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粤边游击区和湘鄂赣边游击区都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的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援,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虽然两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特点各有差异,但是他们在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史、中国革命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12月7日,项英在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分析了“井冈山时代(期)的游击战争”“在江西苏区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中周围的游击战争”“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三种游击战争的性质特点,指出三年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的基础是依靠在群众力量上。正如项英所言,项英、陈毅等在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群众工作策略,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因如此,以赣粤边为核心区域的南方红军才能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存活下来并取得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同时,在这时期也牺牲了一大批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刘伯坚,就是牺牲在中央苏区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在福建的红军一万多人,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扬古田会议精神,继续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建  相似文献   

5.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周武兵 《党史文苑》2007,(11):13-14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1934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南方八省14个地区仍留有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支持下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为进行抗日战争和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保留和准备了重要基础力量。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冬梅》,通过瑞金地区一支游击队在政委李冬梅领导下与敌人顽强斗争的历程,生动而形象地勾勒了这一被称为"三年游击战争"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英勇不屈的江西人民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是南方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英勇不屈的江西人民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之后,留在南方八省十五个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20万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掩护了主力红军长征,而且保存了党在南方的组织,保持了党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20,(7):F0003-F0003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红军标语为陈列主題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设有6个基本陈列室,客现真实地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在艰苦斗争环境中以红军标语为武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夺群众取得胜利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12.
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庄春贤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此期间,陈毅担任了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中区分会委员。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他...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之后,留在南方八省十五个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20万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掩护了主力红军长征,而且保存了党在南方的组织,保持了党的政治影响,保存了党的骨干力量,保持了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保存了红军游击队的基本力量,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组建新四年的红色源流,  相似文献   

14.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苏区成立以项英、陈毅为主要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分局(以下简称中央分局)、中央军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以下简称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留下的一部分红军及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并于1937年秋取得胜利。"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五年至三七年间,闽东地区同南方各游击区一样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这期间,我们闽东红军在福建、浙江两省十九县广泛开展游击活动,范围广,内容多,这里着重谈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是土地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游击战消耗并打击了进犯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为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基本条件,在战略上为配合主力红军胜利长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我省的长汀、宁化是部分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福建有三万多子弟兵参加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还有部分红军健儿在当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从战略上支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并保持了党在南方的战斗旗帜。为了学习和宣传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广大人民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18.
1929年5月28日前后,也就是在朱毛红军夺取永定之后的短短几天内,全军各纵队在接连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分兵于永定、龙岩和上杭县各乡村展开活动。闽西的赤色版图。也在贫苦农民们欢庆胜利的锣鼓声中迅速地拓展开来。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新四军建军70周年,也是红军坚持南方游击战争胜利70周年。福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省份。当年南方15块游击区,福建省闽西、闽南(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5块,占了三分之一。新四军组建时,将福建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4个团,占当时皖南整编新四军部队的一半以上。只要翻开新  相似文献   

20.
汤雄 《世纪风采》2014,(5):9-10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驰骋陇东南,飞越六盘山,到达陕北,在永坪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次日成立了红十五军团。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迎接党中央、毛主席,10月1日,取得了著名的劳山战役的胜利:歼灭敌一一。师两个团和师部,击毙敌师长何中立。这不但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从此我军还拥有了第一部在战斗中缴获的完整的电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