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甘、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诞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龚顺 《青年研究》2020,(1):1-11
利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结合社会认同理论考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经历(出国经历)和国家认同感与其对美日俄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其对美日俄也越友好;但群际接触经历和国家认同感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宏观层面的中美日俄国家关系左右大学生群体对外国的态度,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国际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于10月11日至13日访问了日本,同日本共同发表了关于日俄两国政治关系的《东京宣言》和关于日俄两国经济关系的《经济宣言》。在评价这次访问时,日俄两国领导人都表示满意。但是,在最关键的北方领土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一般认为,今后日俄两国发展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道路仍是坎坷不平的。北方领土问题,即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的归属问题可以说是日本考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0)
甲午战后,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中国沉沦,日本崛起,俄国加紧在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活动,日俄矛盾日益尖锐,英日在共同对俄的基础上互相接近。基于远东格局的这种变化,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期待"联俄制日"。1896年,中俄签订的"中俄密约"和《东省铁路公司合同》是清政府实施"联俄"政策的结果。清政府本意是"联俄制日",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时期,俄国出兵占领东三省,中俄矛盾激化。中俄东三省交涉,引起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各种力量介入其中,受其影响清政府由"联俄"走向"疏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3)
中国、日本、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变动。中日、日俄、中俄在历史上有着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这些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十分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介绍冷战后中日俄关系的发展,并就当前形势和问题对此三角关系的微妙变化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瞭望》1994,(50)
村山同俄副总理会议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11月28日在首相官邸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举行会谈。村山强调为了全面发展日俄关系,必须解决领土问题,缔结和平条约。索斯科韦茨则要求日本进一步援助俄罗斯。 俄罗斯和车臣关系紧张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1月29日向车臣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式的呼吁书,要求冲突各方在48小时内停火并释放俘虏,否则将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同一天,车臣当局也发表声明,指责俄罗斯“干涉车臣内政”。长期紧张的俄罗斯同车臣当局的关系更加恶化。12月1日俄总统办公厅又向记者表示暂不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2日  相似文献   

7.
姜毅 《瞭望》2003,(39)
9月24日开始的普京华盛顿之行,既是对因伊拉克战争而受影响的俄美关系的一次重要修补,也是俄美总结过去两年关系发展历程、争取新未来的又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8.
俄日关系走向好转●俱孟军当今世界,俄罗斯和日本都称得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然而,在战后国际关系普遍改善之时,俄日关系却一直裹足不前。最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相互作出了热情表态,愿意搁置争议,着眼未来,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推进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5,(13)
当前,日本在同俄、 韩、中的领土争端中, 所取姿态、政策有明显 差异,存在以钓鱼岛为 重点的倾向。 在北方领土问题上, 出于长远的政治、经济 战略考虑,日本并不希 望全面激化争端,动摇 日俄整体关系。因此, 在争端对策上,一方面 立场坚定,竖持对四个 岛屿的全部主权,否定 俄方只归还两个岛屿的 主张;另一方面又行动 谨慎、不失灵活,认为 在领土问题上对俄外交 的真谛是"不急、不慌、 不绝望",应"构筑长期 战略",领土归还的方式 也可以商量。在独岛争 端中,虽然地方当局 "贪功冒进",但日本政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3)
在东北亚局势日益紧张的态势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也更加引人关注。就历史上俄日为四岛问题多次交恶的情况看,其实质是俄日两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领土扩张之争,历史上两国军事实力的消长使得俄日两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互有攻守。在当今美国军力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必然会使东北亚军事战略格局更加复杂,影响大国间军事关系的调整,导致地区内军事力量对比与军事战略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俄美关系的好 坏,对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 组合以及整个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普京执政一年多来,特别是布什上台几个月来,俄美关系的冷暖,尤为引人注目。普京为国强国梦,纵横捭阖,广结“善缘”;布什欲扬霸主威,横枪纵马,频频出手。美主动,俄被动;美咄咄逼人,俄步步为营──这构成了世纪之初俄美关系的新特点。 从普京4月3日发表的国情咨文可以看出,俄内外政策与他一年前发表的施政纲领基本没有出入。政治上,继续强化中央集权,团结各路诸侯,谋求政局稳定。经济上,继续整治金融寡头,减少行政…  相似文献   

