇款单,我心里沉甸甸的,父亲是地道的农民,仅靠种地为生,  相似文献   

7.
游子的春节     
正后台职工就是我们的后台看了你们这期的《春节假日生活特刊》,尤其是"三奶奶和我家的除夕"一文感触良多。不禁想起了自己。从离开老家外出闯荡至今,我一共在外地过了三个春节。第一次在外过春节是十年前,那时,我还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战士。因为是第一次在军营过春节,心里感觉很新鲜,所以尽管内心中多少有些想家,倒也没有特别难受。记得,当时,《中国军工报》的记者到我们连采访,很多战士都一边想家一边流泪,而我却高兴地说:"在部队过春节,那叫一个新鲜,一个快乐。"给父母打电话拜年的时候,我满心的欢喜也透过话筒传回了父母家,后来才听堂兄说,母亲在  相似文献   

8.
淘书之乐     
正我从小喜爱读书,不大的卧室里摆放了码满三层的书架,其中有些书在无意中购得,却读得颇有趣味收为珍藏,也有些在期待许久后才得到手中,而其中购买过程最为曲折的一本,起源于一段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的每个春节,我和父母照例要回到父亲的老家过年,我的祖母家在出版社的大院中,我至今都记得那间光线并不明亮的古旧书房中,有整整一面墙的书籍,装在高大的玻璃门书柜里。小时的我什么都不懂,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仿佛每次随意抽出一  相似文献   

9.
常茹娟 《工会博览》2014,(15):46-47
我的父母都是1933年出生的.今年已8l岁。父亲9岁成了孤儿,八路军收养了他,所以父亲是在部队里长大的。母亲因家境贫寒,7岁的时候被我的姥姥送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0.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便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我的父母在我一岁的时候就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我一直随母亲生活,我的父亲每月都支付给我母亲800元钱用于我的生活开支。虽然我不在父亲身边生活,但他经常来学校看我,并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和父亲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2.
从小到大,我从没见父亲流过一滴眼泪.可在我手术前,他哭了. 那是春节后的第4天,我肚子疼得厉害,几天也不见好,父亲带我上医院检查了几次,可查来查去,都查不出个所以然. 在那度日如年的半个月里,父亲每天坐在床边,眼巴巴地望着我.不久后,我又做了一项检查,检查结束,医生紧皱眉头,自言自语:"怪事,小肠中怎么有个瘤?"医生认为,这种瘤极为少见,十有八九是恶性的.很快,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就在快进病房的时候,他站住了,揩了一把湿漉漉的眼窝,步伐轻快地走了进来,冲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国家外文局法语专家路易斯今年又要在北京过春节了,她说,很想再到外文局班车司机李师傅家去吃饺子;天津蓟县的聂井舒,是河北省兴隆县人,22年前倒插门娶了蓟县的媳妇,现在在北京打工收废品。他说,父亲去年去世了,今年准备带媳妇回自己家和妈妈过春节;北京怀柔区一个农家院的女主人说,今年春节肯定是和城里来的客人们在一起过除夕守岁,不过她心里不是很痛快。她说,自从开了农家院,几乎就没有机会再过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在一起的大年了。她让记者千万不要说出自己家"农家院"的名字,"那样不好,伤人,开春了影响客源和生意。"  相似文献   

14.
那年我终于在学校出事了. 自从我步入这所重点高中的大门,我就承认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来自农村,但却以此为耻辱.我整天和班上几个家住城市的同学混在一起,旷课、打台球、看录像、追女生…… 我忘记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多交了3200块钱的自费生;忘记了父亲的企盼;只知道在浑浑噩噩中无情地吮吸父母的血汗.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在潘家园的一家古玩城里,记者见到原北京白菊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62岁的温誓红时,她对记者说:“当工会主席时,每到春节,我都会得焦虑症.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电话,告诉我谁谁去世了.现在退休了,职工也不饶了我,有什么事情还习惯性地找我,让我帮助解决.”30多年的工会经历,温誓红把温情留给了职工.  相似文献   

16.
正寻梦人:周卫法职业:编辑我在北京工作好几年了,爸妈也没有来过北京,一直觉得北京太挤了提不起兴致。由于今年除夕才放假,火车票又不好买,跟父母商量后决定他们来北京过年。趁着春节北京相对人少点儿,带父母在北京逛逛,预计利用大年初一到初五,5天的时间游玩儿,但又不知道怎么安排能尽点孝心,希望能给我推荐一下。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是最大的民俗,合家团圆、看望父母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为了能够买到一张车票"回家看看",楞是把亿万国人折腾得上下都秃噜掉一层皮。即使是这样,一个现实又让人无比纠结和无奈——7天时间加起来只有1天时间陪爸妈。(2月6日新华网)七分之一的概率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多,而一篇"这辈子你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报道中有网友感叹:"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一次。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那么,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真是太残酷了。"  相似文献   

18.
城里生活方便,是很多人的向往。但父亲进城后,住不多久就要回去,他说他不习惯。对城里的事情,他看不懂,对城里人的心思,他猜不透。对城里的文明,他不认同。他有着太多的困惑和不习惯,他感到陌生,感到寂寞和孤独,于是回乡下去了。  相似文献   

19.
正寻梦人:肖鹏职业:网络工程师平日因为工作忙很少在家陪女儿,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和妻子希望能和女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但是过年的一些礼节性的事情还是要做,陪女儿的时间又相对减少了,春节期间的安排是我一直比较纠结的事情,希望能给我一些建议。记得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放烟花,拜年还会有压岁钱。这些都是传统春节中应该有的"礼"。孩子的成长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过年也一个帮助孩子学习社交、学习礼仪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梦里,我的心早已飞回黄河岸边——当年,一部电影《为了61个阶级弟兄》的故事让晋南的平陆家喻户晓。平陆是我的籍贯,是我父母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父亲是家中的老小,因为上了大学,又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