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镇党委集中教育整顿中,永吉县杨木乡被确定为后进乡。然而仅过了一年时间,杨木乡就一跃成为文明乡,乡党委成为先进党委。变化的原因在哪里?群众说:“就是因为换了一个党委书记———刘宝忠。”刘宝忠当过生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乡经管站长、副乡长、乡长,一步...  相似文献   

2.
永吉县大岗子乡党委书记和皓月乡(原黄榆乡)乡长与其他乡镇领导干部不同,他们不是由上级组织直接任命的,而是经过笔试、组织面试、群众面试,最终由群众代表投票选举才上任的。2003年初,永吉县委对这两位经过“公选”上岗的乡镇领导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大岗子乡党委书记赵继光上任一年半,不仅保证了全乡干部和教师当年工资得以兑现,还补发了以前拖欠的两个月工资,偿还乡的历史债务140万元,全乡的农业税收缴达到100%。皓月乡乡长盖友也政绩突出,受到群众的好评,在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20):53-54
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些人不禁发问:“群众在哪里?”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群众,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具体化的人,是无处不在的工作对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仅白云深处有群众,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父母官’在义务劳动做好事……”2014年1月16日晚上,万州区天城镇万河村党员周涛在微信上看到一组照片,“咦,这不是我们村吗?” “父母官”其实不是官。参加义务劳动的多数是村里的共产党员,最大的“官”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尽管照片中没有自己,但周涛还是很感动:“我们哪怕只是做了一丁点事情,群众都是看在眼里的。”  相似文献   

5.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位官员离任,老百姓送旗送匾,甚至立下什么“功德碑”,这是多么荣耀的事啊!报载:河北赞皇县县委书记王俊英,近日亲自将群众为感激自己而修建的“功德碑”拆除,并谢绝了8个村群众联名送给他写有“党恩如山”的锦旗。这件事在当今确是振聋发馈之举。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1日上午10时许,西华县委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城关镇北关办事处40多名群众抬着一块大玻璃匾送给县委书记赵新安,匾上写着:“立雄心壮志,建美好家园”,署名城关镇广大群众。像这样的场景和镜头,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已多次出现。  相似文献   

7.
扎旗选送农牧民上大学为基层培养明白人内蒙古扎赉特旗是国家贫困旗(县)之一。近年来,该旗委政府针对“贫穷”二字,大胆探索,寻找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们在扶贫的实践中清楚的认识到,扎旗的贫困,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匾乏,而是在于人才和干部的匾乏。从而他们提出...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活动中,群众对“贪 官”恨之入骨,同时对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某些干部为“懒官”、“庸官”。然而,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不服气.说我们不贪不占就够“高尚”了,难道我们比“贪官”还坏?岂不对我们要求太苛刻了?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痛恨的贪官毕竟是极少数,而群众接触最多、很不满意的是“懒官”、“庸官”,并非个别现象。时下,确有一些干部,他们对革命事业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少忧患意识,工作中不是忠于职守,勤奋敬业,而是官僚主义十足,形式主义严重。还…  相似文献   

9.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16):29-31
群众的声音会“失真”吗? “只有200多个样本,都抽到老上访户怎么行?”、“群众不了解反腐倡廉工作,会不会凭感觉打分?”这是社会评价措施出台前,省纪委下基层时听到的不同声音。此后,一些尖锐问题亦被反馈回来。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即群众的声音能否反映真实情况,有的会不会偏激?  相似文献   

10.
那年冬天,清水成冰。县委刘书记坐小车到边远穷山区检查工作,回来的路上,见路边躺着一个患急病的农村老太太,刘书记把她扶上小车送往县医院。医生们抢救成功后抹着冷汗说再晚就没命了。病人的儿子及全村老少无不感激“县太爷”,很快以全体村民名义制了匾送到县委大院。送匾时刘书记在市委开会,接到电话后拧紧眉头指示:匾暂不挂。通知县电视台录的送匾新闻不要播放。刘书记回县后召开常委会。匾放在会议室桌子上,上面金线绣着“人民公仆”四个大字。刘书记开口说:看到这四个字我心如猫抓,难受。讲起了路上的故事。载着病人的小车赶…  相似文献   

