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忌满脸世故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接触要比过去早得多,社会阅历比较丰富,但另方面,因为可能看到的社会阴暗面比较多,并受某些条件影响,形成了一种满脸世故的人生态度,并带到新单位来。虽说一个单位,大家都是社会中人,但大多数人还是讨厌那些油滑世故的社会"混子"。所以  相似文献   

2.
但远军 《公民导刊》2004,(10):44-45
面对一个长期流浪、单独或伙同他人作案达20余次的小男孩,面对一张稚嫩却又充满了世故、狡诈和玩世不恭的少年的脸,我在灵魂深处曾无数次地追问——  相似文献   

3.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0,(21):59-59
人简单就会年轻,一世故就会老。——学者周国平妙言。  相似文献   

4.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相似文献   

5.
车鸣 《群众》2006,(2):38-39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利益冲突加剧的阶段。加强多元利益整合,维护社会公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权利公平是前提,规则公平是保证,分配公平是基础,机会公平是核心。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存在的许多社会不公平问题,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发展机会的不公平。因而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解决机会公平入手。  相似文献   

6.
黎晓武 《时代主人》2006,(10):44-4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我国普及和发展义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有所发展,但不公平现象依然严重,公平问题仍然是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令人欣慰的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公平为立法理念,为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项勇义 《今日浙江》2008,(10):48-49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又特别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可以这样说,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途径。当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公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教育公平有特定含义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汪潜 《前沿》2009,(6):3-6
在社会公平问题上,自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经历了由“兼顾公平”到“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再到“促进公平”的探索过程。探索结果,既肯定了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和水平,又正视了社会公平事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社会公平,需要在立足国情、加强引导、合理满足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和根基。 一、公平的内涵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 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规则下社会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各方面的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和司法公正。社会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和相对的。 社会公平是具体的,是指公平有着多方向的具体体现。从横向看,可以把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权利公平、义务公平等不同的类别;从纵向看,社会公平可以分为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起点的公平是指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平等进入,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过程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要公开和透明,在保证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前提下,有了结果的公平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0.
和谐人生     
营造和谐人生的三个外部因素 (一)公平正义。和谐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机制和环境,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相对于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就人事工作所讲,公平就是不论资排辈、一碗水端平,对男女职工、新老职工一视同仁,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构建干部职工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和谐共事的人际关系和使个人潜能尽情发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引发会内外的关注与讨论。 从上学到看病.从就业到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十八大代表们讨论的很多问题都链接着社会公平。他们普遍表示,“三个公平”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传递出社会公平新希望。  相似文献   

12.
群众声音     
《群众》2011,(12):1-1
教育的公平,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由的公平,二是权利的公平。换言之,这些都是一科,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公平。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郜当明白一个常识: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不仅仅是智商的差异,还包括情商等诸多层_【面,而真正的公平,是赋予这些天赋有异的孩子更“个体化”的教育,让那些即便成绩不好、却又多有特长的孩了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制度的公平弥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短板,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公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他们通过经济关系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具体内容,通过生产关系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基本内涵,通过生产力的分析研究公平的时代要求,通过生产方式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实现途径。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公平问题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的演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而是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对效率概念与公平概念内涵的认识。具体把握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禾刀 《中国减灾》2010,(2):56-56
因为别人都忘记了他到底叫什么,因为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直立行走,“动物”便成为这个曾受康帕尼化工厂毒气伤害的19岁少年的形象姓名。其实,“动物”内心远没旁人想象的那般不堪,除了不能直立行走外,他世故油滑,有着不错的人缘,也有着同龄人的青春萌动,甚至因为幻想拥有尼莎,所以总是不择手段比如拿春药去加害于情敌扎法尔。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公平原则应当是兼顾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来的,分析资本主义公平原则与当今时代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便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公平原则了。资本主义实行的机会公平原则,又称条件公平或平等竞争。所谓平等竞争,仅...  相似文献   

17.
笔者常常看到一些企业为了寻求薪酬调整的公平性,管理者干脆按照职务级别来调整,同一级别的涨一样的钱。他们认为,这样做总该公平了吧。其实不然,这种薪酬调整背后的激励效果和随之而来的影响令人质疑。薪酬的满意度错综复杂,薪酬的三大公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自我公平)决定了薪酬的满意度。从外部公平来看,不同岗位的外部薪酬价位本身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马存娟 《前沿》2010,(18):47-50
本文在研究视野上把社会公平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现实背景之下,在解决社会不公平的对策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观,在解决社会公平的具体路径上把教育公平提升为主要路径之一,希望能给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权力不应是公平规则的障碍朱林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它们是社会发展的两只轮子。一个没有效率的社会,公平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一个没有公平的社会,效率也就失去了维系的条件。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今天,我们追求社会起点的公平,也追求社会终.点的公平,然...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悸灵 《前沿》2010,(11):187-189
教育公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教育公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