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1989,(8)
马日事变距今已有62年了。当时,我先在武汉市第三国际驻华代表罗易处,后在少年国际代表吉塔罗夫处工作。我是亲身经历这场事变现存的见证人。一切景象至今犹在目前闪现。马日事变之前,以何键为首的湖南反动势力早已磨刀霍霍,蠢蠢欲动。5月初,何键派他的心腹余湘三来长沙策动反革命政变。他大造谣言,诬蔑工农运动,挑拨北伐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6,(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湖南。初冬,我在长沙街头碰见1941年在衡阳《力报》的同事李幻如。他当时在长沙《中央日报》当总编辑,他那里正需要一个国际新闻编辑,问我“肯不肯屈就”。我了解了一下《中央日报》编辑部的情况,知道进步作家华嘉在主编副刊,李曼如在当编辑主任。当晚我到了胡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二年我进入广东坪石的中山大学读书时,就知道在高班同学中有一个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高才生——余志宏。当时我学的是生物学,和他不同系,他又很快毕业了,所以没有见过面。一九四七年后,我们在长沙取得了工作上的联系,直到湖南解放前夕。我同余志宏同志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那端庄、严肃的容貌,和蔼、潇洒的举止,他  相似文献   

4.
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中,有一位被毛泽东称赞为“志高有勇”的挚友、同志,他就是彭璜。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等活动中都留下了彭璜的身影。一次次革命实践,也让彭璜日益坚定地站在“布尔什维主义”这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还在湖南商专就读的彭璜热血沸腾,积极发动和组织长沙学生爱国活动。5月25日,毛泽东召集彭璜在内的长沙各大中学校代表19人在楚怡小学聚会,听取邓中夏关于五四运动情况的报告。彭璜等人对北洋政府外媚强敌、内压人民的罪行甚为愤慨,极力支持毛泽东关于迅即筹建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各校罢课的提议。会后,彭璜为创建学联日夜奔走。5月28日,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彭璜先被选为副会长,后来又被改选为会长。  相似文献   

5.
追求真理   郭春涛, 1898年出生在湖南酃县 (今炎陵县 )水西村一个农民家庭。 1911年秋,年仅 13岁的郭春涛便迈出大山,来到长沙,在省立一中读书。 20世纪初的中国,灾难深重。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斗争,爱国主义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青少年时代的郭春涛深受影响,尤其是杨怀中先生关于青年要“为人民解除痛苦,为国家强盛不受列强欺侮奉献力量”的教导,对他的影响最大。郭春涛积极参加和组织了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学生运动,被推选为长沙一中学生会负责人和派往“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他组织长沙的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湘潭县马家河村(今属株洲县)一片绿树葱茏的山坡上,有一座不大显眼的墓冢。这墓冢是当年毛泽东为了表示对他的一位战友的怀念之情而汇款修建的。墓碑上六个苍劲有力的嵌金字:“罗哲烈士之墓”,是毛泽东的亲笔题字。罗哲,湘潭人,1902年6月生。是毛泽东早年的革命战友。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长沙的毛泽东、彭璜等人,立即发起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举行全市性的罢课。当时,罗哲正在长沙高工读书,闻讯后首起响应,并担任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他在高工组织“爱国十人团”,创办《岳麓  相似文献   

7.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毛泽东、何叔衡作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一大。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湖南宁乡,参加一大时,他已45岁,是13位代表中年龄最大的。但他  相似文献   

8.
熊清泉 《湘潮》2004,(4):24-24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下深圳,路过湖南,作短暂停留。我到火车站迎候他。现在虽然已过去12年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和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1992年1月中旬,中央有关部门通知湖南省委,小平同志南下深圳,途中要在长沙停车。1月18日,我和省委副书记孙文盛,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9.
1979年春天,谭政大将外出经过湖南,住在长沙的蓉园宾馆三号楼。谭政是湖南湘乡人,由于一些原因,他有几十年没回家乡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回去一趟。临行前,他专门嘱咐道:“告诉县政府的同志,这次来湖南,我只是回去看看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千万不要通知我的亲属,免得他们打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  相似文献   