1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于3月24日开始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使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至冷战后的最低点。而科隆八国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标志着俄与西方的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北约对南联盟动武虽然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使俄美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但俄依旧重视发展两国关系,并不愿因科索沃问题而破裂。在北约对南轰炸期间,俄坚持与美国进行接触和对话,努力维持两国基本合作框架。俄总统叶利钦在3月30日向议会提交的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使俄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3.
10月22日,欧盟和俄罗斯举行首脑会晤,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欧俄关系。本次欧俄首脑会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俄罗斯提出了对欧盟的中期战略。苏联解体之后,欧盟在向中欧东扩和发展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同时,始终把对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尽管冷战后欧洲发生了变化,但近10年来的事实表明,无论是与欧洲经济相关的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是在直接关系欧洲安全稳定的科索沃危机中,欧盟和俄罗斯同是欧洲重要的两极。在欧盟逐步实现东扩和深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对俄关系十分重要。1994年6月欧俄在希腊签署“伙伴合作关系协定”,1997年12月1日协定生效,…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地区是美、俄、中、日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大国间的利益冲突与战略调整是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否的重要原因 自去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 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打击以 来,东北亚地区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对该地区的大国关系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有何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在日本和朝鲜半岛驻军,迄今仍保持着10万兵力的“前沿防御”态势,因此,美国是东北亚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东北亚地区是美、俄、中、日四大国利益与矛盾的交汇点,大国间的利益冲突与战略调整是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俄日关系走出严冬●季志业地处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因叶利钦和桥本龙太郎的到来,初冬少了几分寒意,俄日关系的世纪僵局在两位领导人的钓鱼、闲聊中出现了巨大转机。从本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到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两国一直是对手,双边关系结下了坚冰...  相似文献   

16.
虽然普京与小泉在东京推杯换盏,但两国改善关系的道路并不平坦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20日对日本的访问,恰逢今年是《俄日友好条约》签署150周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朴茨茅斯和约》签署100周年,以及二战胜利60周年。两国能否利用这次首脑外交的机会,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历史恩怨,俄日关系如何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冷战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地位、权利及义务,也继承了苏日关系中领土问题的遗产。但最近,俄日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开始松动。首先,俄罗斯的立场发生变化。一是  相似文献   

17.
姜毅 《瞭望》2001,(33)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来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于8月4日举行了会谈,俄朝关系再次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热点。会后双方发表的《莫斯科宣言》是此次俄朝首脑会谈最重要的成果。宣言称此次俄朝首脑会谈是努力加强亚太及世界和平与安全进程中“历史性的里程碑”。金正日强调,宣言表明,朝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东 《瞭望》2001,(47)
11月13~15日、俄罗斯总统 普京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 访问,这也是“9·11”事件后两国首脑的第二次会晤,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会晤。此次会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俄美关系的走向,并对今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因而人们对俄美高峰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普京访美真意何在 普京与布什在华盛顿举行俄美最高级首脑会晤,国际反恐合作虽是双方的主要议题,但普京则另有他图。 建立“新型”俄美关系。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以3月20日叶利钦宣布实行总统治理为导火索,以4月25日全民公决为高潮,俄罗斯爆发了“8.19”以来最严重的政权危机。这场危机是俄权力斗争和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产物,是俄政治经济危机综合症的突出表现,它势必对俄今后政局走向产生重要影响,现对此评述如下。一、围绕全民公决的权力斗争俄罗斯此次全民公决直接起源于联邦权力机构的权力斗争。“8.19”之后,俄实行  相似文献   

20.
此间的舆论指出,金正日莫斯科之行是朝鲜调整外交政策的新步骤,是加强朝俄双边关系的重大外交行动,对推动朝俄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加速半岛和平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