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出现的独特的意识形态现象,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怀疑和对西方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是其贯穿始终的、共同的世纪性主题.除第一代"新马克思主义"者是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及其道路的反思者与探索者外,法兰克福学派以后的"新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告别了无产阶级革命,二战后的两代人更是以追寻非无产阶级的西方革命的动力为主要目标."新马克思主义"世纪主题在哲学、经济和政治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凸显其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2.
暴力革命的内涵应有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暴力革命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每一个稍懂马克思主义的人,都可以不加思索地予以回答:“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因为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都是这样写的.按照这一命题,暴力革命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在无产阶级革命这个范围内,应该是普遍地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不论什么具体样式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应该是暴力革命.一般是相对于个别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3)
马克思主义理论出自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受到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结合历史发展中思想精华的启蒙,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与批判,最终形成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是一种引领工人阶级追求自身和人类解放,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迅速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得到传播,其内涵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基点。劳动范畴是实践范畴内在规定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展开的逻辑中介,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则是实践范畴内在规定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向科学社会主义领域展开的逻辑中介。  相似文献   

5.
胡祝欣  杜静宜 《学理论》2011,(21):62-63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试图用精神分析学"改铸"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以精神、心理分析为出发点,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只是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结合,因而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各国反动统治阶级,争取民主独立、民族解放的锐利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卡尔·马克思和他的亲切战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建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在综观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全局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主题转变论”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主题”,这一主题早已不符合我们时代的现实,因此必须“使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来一个根本转变”,提出应当“把是否有利于全社会与全人类和谐一致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观点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主题转变论”把无产阶级革命仅仅理解为取得政权,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而否定无产阶级革命是始终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这表明论者既没有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也没有认真思索全部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我们党在分析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时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题,这与“主题转变论”的作者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主题也应改为和平与发展,完全是两个不同范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多姿多采的,而“主题转变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为对以往马克思主义主体内容的否定,把坚持和发展对立起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农民问题,特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如果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无产阶级必须实现对农民的领导权,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处理农民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经历了夺取政权前和十月革命后两个时期。在二十多年的建党实践中,列宁写下了大量的光辉著作,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奠定了基础,为各国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内容,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极为丰富,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锋队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党时,正面临着第二国际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和  相似文献   

10.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郑国玺学习马克思主义,应着力把握其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的一贯教导。这个问题,关系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导向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最早提出和使用"领导权"概念。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托,以俄国的具体实际为根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以"暴力"夺取政权,以"文化"巩固政权的治国理政思路。葛兰西则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概念。他分析总结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资产阶级执政失利的深层原因,提出通过获取"文化领导权"为条件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巧合的是,无论是列宁还是葛兰西,几乎都是在20世纪初提出文化领导权思想,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而在大约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提出"文化自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是对时代主题的最新把握。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一般认为,现实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统一的,笔者实难苟同。谓予不信,请看在几个最基本问题上双方各自的观点.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这种革命只有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国中  相似文献   

13.
孙鲁冀 《学理论》2012,(17):5-6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发表后,对无产阶级革命起到重要作用,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装,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重温《共产党宣言》这部光辉著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乃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本来都是人所皆知,毫无异议的。但是,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究竟发生过哪些变迁?这些变迁对于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又有些什么启迪?这仍然是一个尚待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卢卡奇主张物化批判,葛兰西坚持对文化的领导权,柯尔施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形态批判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发挥政党在意识形态批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渊雷是近现代温州著名的文史学者,因其出身贫苦、受到乡贤宋恕思想影响,胸怀救国救民的大抱负。遂一接触马克思主义便深以为信,投身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新中国成立以后,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学术研究,其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进行全面再研究,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张维真 《求知》2020,(5):54-56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里,恩格斯通过批判欧根·杜林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的错误观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发展规律和总结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所作出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他的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理论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他指出任何社会集团要想获得和维护政治领导权就必须首先占有文化领导权 ,而文化领导权的占有是通过社会中的有机知识分子阶层来实现的。因此 ,教育和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阶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变化的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主要是列宁主义,或者说是列宁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牢牢把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时代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境界。"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的就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适合于时代变化要求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