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2009年是杨浦区实施建设知识创新区的第5个年头。这些年来,杨浦围绕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区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1、作为杨浦区公共图书馆的馆长,王婉卿表示:“有数据表明,一些国外发达城市市民的图书馆持证率高达2/3。而我市持证率却很低,这其中的差距还很大,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杨浦要成为知识创新区,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我对杨浦建成学习型城区充满信心。”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帮助提高杨浦市民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文明城区,促进知识创新区建设,王婉卿带领图书馆的全体员工付出了许多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杨浦曾经在上海大工业的发展时期处于时代浪潮之巅。本世纪,杨浦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3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工业杨浦”开始向“知识杨浦”奋进,杨浦又一次站在了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4.
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在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浦知识创新区院士服务中心统计显示,该区区域范围内目前拥有院士52名,数量占到上海市两院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今年初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吴孟超院士和王红阳院士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因突破肝脏外科多个“禁区”,成为全国3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的团队之一。而“创新团队奖”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中首次设立的奖项。  相似文献   

5.
王少平  陈玲 《中国发展》2012,12(6):18-22
该文分析了上海杨浦区通过十年探索,初步实现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在转变资源认识观念的同时,政策、市场、产业及空间配置、人力资源、环境等五大关键性创新要素在成功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1月召开的杨浦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对迎世博筹备工作高度关注。叶松青代表领衔提出的议案,建议以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化科教主导功能,推进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转变:王玉、冒宏远代表领衔提出的议案,建议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营造杨浦人民积极迎世博的良好氛围:蔡文钢、舒义凤、汪小鸿等代表领衔提出的议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建设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进程中,杨浦区委充分认识到,法治建设对创新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保障作用,着力在体制机制、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法律服务等方面探索创新,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杨浦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8.
按照区委要求,1月上中旬,杨浦区委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机关党工委联合组织全区各部、委、办、局和法院、检察院以及各街道(镇)、群众团体的公务员和党代表开展“看杨浦、议杨浦、建杨浦”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知识杨浦的进程中,杨浦区4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施展才干,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共同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领导》2005,(11):F0003-F0003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它是一所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师优秀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它坐落于复旦、同济、财大等大学附近,有着浓郁深厚的学习氛围和优美宜人的学习环境。学校成立于1963年,几经变迁,它始终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良好声誉的学校。学校已9次连续18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并且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杨浦高级中学占地123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2100多人,教职工230人。  相似文献   

11.
容志 《求索》2012,(8):23-25,34
推动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好体现绿色、低碳、创新和宜居特点,是我国许多大型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杨浦在转型阵痛中,通过理念创新、规划导引、机制再造和服务配套等重大措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拓展成长空间的转型之路。实证剖析这个过程,有助于更清楚认识现代城区转型的内在规律,为同类城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徐加宏  杨苓 《今日上海》2009,(12):38-39
“海归”人才李冰,现在的“头衔”是上海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半年多前,李冰带着16项光电集成和光通信系统专利回国创业。经过反复斟酌,他将自己的创业企业安到了杨浦——在杨浦科创中心里,由他创办的这家公司正在快速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徐加宏 《今日上海》2011,(12):34-35
“燃亮一盏橘灯,温暖一世时光。”曾经,冰心笔下那盏小小的橘灯是多么暖人心怀。而如今在杨浦,“爱的小橘灯”青年公益交友活动,以延续爱的光和热为出发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一公益活动在为青年人的交流架设平台,为大龄青年择偶制造机会以外,也为杨浦区域内外来务工子女融入上海,融入杨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1月11日)沪府发[2016]9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  相似文献   

15.
<正>二○一五年三月十八日杨府办发[2015]1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区科委、区创新办制订的《上海市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和发展专项资金经区政府同意的重大类项目管理细则(试行)》、《上海市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变更备案实施细则(试行)》、《上海市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实施细则(试行)》、《杨浦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验收细则》、《上海市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指南》、《上海市杨浦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第三方中介机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人大月刊》2010,(1):F0004-F0004
上海创智天地因区(http://www.kic.net.cn)位于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是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和“三区联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示范性标志区。  相似文献   

17.
展望新的一年,杨浦区十三届人大代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葛海英说:“控申科是我们检察院的一扇窗口,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仅是一名检察官,还要发挥一个人大代表的作用,要为杨浦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大月刊》2007,(12):F0003-F0003
上海新杨浦置业有限公司是由两家具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上海凯城(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杨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的杨浦区最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5080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09,(10):F0003-F0003
上海新杨浦置业有限公司是由两家具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上海凯城(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杨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的杨浦区最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508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8月,上海市杨浦区正式对外发布《台湾创业青年杨浦人才公寓申请指南》,明确了台湾青年申请租住杨浦人才公寓、享受杨浦创新创业人才住房补贴的具体办法和流程,为台湾青年落户杨浦创业的住房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通过整合区域"双创"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杨浦区不断将台湾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做实、做深。建立创业平台,打造台湾青创机构集聚地近期,由杨浦区台办、上海华讯科技创业中心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