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内化于政治经济之中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腐败现象屡抓不绝的深层人性根柢。通过对腐败生存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腐败生存的人际关系的根源,从儒家的传统政治文化角度看待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认为应该大力培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2.
江时学 《同舟共进》2012,(10):64-65
有一个关于拉美政府官员腐败的笑话是这样说的:拉美国家A的部长去拉美国家B的部长家作客。A同部长问:“你的工资怎么能买得起这样高级的别墅?”B国部长指着窗外:“你看.那里有一条高速公路。”A国部长问:“是有一条,好像刚建了一半,  相似文献   

3.
腐败文化及其形成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败文化是腐败群体中流行的反文化。腐败文化既是腐败现象普遍化、流行化的产物,又是腐败现象普遍化、流行化的条件与环境。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腐败文化的本质、结构、特征、形成与传播机制,提出了治理腐败文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寅生 《岭南学刊》2002,(4):98-100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反腐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来 ,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试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探析。一、腐败的政治根源(一 )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当和制约不力。腐败的本质是以权谋私 ,是权力异化的结果。因此 ,腐败总是与公共权力结合在一起 ,腐败分子总是把公共权力视为特殊商品用以换取私人利益。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在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利益的分配就为一些人利用权力谋取私利提供了方便和条件。改…  相似文献   

5.
廉政文化与腐败文化比较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多元、立体的视角对廉政文化和腐败文化的内涵、本质、运行过程、价值取向、生存环境、地位、特征进行了深层次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可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张娟 《前沿》2006,(10):185-188
腐败的泛滥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根源,其中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无疑不可忽视。传统政治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包含集权专制,“人治”、官本位、宗法、臣民意识等封建思想糟粕,也具有德治、尚贤、义高于利等廉政文化精华。其糟粕构成了腐败滋生泛滥的心理温床,其精华所提倡的价值观和道德教化则应该为我们所弘扬和用来构筑反腐败的思想防线。有效反腐要求我们对传统政治文化仔细检索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8.
戴仁荣 《前沿》2012,(21):66-68
文化决定法治,高校腐败治理措施需要从法治文化的高度来探寻路径.防治高校腐败不仅需要从完善制度建设、监督体系和民主参与等显性法治文化的角度入手,更需要隐性法治文化的培育,进而确立高校师生对法治的信仰.通过显性法治文化和隐性法治文化两方面有机融合,使高校腐败被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9.
张新光 《岭南学刊》2007,2(5):40-42,56
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变化是一种"隐蔽的秩序",社会能见度低,难以观测和判断。皖北地区发生"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灾难",固然与一大批贪官腐败有关联,但它实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官场内生腐败",究其根源就在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1.
腐败认同潜意识是腐败文化的一种表现,同样具有文化的心理调控功能,有很强的传染力,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们的言语行动.它不但纵容了腐败,而且削弱了社会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使腐败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模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社会文化心理土壤.从文化心理视角出发,减少和铲除腐败认同心理的根本办法,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腐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腐败生成、腐败传染与腐败遏制:一种博弈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腐败问题一直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文力求用博弈论作为一种解释途径。文章认为 ,腐败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单个权力拥有者的行为 ,而往往是公共权力的授予者 (以监督者为代表 )与权力执行者 (以官员为代表 )之间 ,以及权力执行者 (官员 )之间的一次或多次博弈的结果。要遏制腐败 ,一方面要强化对监督者的监督以免使监督者“打盹” ,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上加大对各博弈方的奖惩力度 ,改变官员策略选择的收益值 ,形成新的“纳什均衡”解 ,这样就从腐败生成与腐败传染两个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商金芳  李华 《人民论坛》2012,(14):46-47
官场腐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腐败文化的存在极大地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斩断腐败文化的根基,就必须培育廉政文化氛围,推动全社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从而为公务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应积极构建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4.
蔡雄杰 《新东方》2015,(1):65-69
"亚腐败"文化是党内存在的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腐蚀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消除"亚腐败"文化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影响,就要从"亚腐败"文化自身特点入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亚腐败"文化进行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治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桂娟 《长白学刊》2008,(2):116-117
腐败滋生蔓延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我国,腐败者所付出的成本低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在现有体制下,与其所实施的腐败行为相比,腐败者在经济上、政治上、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等方面投入的成本较小。公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公共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必要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腐败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智 《前进》2010,(7):27-28,29
<正>不断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处力度,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这些年来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它不仅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和不稳定因素,更严重毒化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离间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成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7.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各领风骚的“人才”,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官场中人,因为在主流社会才更有可能独领风骚。但是,也有一些领不好风骚的人,有的一不小心就成了阶下囚,有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掉进了法网。这些“人才”所领的“风骚”都惊人地相似,都是因为一个贪字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共和国风风雨雨的50年而言,我们目睹了太多被“钱弹”和“肉弹”打倒的领导干部,上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相似文献   

18.
公共工程领域是我国腐败发生的重灾区。试从公共工程牵涉的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运作流程入手,根据腐败主体、权力支撑、涉及环节、腐败手段和腐败方式的不同,总结公共工程腐败的六种典型模式。并进一步利用寻租理论、俘获理论和合谋理论等工具对公共工程腐败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国际上测量腐败的经验,利用公开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当前公共工程腐败的程度进行初步测算:从腐败治理重点领域维度看,专项模式的实行,说明治理公共工程腐败是近几年国家腐败治理的首要任务;从腐败立案比例来看,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数,约占全国腐败案件立案数的10%,高居各行业腐败榜首;从腐败金额来看,粗略估计公共工程腐败约占公共投资总额的25%;若从典型案例看,腐败现象更是五花八门,花样频出。  相似文献   

19.
对于腐败问题,无论从什么视角去研究,都离不开行为这一最基本的范畴。腐败,归根到底就是公共权力行为的异化。本文通过对个体行为基本模式的分析,提出了腐败行为的基本模式,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了透视,找出了腐败行为成因的基本要素,揭示了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并指出,腐败机会对完成腐败行为具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的柱石,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