11.
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这是一个值得所有领导者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陕西省合阳县委书记张兴邦通过蹲点调研用广大农民最朴实的语言作出了回答:最需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在“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这一理念早已成为我们全体公民共识的今天,确有部分领导干部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干工作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对名利斤斤计较,好大喜功,对职务横攀竖比,在“后路”问题上患得患失,不是想方设法干好工作,而是千方百计盘算位子。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对人民群众缺乏深厚感情。领导干…  相似文献   

12.
魏敏生 《廉政瞭望》2011,(11):45-46
人们有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我从小就相信,因为父母给我讲过,老师也给我讲过。作为自小就是一个乖娃娃和好学生的我,自然是深信不疑。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了,也为人父了,要讲给我的子女听,也要讲给我的学生听。如果像我的老师和父母那样讲,又有一点不甘心。哪一点不甘心呢?可能是认为照样讲太简单了吧。难道这道理有变化?想来想去,现实中有许多现象不是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说得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只有客观地分析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实事求是的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才有可能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加强。一、商潮冲击需要区新认识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群众文化建设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商品意识的冲击是严重的。首先是造成了思想的混乱和认识的模糊。社会上认为群众文化是群众自己的事,听其自然就对了。就像农民一样,种地自己难不会?进而觉得群众文化机构也多余了,“有鸡天也明,无鸡天也亮”,这不是真理吗?群众文化工作者中很多人有动摇,甚至怀疑历史,计划经济错了,…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金堂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具体内容是普通党员问:“在党旗下,昨天,你说了什么?今天,你做了什么?明天,你将留下什么?”干部党员问:“入党为了什么?在职干了什么?为民做了什么?”使不少党员干部在“面对党旗问三问”活动中重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时下,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在抓经济建设时,忽视了思想建设。比如在工作作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叶群众提出的问题敷衍搪塞,常常是说得…  相似文献   

15.
在永吉县城口前镇的北山脚下,有一座漂亮的四层小楼,楼里经常传出老干部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在这里打台球、玩麻将、看书看报,各有所乐,每天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他们的晚年生活,也正如夕阳晚霞般祥和温馨、绚丽多彩。这座小楼就是永吉县老干部局和离休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们非常珍惜这里的一切,更感激为他们创造这一切的老干部局局长卢子英。一1997年4月,卢于英刚担任老干部局长时,就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老干部们为拖欠离休费和医疗费而频频上访。“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不是大局,但抓不好就会影响中心…  相似文献   

16.
干部选拔任用过程既是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又是“监督”的难点,议论的焦点。如何在具体操作中达到使上级党委满意,用人单位乐意,基层群众放心呢?在实践中我们探索的把“提名权”交给群众,把“把关权”交给考核组,把“决定权”留给常委会的做法,较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韩振峰  纪淑云 《实践》2013,(10):30-3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把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和党的全部活动中,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苏区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是对毛泽东“群众观”形象深刻的揭示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向党员干部强调群众蕴涵的巨大力量:“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毛泽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正确的群众观,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央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他们为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要钱给钱,  相似文献   

18.
凌河 《学习导报》2011,(6):17-17
群众工作,原是共产党的基本功,然而随着执政已久,“条件”变化,这门“武功”,在我们不少同志手里,是否已经荒废了呢?于是有了“讲本地话”和“坐灰板凳”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6月19日,卢氏县原县委书记杜保乾被逮捕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天,卢氏县十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抬着一块“八大天地”的牌匾,来到县委门口。围观群众不得其意,一送匾者解释道:升任书记,欢天喜地:一日到晚,花天酒地;每次外出,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工作中,“增强群众观念”这句话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如何增强群众观念,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很好地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群众观念的强弱,决定着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与坏;而如何贯彻群众路线,取决于“把群众摆在什么位置”这个最基本的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