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如何科学地处理交通事故,对交通事故作出正确的认定,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目前我国交通事故现状、交通事故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引发交通事故其中的一个因素——车辆入手,提出了事故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的研究,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指出了具有行驶能力和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汽车安全性能技术鉴定的作业过程,鉴定项目的选定和信息记录,对鉴定过程实施严格、严谨地控制,使鉴定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动态图像序列在交通事故车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事故鉴定工作中,常需要对事故车辆发生碰撞前的行驶速度进行计算,从而为认定车辆是否存在超速违法行为提供依据。行业标准《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推荐的鉴定方法有根据车辆碰撞前的滑移距离计算车辆行驶速度,如根据车辆制动拖印、侧滑印、倒地划痕、轧印、滚压印等计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一起交通事故车辆转向器总成损坏与事敞关系鉴定的案例,介绍如何对车辆部件损坏情况与事故发生是否有关进行技术鉴定。方法从痕迹学、车辆工程学等方面,对提供的检材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结合转向器总成构造及工作原理,对事故车辆转向器损坏与事故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排除了事故车辆因转向器故障而诱发事故的可能性。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部件损坏与事故关系鉴定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法医学杂志》2013,(5):359-359
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鉴定一直是事故调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一些案件对实际开展安全技术状况鉴定工作有着特定的需求,也存在很多超出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难点。为促进本行业鉴定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所拟于2014年上半年举办一次“交通事故车辆相关技术鉴定研讨会”,为各鉴定机构创建一个方法交流、技术分享的平台。会议将围绕事故车辆检验鉴定中遇到的有关制动、转向、动力、轮胎、电子控制系统等与事故关系的成功案例,对相关技术方法展开交流讨论。欢迎相关专业机构及人员积极参与投稿,我们将从中选取优秀论文请作者到会演讲交流。会议地点待定。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使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来检验涉案车辆制动性能,为什么有时获得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ean fully developed deceleration)值会大于重力加速度g,这些较大的MFDD值与《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中的测量范围是否相冲突,这些检测值在车速等运算中是否可以被采信,路试检验MFDD的有效范围是什么,鉴定业界对这些问题有着诸多争议和不同答案。本文旨在对路面摩擦系数进行讨论,并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辆制动受力模型,从而证明高于g的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在路试检验中可以成立,并确认了该值的可以取信范围0~l1h×g。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车辆载荷情况对制动印痕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根据接地印痕内的垂向载荷特性,利用汽车动力学原理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液压制动系统中无制动辅助装置的两轴式车辆进行分析。结果两轴式车辆的后轴比前轴更易产生制动印痕,满载时比空载时更易产生制动印痕。结论车辆在不同载荷状况下,各轴产生制动印痕的条件不同,事故分析、鉴定中需考虑事发时事故车的实际载荷情况。  相似文献   

7.
张琳 《刑事技术》2014,(5):60-61
在交通事故鉴定中,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是判明事故过程,进行事故重建的一项基本工作。当前,用于车辆行驶速度计算的方法较多,包括理论计算方法、软件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实验验证法、仪器读取法、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损伤分析法[1],不同方法适用情况有所不同。在碰撞过程较复杂的实际案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车速计算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综合运用路面轮胎痕迹及车损变形分析两车正面碰撞事故的车辆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导致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就车辆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方法 对进行车辆技术状况检验的着手方面、要点做了相关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举例分析,对造成事故中的关键因素车速的计算及计算方法做了简要讨论.结果 总结了进行整车配置、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灯光与信号系统与轮胎检验时需注意的要点.根据车速计算方法,得出一起追尾事故中某货车在事发时未达到高速公路最低限速的鉴定结论.结论 进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时,需注意相关要点,以尽量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已同时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检验鉴定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了事故车辆检验鉴定工作的现状,讨论了其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细化鉴定规范等几个方面的建议。为提升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司法鉴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任重 《法制与社会》2012,(16):132-133
