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健 《长白学刊》2009,(6):26-31
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是一种“需求一供给”矛盾。当前,社会需求已经完成了从温饱向小康层次的转换,决定了社会供给的模式、层次及其性质也将逐渐实现转换。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上,即出现了由“生产性不足”向“分配性急需”、由“基础性薄弱”向“发展性紧张”、由“经济增长历时性落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共时性挤压”转换之趋向,这构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其中,“分配性急需”对中国社会争谐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公平正义就是合理提高分配率、不断促进消费率、积极改善薪酬制度,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福利的水平,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赵凌云 《中国民政》2009,(10):40-41
社会管理是一个有着丰富含义而论说不一的复杂概念,综合现有研究论述,我们可以把政府社会管理理解为: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13,(12):84-84
马苹在《理论界》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必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大作用,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调和矛盾缓冲作用,发挥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前夕,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三大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发挥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如能充分发挥此作用,可以担当社会问题“缓冲带”“减压阀”的角色,对社会和谐功不可没。 社会管理创新要尊重民意,而社会团体则是聚集民意的重要载体。 然而,目前众多社会团体存在注册难、资金不足、人员不专业等掣肘问题,影响其自身作用的发挥。 有关政府部门需要摒弃“草根非正规”“庶出难长久”“社会服务亲力亲为”等传统社会管理偏见,真正走出一条规范、引导、自治相结合的路子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2,(1):49-49
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姜良安万红娟认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在社会转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对于从源头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机构,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协同,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作为城乡社区建设的牵头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应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在工作方法上应把握“四个切实”。一要切实加强谋划。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06,(8):9-9
人大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新平台,使我这个从事专业技术大半辈子的人,拓展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为民代言,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寻求有所作为,去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很幸运,也很努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谐社会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有效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省各地涌现出许多由民间自发筹建,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灾害救助、恤孤助学、扶助残疾人、环境保护等公益项目,在吸纳社会资源、募集社会资金、培养慈善意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如何把阶段性整治与长效性机制相结合.协调社会矛盾?如何发挥社会科学的作用,有效地推进社会维稳工作?如何防范和减少社会纠纷,建立便捷、低成本的调解机制?如何引导群众用正当方法和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7在市政协7月16日召开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委员专题座谈会上,朱树英、殷啸虎、梁鸿、白润生、刘庆元、柴俊勇,谢玮、江宪、吕红兵、杨刚、闰立、顾晓鸣等17名委员先后发言。委员们所建之言所献之策.精彩纷呈,那发自肺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宋贵伦  郭悦 《人民论坛》2023,(23):76-78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牢牢把握明晰内涵特征、找准功能定位、创新实现路径三个着力点,在大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下功夫,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求实效。  相似文献   

12.
陈季冰 《同舟共进》2011,(12):18-21
今天,社会管理该做的仍是让“众神归位”:政府、市场、社会各归其位。因此,如果政府想在“社会管理”上有所作为,应该并且只能顺应社会生态的自然生长之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07,(2):56-57
石哥:各位聊友,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像大自然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现在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诸位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所以我就不罗嗦了,大家请。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 当社会出现问题、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各种平时隐藏着的声音都会冒出来。如果不及时正视,处理失当,矛盾不能化解,这种声音可能会在传播中加速、强化甚至异化,并借助群体的力量,弥漫为一种普遍性的集体意识或群众心理,渐渐固着,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心态,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社会心态其实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只有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心态才会趋于常态。因此,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心态的基础是理性地进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5,(11):4-4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5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客忽视的问题,综合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6.
孙日华 《前进论坛》2013,(11):54-55
一、PM2.5治理的制度建构与完善 在现代社会,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寻求制度的保障,只有制度上获得了优势,才能更好地规约社会发展的走向,制度可以保障人心向善和社会趋良。  相似文献   

17.
吴重庆先生提出的“无主体熟人社会”理论,描述了当前青壮年劳动力主体在农村社会的缺失状态,分析了社会关系演变中的病变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近理论,“无主体熟人社会”在其源起、阐释和特征等方面的概括,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社会管理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还包括其他主体和社会自身的管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职能,指的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等等,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视域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斌 《长白学刊》2008,(5):109-112
风险社会的来临意味着不确定性的极度增长,它的显著特征是即时性、整体性和非线性,其根源在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偶连性、经验知识的流变性和行为选择的盲目性。在我国,现代性所引发的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两股力量相互交织、彼此扭合,推助了一系列风险性症候。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的法律、伦理、政治和资源控制,特别是通过调整发展和分配理念。作出社会治理中政策模式的正确选择以及适应风险性社会现实的需要,在改善劳资关系、缓解贫富分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转移和扩大就业等社会政策方面寻求难点突破,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2,(7):26-29
河南省郑州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牢牢把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的七大任务,创新妇联组织在社会协同中联系妇女、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权益五种工作模式,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妇女群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