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刘立群、孙恪勤主编 ,时事出版社 )已于近日出版。该书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2 0 0 2年 1 0月底召开第十届年会后为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而出版的文集。书中收录了数十位中国的德国问题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涉及德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 ,对三十年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书中还收录了德国驻华大使博德磊先生的演讲。自 1 972年 1 0月 1 1日中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中国、德国乃至世界的局势都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8月.德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相继访华,先有近代中德教育合作的样板同济大学百年庆典,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到访,后又有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华为中德建交35周年庆祝和"德中同行"系列文化活动助兴,中德两国的关系在平稳发展中显得更为活跃和密切.尤其是克勒总统在同济大学发表的题为"同舟共济"的演讲,被一些媒体评论称"透露了对华政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特约稿件十载华章传友情———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  2 0 0 3年春夏合刊 (1)……………………………………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专题创刊十年感言 2 0 0 3年冬 (1)………………………………纪念《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 2 0 0 3年冬 (2 )……………在《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 0 0 3年冬 (3)……………………………………………………………韩中交流之窗———《当代韩国》 2 0 0 3年冬 (4 )…………守业更比创业难 2 0 0 3年冬 (5 )……………………………“文化市民社会的扩张和深化”给 中韩两国留下的新课题 2 0 0 3…  相似文献   

4.
劳石 《德国研究》2012,(4):129-F0003
在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由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顾俊礼研究员主编的纪念文集《中德建交40周年回顾与展望》适时出版。我展读之后,喜出望外,不禁感叹:这真是一部“信史”,一部叙述中德建交40年历程的阶段史!  相似文献   

5.
刘颖 《德国研究》2003,18(2):76-77
20 0 3年 3月 1 1日至 1 2日 ,第二届中德法学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隆重召开。会议议题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本次会议由中德学院经济私法教席主持人高旭军教授组织 ,会议采用中德双语交流和同声翻译的方式 ,来自中德双方的 30余名民商法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的德方教授有 :洪堡大学的莱塞尔(Raiser)、施瓦克 (Schwark)、契施纳 (Kirchner) ,汉堡大学的施多柏 (Stober) ,多特蒙德大学的舒纳曼(Schuenemann) ,欧洲商学院的柏翁 (Bunge)等 ;中方教授有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孙宪忠 ,复旦大学的胡鸿高 ,华东政法大学的顾功…  相似文献   

6.
论  坛卢武铉政府对东北亚时代的新构想———多中心的看法  2 0 0 4年春 (1)……………………………………………中韩经济交流 11周年的成果与展望 2 0 0 4年春 (3)………有助于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半岛南北以及 中国三方协作方案 2 0 0 4年春 (6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 2 0 0 4年春 (10 )………对于东亚文化交流概念的理解 2 0 0 4年春 (15 )……………趋同与分散———东北亚三国国内环境 政策比较 2 0 0 4年夏 (1)…………………………………中国的崛起与韩国企业 :关于新式分工 关系的探索 2 0 0 4年夏…  相似文献   

7.
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已于 2 0 0 0年 10月 19日在北京正式启用。它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SFC)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DFG)共同投资建设 ,致力于促进中德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 ,并为两国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创造理想的外部环境。该中心位于北大与清华附近的双清路 ,拥有若干个报告厅和会议厅、一个能容纳350人的阶梯教室、一个图书馆、包括电视会议设备和电脑在内的现代化通讯设备和一个计算中心。在中心里还有公寓 ,可供研究人员逗留时使用。德方为中心的建造出资 50 0万马克———资金来源为德国学术捐赠者联…  相似文献   

8.
正9月28日,以"德国大选后的中德关系"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德论坛"在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原同济副校长董琦致开幕辞。董琦在致辞中指出,中德两国的关系目前正处于中德建交45年来最好的历史时期,德国大选后,无论是哪个政府上台,全球经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今年 ,是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 30周年 ,国家主席江泽民应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的邀请 ,于 4月 8日抵德作了为期 6天的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 ,江主席分别与德国总统劳和总理施罗德举行了会谈 ,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一致认为两国合作领域非常广阔 ,而且富有成果 ,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的看法或共同的利益。这次访问 ,无疑为中德建立长期稳定、全面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固了基础。中德建交 30年来 ,世界格局和双方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却始终未变。双方互访频繁 ,…  相似文献   

