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哲学家的使命是什么?几千年来,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家,不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追问世界的本原,还是中国的先哲们寻求治国修身之道,也不论是当代哲学家们弃哲学上的形而上之争而力求真求善求美之理,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使用一定的自我确认合适的方法以达到自己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和古希腊哲学家都讨论到修辞学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肩负的使命不同,二者研究修辞学的目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均有很大的差别。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修辞学,是在演说学框架下的"言语风格学",而先秦诸子的修辞学则更接近"美辞学"。从现有的材料看,先秦诸子讨论修辞问题早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但古希腊的学者有一系列修辞学专著,而先秦诸子除了墨家有《小取篇》这样勉强算作修辞学专篇论文外,其他关于修辞的讨论只是散见于诸子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在辞格探讨方面,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各有所长;在修辞基本理论阐述方面,先秦诸子要比古希腊哲学家全面深入一些;但在风格学理论方面,古希腊的哲学家又远远超过了先秦诸子。亚里士多德和墨子都是以逻辑控制修辞,在心理分析方面,亚里士多德和韩非子、鬼谷子又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希腊,现代意义上的权利概念是不存在的.按照哲学家麦金太尔的说法,在任何古代或者中世纪的语言中,都没有可以恰当表达权利的词语.从哲学逻辑上看,权利概念的兴起也必须以国家与社会的分野和个人主义哲学的勃兴为前提,而这种条件在古希腊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未发轫.在古希腊文中,城邦、公民与公民权是同一个词,这意味着在古代希腊所谓权利和义务是没有区分的,都包含在公民的身份之中.但在古希腊的权利观念已经开始萌芽,它是通过希腊哲学家对于正义的探讨得以表达的.这些哲学家们非常认真地探讨过正义的概念,并在分配正义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应得"的概念,这为权利观念提供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法?法的基础是什么?在法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和法学家们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从国家和法律成熟之日起即已开始,延续至几千年,但大体上都徘徊于“法的实然”与“法的应然”之间,在法的二律背反中寻求法的真谛。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自然法的意义及其与成文法(人定法)的关系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今日西方学界关于正义观念的争论和历史演变均是在古希腊思想家们奠定的基础上展开的。虽然这些思想家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阶级立场各不相同,因而对正义的本质、根源、内容和实现方式的理解各异其趣,但他们已经提出了正义理论的主要问题,创建了正义理论的研究框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是形成了自己完善的正义理论,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而二位巨匠的理论又是以古希腊早期各派思想家的成就为基础的。本文将对这些早期哲学家的正义观作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6.
一、法律方法上的西方经验 从西方法学史看,人们对法律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几乎创造出了后世应用的所有法律方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这方面的鼻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向人们展示了苏格拉底使用的“辩证法”(即对话或问答的逻辑),苏格拉底使用这一方法来探讨正义等法哲学问题,这表明法律方法在古希腊的哲学沃土中开始萌芽。这时的“辩证法”仍比较“原始”,带有“诸方法合体”的特点,其中主要包含定义法、反证法以及归谬法等逻辑方法,同时还包括了修辞术等论辩方法。 理论中独立出  相似文献   

7.
哲学与法律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主张的"哲学王之治",到今天新自然法学派德沃金提出的"我们的法官必须成为哲学家吗"命题,关于法律与哲学一直是法学家和哲学家的争论的焦点。在本文中,将从法律与哲学的异同角度入手,廓清和认识二者的关系,以便在法律实践中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实现既定的法律目标。  相似文献   

8.
何勤华 《中国法律》2007,(6):31-33,114-117
一 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思想,是古代先哲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西方就已经诞生了法治的思想。在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的後期思想中,开始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又没有好的方法把统治者变成哲学家,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  相似文献   

9.
《天津检察》2006,(2):65-65
报应刑理论 报应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观念,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它经历了从神意报应到道义报应,再到法律报应这样一个演进过程。其理论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刑罚除了对犯罪的单纯报应外,别无其他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在历史上被资产阶级学者们搞得最为混乱不堪的问题之一。人权观念的萌芽和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斯多噶学派学者们所阐明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思想,但是,明确的近代意义上的人权观念则是由资产阶级学者们所首倡的。十七、十八世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法律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问题,至古以来在西方世界就是法律哲学讨论的话题。由于古希腊先哲们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看法和辩护,使其逐步演化形成了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基本观念的对立。文章将从古希腊法律史出发,时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起源思想展开梳理,从而作出最后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任满军 《时代法学》2006,4(1):28-31
法律正义以一种整体性的至善理念形态长期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并成为法律的终结价值和绝对精神。古代思想家们从自然法角度论证人类的正当理性就是自然法,且制定法应当具备自然法的所有秉性,从而确立了法律正义根源于人类自然理性的基本命题。对法律正义的长期探索反映了人们对法律所应当具备的道德基础的理性关注。后现代法学的理论误区就在于对人类的这种恒定的自然理性的否弃。  相似文献   

13.
薛晨 《江淮法治》2007,(8S):45-45
从空气、水源到土壤,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亟待回答的课题。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应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环保为主题,对我省的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代表们无不表露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眼里,人类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从空气、水源到土壤,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亟待回答的课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应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环保为主题,对我省的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代表们无不表露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眼里,人类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5.
从空气、水源到土壤,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亟待回答的课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应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环保为主题,对我省的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代表们无不表露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眼里,人类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从空气、水源到土壤,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亟待回答的课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应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环保为主题,对我省的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代表们无不表露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眼里,人类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从空气、水源到土壤,我国的环境问题渐渐从"局部潜在"走向"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亟待回答的课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应与大自然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环保为主题,对我省的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代表们无不表露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眼里,人类不能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论中世纪自然法学的神学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时期的自然法学家们构建了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基督教神学正义观。这种神学正义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从逻辑渊源上看,正义的逻辑渊源是上帝(神的理性);从现实表达来看,正义是一种正当习惯(自然法);从诉求路径来看,正义强调对上帝权威的信仰。中世纪自然法学正义观把古希腊文明中的法律理念以信仰上帝权威的方式推进到近代,为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奠定了深刻的理念之基。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逻辑思维,成为形式逻辑学的鼻祖。自那时起,系统地研究人类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揭示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的形式逻辑学,就促进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并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付裕如的成年人,是否还需要学习逻辑学?的确,一个具  相似文献   

20.
立宪理念与良性违宪之合理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阮露鲁良性违宪论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自然法学派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17、18世纪近代自然法哲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然法强调人类社会以人性为基础的理性法,转化到强调自然法中人的自然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