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府谷县大昌汗镇山鸡塔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别具特色,对于新农村具有建设意义:村集体对征地补偿费的处理方式不应是按人头分钱一个模式;以公司方式把村民手中的资本集中起来,攥成拳头打出去,使分散孤立的农民找到投资路子;城镇化也包括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村民股份制公司有分有合亦公亦私的管理模式,既有规模优势又有管理简化之便;把农民组织起来投身市场大潮,需要有思想愿意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村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2.
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湖南有自己的特殊性,或者说有自己的省情。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及湖南的实际状况提出十三大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重点、不同的内容,以某一方面的发展为突破口,从而带动某方面的发展,如以经济示范区→轴心→带动经济发展。即以什么为重点、为突破口带动某一方面的发展,并将这些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湖南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乡村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建设思想系统完备,影响深远。他认为乡村建设的目的是"民族再造"和"固本安邦";乡村建设的内容和途径是"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乡村建设的步骤是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乡村建设队伍要"深入民间"、"博士下乡"。他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治理模式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实现良好的农村治理而选择的多元治理主体的权力与权利结构、互动合作体制机制和治理方式.新农村治理模式具有生态系统、现实问题和合作网络等三种特性.新农村治理模式从统筹城乡多元合作治理、县乡政府主导治理和乡村治理三个层面展开,基本模式包括民主协商式、行政主导式、村民自治式和能人导向式,这四种基本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我国农村善治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探索民生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引发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分析研究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做到新农村有新的消费观是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应有之义。为此,首先要引导农民认识到现有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低层次的消费结构、不健康的消费方式、非理性的消费观念等;其次,要采取措施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物质基础、客观条件、思想基础、制度保障,使农民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水华  钱伟民 《理论导刊》2006,42(10):34-36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徐昆鹏  张雯  何鑫 《学理论》2010,(4):42-44
城乡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统筹的表现形式和预期结果。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新农村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全面认识和选择合适的城镇化模式,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部贫困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有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基础的特殊性。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平武、北川地区为例,以微观模式入手,论述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提出了“企业 集体(合作社,协会) 农户”的模式,同时将政府的作用引入模式之中。最后本文指出了实现这一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爱梅  张国良 《学理论》2010,(18):45-46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如何找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模式、载体、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破题的棘手问题。而农民自主创业又是新农村建设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力量。本文对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模式进行研究,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经历了酝酿、成熟以至于完整表述这样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考察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对当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平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任务中,应当以“乡风文明”作为建设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抓好家庭、社区和乡镇三个层次的载体和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东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典型城市,其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独特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对东莞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有关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个人之见,和大家共同切磋和商榷.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6)
通过分析逆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出枣庄市在逆城镇化进程中人才流动规律,进一步探索出新时代适合枣庄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农村电商、医养结合、乡村特色旅游、现代农业、乡村产业等急需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人才、聚集人才。本研究对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3个多月的时间对岳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笔者觉得,岳阳市新农村建设有了明显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适应当前农村新情况新形势,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党在农村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郝炳艳  崔云阁 《学理论》2011,(32):69-7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迎合贫困村和企业双方发展的需求,2007年国务院、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启了村企共建新农村模式的试点。村企共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是实现村企双赢的发展模式。近些年,村企合一建设新农村达到以企带农,以农促企,村企共赢的良好效果,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体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民仍如散沙一般,缺少合作,更没有自我组织起来;农民在合作的动机上与其他群体是一致的,其合作状况之所以不理想,是由于缺乏制度环境以及组织网络、互惠文化、权威、合作技能、社区精英与资本等组织化要素,提高社区发展能力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完善合作的制度环境以及引入和培育现代的组织要素。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机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岗村发展轨迹的回顾,对比两次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特征,总结凤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