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中国农村发展必须走"产业农业"、"科技农业"、"补贴农业"、"转移农业"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建设学习型的新农村、和谐的新农村、民主的新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孙金华 《学习论坛》2008,24(6):52-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证,才能使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得以全面实现.因此,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的雏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胡锦涛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法治型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就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党的十九大对农村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5.
解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加强"三农"工作,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在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的条件下提出的;它指出这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往的"新农村"相比,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指出"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它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五要五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实际上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如何,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集中检验,同时也极大地反作用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稳农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广大农牧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突出"一个方略"、强化"三个转变"、坚持"四个原则"、落实"五个机制",扎扎实实地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今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尤其要慎重初战,开好头、起好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首要任务。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具体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同时,也为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快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易于为农民群众所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也是新农村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精神  相似文献   

12.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恩施市白果乡致力于实施以"三千农民换脑筋"计划为主的农民培训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农村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新农村重点是人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可以有千万种设想,但是如果没有人才,一切设想都会落空。有专家指出,激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力,需要更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这场大戏里担当"主角"。没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和能人投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构想只会是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吉安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作为出发点,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前不久,吉安县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首届"江西省文明城市"称号,永和镇锦源村、万福镇、永阳镇蒋坊村等村镇分别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省文明村镇、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吉安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被中央有关部委领导誉为"吉安模式".吉安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福建理论学习》2006,(6):37-37
3月份以来,泉州市委讲师团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专题宣讲活动,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基层党员和群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一次积极实践;也是深化"学习贯彻党章活动",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泉州市委讲师团紧紧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设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  相似文献   

17.
浅谈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2006年3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普遍注意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里所说的那样,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中央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毫无疑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作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公认的发展农村的典范。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产生的背景、成效及成因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