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交织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着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群众的和谐生活.造成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可归类为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府机制和政府管控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已成为激化我国社会矛盾的病根,导致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症状久治难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的群体性事件开始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比较突出的是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与普通的群体性事件相比,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在参与主体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群体性事件有较大差异。防范和化解行业维权性群体事件必须扩大公民参与、改革行业治理结构、建设利益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高位运行。分析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总体概况的基础上,从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并从消解群体性事件矛盾根源、优化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角度提出了宏观和微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群体性事件分为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和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多是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非政治类群体性事件,具有行为目的单纯、非暴力性、持续时间短暂等特点。高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包括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有扩大加剧之势。对此,公安机关国内安全保卫部门应采取柔性化的方式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群体性纠纷事件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元、经济利益诉求明显、牵延日久、反复发生、处置难度大、组织化程度明显升高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价值观念的剧变、群体社会心理的浮躁、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社会组织结构的松散、公民维权意识的觉醒及官僚主义作风的激化.为此,应建立健全畅通无阻的公民利益诉求渠道、生态经济区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卓有成效的矛盾化解和利用机制、联通共享的信息网络服务机制、积极稳妥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结构、权利结构、观念结构、就业结构不断进行重新调整,社会矛盾逐步凸现,突发群体性事件呈高发、多元态势。如何提高政府对事件的认识能力和处理能力,对于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出发,根本上解决这类事件的主要措施有: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纷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偶有发生.怎样认识群体性事件?采取什么方式解决矛盾?这些问题,成为衡量基层组织智慧、能力的重大问题.更新协调利益矛盾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学生对自身利益没有借助公力救济或公力救济不畅的情况下而采用的救济行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组织性、行为的过激性、突发性、破坏性和主体结构单一性等特点,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其预防与处置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形式结构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与警察形象的维护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当发生警察形象危机时,公安机关通过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采取维护警察组织形象的公关方法和策略,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的有效机制,是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邻避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因素。社会精英对邻避设施所在地民众的动员及组织、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及选址的"封闭化"、地方政府在邻避群体性事件中的低效回应、大众传媒的"扭曲化"宣传及网络谣言的"泛滥",共同构成了邻避群体性事件的形成逻辑。面对邻避群体性事件的挑战,在以政府为主体、多元利益主体共同配合的基础上,社会精英理性的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相关企业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完善的环境决策协商机制及政府回应方式、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合理引导,构成了"利益共赢"路径下邻避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之一,是社会不和谐的特有反映。考察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和社会关注程度,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现代农民或农村问题仍然是主导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面,另外,就业、金融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也经常引发群体性事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重新确立决策观念,理性理解事件的引发原因,并注意处置中原则的刚性和方法的柔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国外境外关于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国外境外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类型 ,形成原因及过程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众心理及行为特征 ,处置原则等方面都有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置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后都有其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些原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甚至有的群体事件是各种原因、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经济原因无疑是其中的根本,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即使一些以政治、文化等为直接原因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真正的动机也是源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系的中国,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身份显得尤为特别,他们游走于社会的边缘,“亦工亦农,非工非农”。作为弱势群体权利的缺失,导致建筑工地农民工丧失了维权的话语权,其利益极易遭到侵犯。因建筑工地农民工讨薪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了解其特点,对建筑工地农民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诱因及治理趋势作一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的肆虐流行已成为云南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的马关县也正面临着艾滋病的严峻挑战。其中弱势群体当前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针对马关县艾滋病流行中的弱势群体的特点、分类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保护艾滋病流行中的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的内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诠释。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解见仁见智,而且往往因为研究视角的不同有不同的侧重。文章从词义、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及历史的诸多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评述,以期形成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完整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论公安机关与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稳定,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对此,应首先明确基本任务。在处置过程中,公安机关一家不能解决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问题。它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在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同时,公安机关也要注意自身的一些问题,努力避免因警察的职务行为引发或激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期,校园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社会结构、心理因素、校园客观情况、类似事件的示范效应及犯罪者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剖析了校园安全事件的原因,并提出了强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启动校园安全法及注重公民教育等对策,旨在唤起全社会的力量减少校园惨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