10.
走近湖南升阳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周昆钰,他没有官腔花架,没有繁文缛节,是位不折不扣的儒商。他着一件浅灰色的T恤,说话时总是满脸笑容,让我感觉到他的大方自如,他的魅力,他的亲和力,使我不应有的紧张心理片刻消失殆尽。与周昆钰交谈,他精辟独到的见解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捕捉新闻亮点的大脑一直兴奋不已。这就不难理解钟情于长沙这块投资热土的周昆钰的一系列大行动:他开创了长沙房地产“e·c”新时代,并誓将巴黎香榭打造成“e·c”时代的代言人;他推动并张罗着长沙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他积极运作着湖南台商投资开发区………  相似文献   

11.
正周立波,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文化战士、杰出作家、学者,新中国成立之初即获得国际奖项的优秀作家之一。上海十年1926年,在湖南长沙省立中学读书的周立波在五四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和学习新文学。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南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周立波也离开书斋,走向社会,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的洪流中。1928年初,周立波离开湖南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被地下党组织当作培养对象,并吸收他进入了  相似文献   

12.
▲1935年8月王震在湖南石门县长沙,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名城,这里曾走出了谭嗣同、黄兴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和英雄豪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这里又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批革命领袖人物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也是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大舞台,开始了他传奇而卓绝的战斗历程的。王震是在1922年春节后的一个深夜离家奔往长沙的。当时他才13岁。家里不同意他外出,所以,去长沙的事,他一直未向父母泄露。但他从未到过长沙,一个人怎么去呢?他突然想起了常去长沙卖土布的二叔王贵…  相似文献   

13.
1919年9月1日,26岁的毛泽东撰写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提出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大大小小共144个问题.他把这个<章程>寄给各地朋友,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邓中夏此前曾到湖南发动学生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和毛泽东交往甚密.他把这个<章程>拿到10月23日刊印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开发表,同时还写了一段说明: "我的朋友毛君泽东,从长沙寄来问题研究会章程十余张,在北京的朋友看了,都说很好,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苗体君 《世纪桥》2006,(7):41-45
何叔衡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一大”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之一。但最近阅读“一大”代表张国焘撰写的《我的回忆》一书上册时,发现书中否定何叔衡的“一大”代表的资格。张国焘在书中写道:“湖南代表是毛泽东与何叔衡。何叔衡是一个读线装书的年长朋友,常常张开大嘴,说话表情都很吃力,对马克思主义懂得最少,但显出一股诚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老同学谭世瑛时,深情地说:“你爹还在东山不?你老倌子有点眼光,那时候我的个性与人家不同,只有他老先生同意我。”“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是爱惜人才的!……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还出不了韶山冲呢!……在当时,他能够那样关心我这个学生,真是不容易的呀!”  相似文献   

16.
早几年撰修的《湖南交通志(稿)》称周凤九为湖南公路界泰斗。其实,周凤九在公路工程技术和建设上的成就何止闻名湖南,他在全国乃至世界公路专家中也是出色的人物。周凤九,名祺,1890年出生于宁乡县双江口区一个官宦书香世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县立玉潭书院毕业后,入长沙宁乡驻省中学和长郡中学。当时,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中国却落后。他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191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7.
正何孟雄(1898—1931),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中共三大代表,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活动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加入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曾任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农民运动委  相似文献   

18.
1903年,14岁的李振翩,从湖南娄底一个叫琉璃冲的小村步行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他成了长沙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并认识了在长沙主办《湘江评论》并且领导学生运动的毛泽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呼李振翩为‘水牛’,而李振翩则戏称毛泽东为‘水老倌’。 1925年,毛泽东回到湖南再次与他的老朋友李振翩联系共同革命,但是,李振翩正要离开长沙,他在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之际,接受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他给毛泽东写信:‘革命之途何止一条。改变政治制度,其一也。然众皆亡于无为之疾,不得安其天年,虽新制有何益  相似文献   

19.
毛岸英方脸高额头,阔鼻卧蚕眉。180厘米的个头与他的父亲毛泽东站在一起不分伯仲。1922年10月24日,他出生在湖南长沙的教会医院。8岁时,与母亲杨开慧在板仓住所被当时国民党清乡司令部所属的“铲共义勇队”的区队长范觐熙(杨开慧家邻居)带领的枪兵抓获,后被解送到长沙“协操坪监狱”。  相似文献   

20.
王首道是湖南浏阳县东乡上洪乡人,排行第四,本名王芳林。一九二六年初,他在长沙修业农校即将毕业,正苦于何去何从的思索,一个天大的喜事降临了。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接到中共湖南区委的指示,要在青年学生中挑选三十五名优秀分子去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时间半年,毕业后由党组织分配工作,他是其中之一。接到通知后,他感到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