利用交通事故力学鉴定中的车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车辆制动的摩擦定律、坠车的抛物体定律等力学定律,与刑事科学技术中的痕迹检验、公安图像技术、法化学以及法医学相结合,完整还原交通事故过程,是事实证明了的分析认定事故的有效办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推广这种办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事故车辆行驶速度是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认定,法院进行司法审判的关键技术依据。目前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调查的主要途径是办案单位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速度重建,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事故形态的速度重建、基于模拟软件的速度重建、基于车载记录数据的速度重建和基于视频图像的速度重建。通过从速度重建的技术发展、执业类别和能力验证等方面介绍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速度重建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法律咨询     
对方是报废车可否减轻我的责任编辑同志:前不久,我驾驶新购买的沃尔沃轿车在路上越线行驶,并与对方的车辆相撞,造成对方受伤及双方的车辆严重受损的交通事故。因是我越线驾驶造成事故,对方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1.1案情简要2021年9月7日因不同车辆所致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某法院委托我中心对霍某的损伤与两辆肇事车辆的关系进行鉴定。对此,我们建议委托人同时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1.2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意见2020年9月30日霍某驾驶的两轮电动车由北向南骑行,小型轿车沿事故路段第二车行道由东向西行驶,小型轿车左前角(图1a)与两轮电动车左侧后部(图1b)接触碰撞,碰撞后小型轿车向西偏北方向制动滑行至北侧非机动车道内D处停止,两轮电动车及骑车人霍某一起被抛滑至第一车行道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领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及当事人致伤方式的重建。方法基于对事故现场痕迹、车辆损坏和人体损伤等检验鉴定,利用事故再现软件及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分析,对40起真实事故的碰撞过程及致伤方式进行重建分析,并以2起典型案例进行说明。结果事故再现效果与现场痕迹、车辆痕迹、人体损伤痕迹有关;40起事故再现中.28起符合性好,9起较好,3起欠理想;碰撞过程的准确再现有助于对致伤方式进行分析。结论计算机仿真模拟重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当事人的致伤方式在辅助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车辆轮胎爆破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对爆胎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弄清爆胎原因,在查明事故真相和责任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爆胎痕迹形成机理和原因复杂,检验鉴定的难度较大。通过对各类爆胎痕迹的形态特征及其差异的讨论,提出了交通事故中爆胎痕迹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稳态条件(例如,无制动)下国内车辆EDR碰前车速的可信度,为EDR碰前车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外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选取国内1起既有EDR数据又有监控视频的实际案例,利用监控视频计算所得车速为参考值,分析事故车辆稳态行驶时EDR车速的可信度,并结合EDR车速的来源对其进一步分析。结果根据国外文献研究结果可知,车辆稳态行驶时EDR车速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通过国内1起实例的分析,显示稳态行驶车速为120 km/h,EDR记录的碰前车速相对误差为3.886%。结论结合EDR车速来源的分析表明,稳态条件下,国内车辆EDR记录的碰前车速同样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可有效应用到相关的车速重建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通过制动痕迹计算车速中,对制动协调时间内的速度减少值进行计算的方法.方法 以一组车辆动态检验的数据为例,对具体的计算方法、误差的形成说明分析.结果 在计算制动初速度时,制动协调时间可以作为确定速度边界值的因素参与计算.结论 不能单一地从制动协调时间推算出制动初速度,但制动协调时间内的速度减少值可以使计算更准确.  相似文献   

18.
在以非机动车中发展较快的自行车为例,基于从事故发生接触碰撞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等上面提取和检验得到的微量物质交换及其表面附着物等证据,提出了认定嫌疑车辆的方法,通过大量相关资料、事故现场案卷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将现场痕迹检验鉴定方法进行分类和汇总,主要分析、阐述车辆痕迹方面问题,进而重现事故现场。这为判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行驶状态提供了方法和思路,提高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判断车辆是否碾压过人体.方法 应用痕迹检验的方法对车体及轮胎的痕迹进行检验,并结合人体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车辆碾压人体鉴定的具体方法.结论 车辆碾压人体鉴定可以通过车体痕迹、轮胎花纹与人体及衣物上的印痕比对、人体损伤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主要可以分为是否与其它车辆发生过碰撞鉴定和碰撞形态鉴定两种类型。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可以从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客体物的相互关系来进行判断。通过对2000例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案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应用痕迹检验方法对车辆及其它客体物的痕迹进行检验比对分析,总结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具体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