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科学定位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人民民主价值理念、统一战线政治联盟性质和多党合作重要政治准则等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深度聚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强化了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塑造了新时期参政党形象,战略性地提升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促进参政党理论建设、多党合作实践和多党合作"三化"建设方面都有新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开拓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准则,是巩固多党合作政治基础的时代主题。民主党派组织工作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通过当前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在组织工作中突出这一主题,促进参政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对民主党派时代特质、本质属性和政治地位做出的科学概括,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民主党派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方位,增强政党责任意识,传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加强其思想建设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参政党履职实践的内在需要,是关系参政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参政党思想建设要注意把握自我教育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求同存异与体谅包容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切实做好党派成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民主党派对外宣传力度,为巩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持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仅是党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还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多党合作的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还取决于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成效。参政党思想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参政党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参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使参政党形成了它们的进步性,奠定了多党合作事业和制度的政治基础。同时,参政党的广泛代表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它们在参政议政中的参政党特色,也是它们的政治优势。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还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也构成了参政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参政党的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它形成于多党合作的历史之中,在当今社会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特色鲜明的参政党文化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提出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当代民主党派的基本属性、历史方位、时代使命和目标追求,蕴含着对多党合作事业的战略思考,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巩固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体现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研究,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特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征文活动。入选论文将进行编辑出版,今年下半年召开理论研讨会,届时,邀请入选论文作者参加。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及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是民主党派能力的核心指标,更是民主党派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必然要求,并具体表现为"政治—科学—关系"的三维框架与指标体系。回望历史,民主党派在参与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能力特色;展望未来,民主党派需要回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夯实能力建设的政治化基础,提升能力建设的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建设的本土化经验,构建能力建设的规范化制度,最终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不断分化、重构,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使参政党原有的社会基础和成员构成发生了变化,这对参政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为适应新变化,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民主党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充满活力的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重大命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辟了新境界;为我国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型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参政党在推进中国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中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帮助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参政党的政治建设,是指各民主党派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做的工作。政治建设是参政党的根本性建设,它包含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参政党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目标,努力使各民主党派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原则鲜明、政治道路正确。搞好参政党政治建设,应该抓住党派成员、党派干部和党派组织这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民主党派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参政党,其职能的履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十分重大。就民主党派履行好参政党职能来说,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其前提条件,加强民主监督职能是其主要内容,落实实职安排是其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中的参政党,其自身建设必须以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的政党职能为出发点和归宿。参政党的建设,首先是理论建设: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多党合作理论,构建参政党的理论;其次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有相当理论研究的能力、较高政治水准和良好的政治品质的党派领导干部,增强全体成员的参政党的政党意识。  相似文献   

16.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内容。多党合作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理论更加清晰和丰富,参政议政的机制逐步建立并日趋完善,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参政党参政议政机制建设,是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建设机制、信息搜集机制、调查研究机制、集体研讨和科学论证机制、意见建议反映和询问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参政议政激励机制,同时,参政议政机制建设要坚持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要与参政党自身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参政党建设是国家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事关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主党派各自所独具的特色,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条件和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新形势下,民主党派保持各自特色,对于巩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形成有序政治参与局面、履行民主党派自身职能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阶层不断分化组合,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成员构成、组织运作机制却逐渐出现了某些“趋同”现象。而要保持民主党派各自特色,就要在纲领性质上,目标明确;组织发展上,界别分明;思想理论上,鲜明独特;履行职能上,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一方面在培养成员素质、梯队建设、发展专业精英、成员考核方面等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党员人数偏少、年龄配置不合理、界别模糊、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求产生问题原因,寻求化解之策,积极有效地开展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各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在我国的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参政党建设,从执政党层面上来看,执政党既要搞好自身建设又要重视加强参政党建设,为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参政党自身来讲,各民主党派要始终不渝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