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近日在京举办“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专题研讨会,来自科学界和社科人文界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存在哪些问题.科学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促进科学精神与入文精神相互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与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非典瘟疫 ,灾定思难 ,一些科学官员和科学家说 :中国科学界存在着浮躁症!不能说中国不存在科学浮躁症。但如果仅仅用“浮躁症”三个字来概括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其本身也属于一种浮躁症了。那么 ,中国科学界的大麻烦在哪里呢?通过非典瘟疫 ,已经暴露得非常清楚 :科学官本位。通俗的尖刻语曰学阀。科学浮躁症 ,不管它如何浮和躁多久 ,它终究不能压制住科学成果的最终浮出。但是 ,科学官本位就不然了。科学官本位不仅能够扼杀科学真理、埋葬科学成果 ,甚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多方面的灾难性后果。科学官本位 ,是中国特色的悲剧。人们记忆犹新 :在…  相似文献   

3.
谭贤楚 《前沿》2002,(12):148-150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 ,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创新”。本文通过对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的探讨 ,认为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并指出二者的“融合”是实施文化创新的关键 ,文化创新是其它一切创新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主流大众科学文化,也就是说社会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诸如所谓的饮食文化、泡沫剧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低俗的性文化、算命文化、麻将文化乃至赌博文化等等,惟独科学文化难以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科学界人士似乎都不以为科学同百姓相干。至于说到广大民众,要么将自己划在科学文化的圈外,认为科学事不关己;要么把科学神话,认为科学离生活太远。其实仔细分析这样的现象,不难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大众主流科学文化的缺失是导致国民科学素养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刚 《理论月刊》2010,(8):64-66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亲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6.
从纸质媒体上得到噩耗:我国科学界的前辈王大珩先生于7月21日仙逝。对之,我不禁扼腕叹息。他是一位严谨、缜密,坚持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披荆斩棘、不断创新的著名科学家,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刚 《理论月刊》2012,(9):52-57
理查德,罗蒂在批判传统科学哲学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另类科学哲学.罗蒂的另类科学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科学合理性、科学方法论、科学真理论、科学划界消解论等四个方面.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在其新实用主义方法论中,通过遵循团体中心主义和效用基础主义来贯彻友爱原则,罗蒂力图让我们抛弃长期禁锢我们思想的镜式隐喻.在无镜的哲学中,彻底放弃对客观性的渴望,无需一种贯通各个文化的、普遍的合理性,而是将其他文化所提出的信念与我们文化中已有的信念重新编织在一起,用这种重织信念之网的办法来检验其他文化的信念.在罗蒂所憧憬的后哲学文化中,科学家将不再是客观真理的代言人而只是友爱的倡导者.罗蒂以“形而上学的安慰”和“历史的巧合”来解释科学划界的发生动因,试图消解科学划界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8.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素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界 ,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都知道 ,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学科门类齐全 ,而且各学科间可以相互贯通 ,可以相互佐证的严密严谨的庞大科学体系 ,其最主要、最有效的鉴真识伪的思想武器就是科学共同体始终坚守不渝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而从另一方面说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大凡出现了大弯路、大误区的时候 ,也大都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果。这两个判断 ,实际上已被大量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反反复复一再证明了。在我看来 ,这也正是我们要探…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精神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互动、互补,共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江泽民教育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学教育中事实上存在的科学、人文失衡现象,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并在这相融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素质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炜  吴艳 《前沿》2002,(9):62-66
中国创新精神的不足 ,原因之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严重制约。其中 ,崇古、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 ,形成抑制创造力生长的社会心理基础 ;尊崇某些权威的社会伦理 ,成为阻碍个体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行为规范 ;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的社会风尚 ,影响科学精神的确立。面对新世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整合成与“技术创新为驱动”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 ,尤以以下工作最为重要 :培养公平竞争意识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培育法治精神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追求科学精神 ,提供创新的永恒动力。惟其如此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迷信、伪科学的严重猖獗,甚至出现了对社会危害极大的“法轮功”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的科学精神状况的普遍关注。许多人认为,这些邪恶东西的沉渣泛起,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科学精神的失落。我以为,这种观点是深刻的,但不严密。因为所谓失落,是指已有的东西的丧失。问题在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缺少科学精神,而自近代以来,我们虽然对西方科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我们所重视的却只是其表层价值,即科学的知识与技术的功利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科学文化是一种集体创造,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早在16、17世纪,当自然哲学家、博物学家们开始组建学会,将理性探索与经验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科学方法,并提出科学共同体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之时,科学文化便登上了历史舞台,科学家成为科学文化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经过18、19世纪的科学社会化进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建制化社会活动,科学文化也是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中心口号是科学与民主。吾虽然从那时起就常说,科学法是西洋文明最大的贡献;近年又总喜把科学界说为用科学法得来的一系之辞(或说,一套的话),而科学法是算数与实验的结合,从罗素说。但民主方面究竟也不可忽。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文化不是吸纳科学的某些要素和气质的其他亚文化,更不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的文化或与境文化。科学文化是科学人在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或者是他们自觉和不  相似文献   

16.
宋清波 《人民论坛》2013,(14):236-237
科学是一种文化,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形成,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两种范式的根本特征。文章主要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析其对中西两种不同范式的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犯罪的智能化,科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可靠性一时难以得到科学界及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再加上其在操作中容易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人身自由等人身权利,因此许多国家对科学证据在司法过程中的运用问题都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本文从科学证据的含义及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角度做了简要分析,并就我国科学证据的适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开斌 《前进论坛》2008,(10):31-33
中西医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东西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种变化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背景文化的人们用什么样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认识和处理疾病与健康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也就是有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着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的交融是创新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9月下旬,我在温州2012浙江科协年会期间,准备利用晚上加班完成科学与文化专刊交给我撰写卷首语的"作业".正巧温州在为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先生举办纪念活动,我不禁联想到,谷超豪先生不就是科学与文化两种不同气质与境界的完美统一吗?谷老生前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学化枯燥为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费伟平 《前沿》2013,(22):47-50
佛教复兴作为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的重要部分,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虽然佛教复兴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受到东西文化交融和冲突所带来的结果.遭受科学的冲击之后,佛教如何做出回应并且继续生存发展,在当时社会成为了佛教界人士的共同课题.本文主要讨论科学在当时社会的现状、对佛教的冲击和佛教所做出的回应,通过这三部分的研究,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佛教复兴所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