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日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日下午在南宁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本南·沃拉芝、缅甸总理梭温、越南副总理范家谦等东盟各国政要。●3~6日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首届博览会共设展位2506个 ,参展企业1505家 ,分为国家专题、贸易专题、投资专题、旅游专题、科技专题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专题等六大专题。东盟10国及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共使用展位757个 ,占原设展位数的42.9% ;共有参展企业516家 ,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4.2%。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1.8万余人 ,其中境外采购商4000多人 ;约…  相似文献   

2.
推进广西与东盟贸易向广度与深度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截至2008年,广西已成功举办了10届南宁国际民歌节、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多项大型的国际性专业会议,广西与东盟在经贸、文化、科教、投资、物流及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与东盟贸易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提升.但广西与东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广西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拓展广西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对东盟贸易层次与水平已成为广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有一个为各成员国开展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以此增进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人流、物流等的中心枢纽,利用广西可以兼顾我国内地和东盟各国两大市场。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并达成共识,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11月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一、平台效应带来多方共赢中国—东盟博…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会展业中的异军突起,它的展示、贸易及信息交流等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提升,而博览会作为企业竞争情报的主要信息源也逐步成为企业获得竞争情报,把握商业机遇的重要平台。众所周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会展,它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商会瞭望     
《海内与海外》2013,(6):80-80
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6月6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南博会以“促进中国——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宗旨,以“相互开放、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力争打造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东盟博览会产生的背景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刚刚起步 ,需要有一个为各成员国开展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交流的平台 ,以此增进各方的交流和合作 ,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流、物流等的中心枢纽 ,利用广西可以兼顾我国内地和东盟各国两大市场 ,因而南宁市成为令人瞩目的一年一度的博览会长期会址。博览会定址南宁 ,是南宁也是广西新世纪的重大发展机遇。对广西而言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魅力 ,或者说其产生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带动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序言 2002年,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跨越性的一步为巩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后,东盟与中国签署了涵盖多领域的经济协议,包括货物、服务、投资贸易等.此外,几个涵盖知识产权、标准和达成一致性的谅解备忘录业已完成. 所有这些经济举措,为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助推作用凸显.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为扩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一个高效而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一、对国际货运需求的理解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于2004年11月3日至6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计划以后每年举办一次.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其对国际货运的需求也必将增大.为了应对这种增长情势,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E)下的国际货运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将有助于加强双方经贸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从单一的双边合作发展到双边合作与不同范围的地区合作相结合;从单纯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发展到贸易、投资和货币、金融多领域相结合;从非机制性合作发展到非机制性同机制性合作相结合的多种性质合作并存的局面。中国一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取得重要结果,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双赢的原则。建立自贸区本身不是目的。它对发展经济能起多大作用,最终取决于成员方经济的结构和企业与产品等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对东盟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盟宪章>.宪章就东盟的战略目标、原则、地位以及构架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各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相似文献   

12.
试析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东盟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来自东盟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走向和未来,可称之为"东盟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的东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东盟各国政局普遍较为平稳;经济上,东盟及其成员积极推动经济复苏和地区合作;外交上,大国外交开展得有声有色,其地缘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在反恐方面,地区性的反恐斗争逐渐步入正轨。 一、政治 东盟各国在2002年没有发生导致政局更迭的重大政治事件,约一半国家保持平稳运转的惯性;另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已经受到国际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东盟是中国最主要的周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重要的经贸伙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双边经济的互补和竞争关系日显突出。因此,对东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的东盟     
20 0 3年 ,东盟在政治、经济、外交、反恐及危机处理等领域 ,都发生了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大事件 ,这也将对东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新老领导人更替完毕2 0 0 3年 10月 31日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正式退休 ,副总理阿卜杜拉·巴达维继任 ,这标志着东南亚强人政治时代的正式完结。冷战结束以来 ,东南亚的政治舞台上先后走下 3位强人。他们分别是曾治理新加坡达 31年之久的李光耀 ,统治印尼长达32年的前总统苏哈托以及马哈蒂尔。这 3位领导人都是强势领导人 ,都建立了威权型政府 ,都把各自的国家带上了现代化的道路。首先 ,虽然都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东盟崛起与中国东盟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转换过程中,国际舞台不断出现新生的力量,催生多元结构的形成和多极体系的发展。在亚太,东盟以其组织的不断壮大、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成为该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极。东盟的崛起与强大,对亚太的邻国形成新的影响,使之面临如何调整与东盟关系的问题。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新课题。一、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合作与友好:中国与东盟关系重构的基石作为同处亚太的中国与东盟各国,无论在文化传统、经贸往来,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关系都十分密切。在构筑二者未来关系时,我们应首先看到彼…  相似文献   

17.
从《东盟宪章》看“东盟方式”的维护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盟宪章》出台之前的背景以及《东盟宪章》自身的内容为研究对象,认为“东盟方式”正经历一场适应新形势的转型,除了维护东盟方式中的部分原则外,更重视“第二轨道”作用和“国家内部关系”规范,侧重向“机构健全、功能强化”和向“高效的法制化”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盟所在的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风云变幻中的一块“绿洲”。长期以来,东盟国家总体上保持了政治基本稳定,经济较快增长的好局面。在对外关系领域,东盟也积极进取,颇富个性和特色,是世界上一个外交活跃、成果丰硕的地区一体化组织。 自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东盟大力推行全方位、多元化外交,取得显著成效,同各类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发展了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近一年来,为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历史回顾、国际案例与现实考察,认为人民币区域化需本着循序渐进原则,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强化,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美国高调推进的"TPP轨道"建设为东盟国家参与TPP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随着TPP谈判进程的深入,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必须随之进行全面调整。本文主要分析东盟国家在不同时期参与TPP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