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退休年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个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多次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每次都引起轩然大波。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的增加等是延迟退休年龄的促动因素,同时,延迟退休年龄也面临着就业压力等阻碍因素。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应逐步建立具有一定弹性的退休制度,以缓解社会压力和冲突,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民退休年龄设定为男女皆60周岁,部分省市规定缴费不满15年的可延长缴费期,这意味着农民退休年龄整体上调。调整退休年龄后,在退休金一定的情况下,农民缴费压力明显减轻,同时有三类群体显示出其不适性:"40、50"农民、经济贫困农民、健康状况不佳的农民。这三类群体需要更细致的制度安排——弹性退休制度及特殊的财政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加之人口计生政策的实施,我国在经济发展程度偏低的状况下,就于21世纪前后整体跨进了老龄化社会。基于我国国情,有声音呼吁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我国社会养老保障金的支出压力,同时指明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施了延迟退休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十多年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其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从长远来看,只有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农村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现存的养老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国,其社会保障改革通常引起全世界关注。2014年,德国推出以有严格条件的“63岁退休”和面向1992年前生育子女人群的“母亲养老金”为主要内容的法定养老保险改革,被认为是对现行制度的修正。作为特定时代背景下执政联盟理念融合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上台为养老保险政策调整提供了窗口期,此前延迟退休年龄、引入可持续因子和发展多支柱体系等改革措施亦为此次一揽子计划留下了主动性和调整空间。然而,这一改革的效应颇为复杂,不同群体褒贬不一,它也再次证明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尤其需要理性、有责任意识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社会保障法的过程中,社会保障法的完善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本刊特编发2005年5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举办的“中国—法国社会保障法高级论坛”中的部分会议论文。这几篇论文深刻分析了社会保障法的价值源流和功能、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现实需求以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以比较和历史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建议,并就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融资、非法用工、生育待遇等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相信对于促进社会保障法的学术研究和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要有中国特色。目前,要加速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已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该制度实践受到目前行政体系改革中诸多深层问题的影响,并体现了不同政府部门面对改革难题时的实践策略。这种制度实践的隐蔽逻辑会产生复杂的制度效应,并对社会组织发展产生非预期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剖析其中因果机理的同时,提出了未来改革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体系的一些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目前面临四大任务,即如何拯救城镇养老金制度、如何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改革、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保和如何对待农村社保。当前社保改革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统帐结合”养老金制度濒临破产,但机关事业单位社保改革、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等社保却要同其“并轨”。社保改革走入困境,主要由于在社保改革的环境和背景、社保制度安排和改革方案设计、借鉴国际经验和社保改革推进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偏差。深化社保改革,要在社保和企业竞争力、居民期望和政府责任、政府和市场等三个方面把握好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缓慢,困难重重,焦点主要集中在现阶段是否要改革、为何越改越少、为何不改公务员、如何进行分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的时机不好;改革拉低了事业单位的福利标准;只改事业单位不改公务员;待遇双轨制使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人员众多,单位结构复杂等。因此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与企业三位一体同时改革,构建公平有序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分步推进人事工资投入配套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退休收入水平;尽快建立全国养老保险接续制度,实现全国性区域性养老保险运作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实施分税制后,部分地方政府实施了省市级与区县的地方分税制.至今理论界关于中国地方分税制存在着极大争议,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是因为实行分税制所致.本文认为,地方分税制与地方债务的扩大无因果关系.地方分税制作为中国分税制在地区的延伸与深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财政制度.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财政基础.文章阐述了地方分税制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基础,进一步运用经济政策及原理论述了其合理性以及在实践中的积极效应,认为有必要在全国推广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公诉制度是国家追诉犯罪的一种法律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下,不同法系公诉制度互相渗透,共同发展。借鉴人类共同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发掘和利用本土法律资源,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诉制度,已成为我国检察改革乃至司法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2003年10月11日至12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和焦作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了“中国焦作现代公诉制度学术研讨会”,对现代公诉制度的内涵、职…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央地关系的合理建构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这对于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应对各种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也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清国家公务与地方公务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央地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正式政治权力结构的基础要件,乡镇政治在整个国家政治构架中具有超乎寻常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许多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的学者,都将乡镇政治作为解读中国政治转型成败得失的密码,透过这一密码,现代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政治权力运作过程的变化、统治与治理的有效性、资源的提取与分配、合法性基础的转换以及革命、骚乱与群体行动的动因等等,都会逐一找到答案,从而获得中国政治现代转型的全景透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和农民并未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曲延春博士的专著《变迁与重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在这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该论著追溯了建国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形成和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建立,列举了不同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表现形式,阐释了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因素,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