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在我上中学时,就一直是《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至今我还珍藏着40多年前的小本《支部生活》。每当捧起那一期期熟悉的杂志,就像一个个熟悉的老朋友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第一次结识《支部生活》的情景,至今仍映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2.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3.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4.
值此《北京支部生活》50年华诞,我谨代表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向《北京支部生活》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愿。祝贺《北京支部生活》50年发展壮大、50年广受好评;感谢《北京支部生活》50年来为国企党建鼓与呼,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祝愿《北京支部生活》再创辉煌、事业长青。  相似文献   

5.
非常荣幸参加《天津支部生活》创刊60周年座谈会。60年来,《天津支部生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可以说,我的成长得益于《天津支部生活》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到组织部门工作以来,我就成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三年多的时间里,是《北京支部生活》伴随着我,一步一步地了解组织工作,熟悉组织工作,热爱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曾是一名机关干部,是《天津支部生活》多年的忠实读者。看到2014年全新改版的《天津支部生活》,我心情非常激动。全新改版的贵刊专栏更加简明,内容更加丰富,版式也更加新颖活泼。这些年,贵刊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  相似文献   

8.
时光如梭,我转眼间到组织部工作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还记得来组织部的第一天,熟悉组织工作就是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等一系列党内刊物开始的,尤其是《北京支部生活》以其内容丰富、贴近基层、科学实用的特点让我倍感亲切。现在,《北京支部生活》已经成为我每月必读的刊物,每当在工作中没有思路的时候,总习惯地翻一翻手边的《北京支部生活》,找找灵感。  相似文献   

9.
友情评刊     
虽然退休多年,但阅读《北京支部生活》仍然是我每月必做的“功课”,它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每期杂志一到手,我就会放下手边的事情仔细阅读。2013年《北京支部生活》第5-12期杂志上,连续刊发了《正道沧桑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解说词。我读完后深深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更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1.
非常感谢《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给我们提供一个参加纪念《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的机会。 《北京支部生活》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党员教育刊物,也是在我区影响力最大、发行覆盖面最广的刊物。目前,我区共有基层党支部、党总支1982个,党员54628名。据我们了解,基层的许多党组织和党员把《北京支部生活》当作了手头必备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2.
作为镇党委书记,我最爱看的就是《北京支部生活》里的一线创新报告、支部话题、经验与心得和支书早知等介绍党建经验和新政策精神的栏目。因为每当我们基层党务干部遇到困扰自己的党建难题时,总会从这些栏目的文章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北京支部生活》不隗是我们解难题、开思路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是伴随着中华人民款和国的成立而诞生的。1949年下半年,为了加强基层支部教育,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创办了《支部生活》这个党内刊物,由宣传部的支部教育科负责编辑,专门刊登支部工作经验和党内迎件,供基层党组织参考学习,这就是今天《戈部生活》的前身。  相似文献   

14.
我在职时经常阅读《北京支部生活》,她曾给我的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当时我曾给刊物写过稿件,还获过奖。在我离职之后,阅读《北京支部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直到今年年初,我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又看到了《北京支部生活》,发现她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报道内容更丰富了  相似文献   

15.
正月初六的早上,我正在家里看书,邮递员敲门向我拜年之后,说支部生活社给我寄来了稿费。两天后的中午,我又接到了支部生活社领导的电话,向我和家人拜年,亲切的话语使我深受感动。妻子得知情由后深情地说:“这真叫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呀!”当时虽然午饭已经摆上了餐桌,但我无心就餐,久久地坐在桌前,回忆起了我与《支部生活》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之久的我,刚来时,由于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工作中常常受挫。正当迷茫困惑之时,主管部长递给我一本《北京支部生活》,说:“没事多看看,对工作会有帮助。”从此,我就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当时我在一所高校的党委组织(统战)部工作,参加市里一个统战工作会议,得知市委统战部和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统一战线知识竞答活动。这样一个机会,我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  相似文献   

18.
程曼珍 《前线》2008,(10):59-59
“文革”前,我作为北京《支部生活》的年轻记者,在市委大楼《前线》编辑部对门办公,就接触过《前线》。“文革”中《前线》被迫停刊。“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前线》没有复刊,而是由市委于1980年创办了理论刊物《学习与研究》。1993年8月,我从《支部生活》调到《学习与研究》任主编兼社长。1994年下半年,市委决定,将《学习与研究》恢复《前线》刊名,我被任命为前线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我看到了刊登在《北京支部生活》第2期上《王小谟和他的“领航人生”》一文,我感触很多。  相似文献   

20.
根据市委关于做好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要求,为做好2014年度《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发行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发行要求。《天津支部生活》是中共天津市委主办的党刊,是市委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党课》是《天津支部生活》的姊妹刊,是全国最早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课教材的专业读物。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的征订发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