10.
王金标 《德国研究》2002,17(4):13-19
作者回忆了自1985年以来与德国国防部及北约总部的德国将军们交往的情况.以此文纪念中德建交三十周年.  相似文献   

11.
时 评开创全面合作的新时期 ——展望新世纪中韩关系…………………2000冬一1深化经济改革,迎接新的挑战…………………2001春一l民族经济的新地平线……………………………2001春一4韩中建交十周年暨韩中关系展望………………2002夏一1庆祝中韩建交十周年……………………………2002夏一4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韩学术文化交流 ………………………………………………200l秋一1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2002秋一3卢武铉政权的诞生………………………………2002冬一1试谈朝鲜半岛建立新和平机制问题……………2000冬一3…  相似文献   

12.
1861年中德建交始末杨光(一)由疏趋密的中德早期交往根据文献记载,中德最早的接触可以追溯到13世纪。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直至17世纪,中德之间的交往尚没有形成具体的记述。在此后很长的时间内,中德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稀疏而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民间交往是其主...  相似文献   

13.
《德国研究》2005,20(4):74-76
悼念李国豪教授唁函选登……………………………………………………………………………………………………(1.4)追思李校长…………………………………………………………………………………………马大地(1.12)致力构建中德文化交流平台的李国豪校长………………………………………………………肖友瑟(1.13)李国豪校长与同济德语……………………………………………………………………………赵其昌(2.70)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特稿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贺词…………………………………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4.4)勤…  相似文献   

14.
构筑中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的对德交流朱绍中内容提要同济大学有着悠久的对德交流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对德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在教育、科研、文化、经济等方面,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同...  相似文献   

15.
梅兆荣 《德国研究》2002,17(3):4-12
回顾了中德建交的谈判过程 ,并阐述了当时的国际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6.
回忆了 80 - 90年代间 ,作者与几位德国政要 :前总理科尔、前总统魏茨泽克、前总统卡斯滕斯等人的交往 ,表达了作者愿为中德友谊之路作一颗铺路小石子的心情与意愿 ,以此纪念中德建交 30周年。  相似文献   

17.
《德国研究》2003,18(4)
本刊专稿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被授予同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时的讲话俞宙明译 (1.4 )………………………德国总理施罗德访问同济大学答学生问俞宙明译 (1.7)………………………………………………………政治“迟到的民族国家”与“超前的民族国家”———“新德国问题”前景探索连玉如 (1.10 )…………………………德国政治基金会探析闫 瑾 (1.17)………………………………………………………………………………从等级制到代议制———德国议会制度的演变杨 菁 (1.6 8)……………………………………………………看施罗德如何走出“地雷…  相似文献   

18.
长期、有力地促进中德两国的贸易交往———德国驻外商会、德国工商代表处亚太非洲地区会议综述[德]葛礼慕来自亚洲、澳洲和非洲三大洲的德国驻外商会、德国工商代表处地区大会于1997年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地区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每次在一个不同的国家。内部性的...  相似文献   

19.
《德国研究》2001,16(4)
欧盟研究欧盟机构改革动因和前景分析周家伦 (2 .4 )………………………………………………………………欧盟结构政策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王继平 (2 .9)…………………………………………………………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分析池正杰 (2 .14)…………………………………………………………………关于欧洲央行体系货币政策目标的思考朱宇方 晓 瓦 (2 .19)…………………………………………德法对欧洲一体化目标之争评析刘立群 (3.4 )……………………………………………………………欧盟前途问题大辩论伍慧萍 (3.10 )………………………………  相似文献   

20.
中德关系35年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回顾中德建交35年来的成果与经验,并对当前中德关系的发展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1、站在战略高度,以长远眼光审视中德关系;2、认真对待和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3、坚持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为处理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