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斌 《党的建设》2011,(11):44-44
金塔县坚持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根据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分类细化干部“德”的考察标准,创新干部“德”的考察方法。一是干部“述德”。领导干部在年终述职大会上向全体干部职工和“两代表一委员”全面陈述自己“德”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程曙 《当代党员》2010,(7):53-54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标尺。如何在选人用人中真正把握德的内涵,公道正派地识别领导干部之德,切实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认为要做到“四看”。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选用干部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这进一步论证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应该自觉“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这一命题。坚持这一命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要求:在干部德与才的考量上要首先看德,在干部才能相当的情况下要优先选用德行更高者,在干部才德都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让群众最后裁决,杜绝在“德”上有大问题的干部“带病提拔”,防止“德”上出了大问题的干部“带病上岗”。  相似文献   

4.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段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评价干部准不准,“尺子”很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标准。然而,“唯GDP”却让一些地方跑偏了用人观,“面子工程”“数字干部”“折腾型干部”都与“唯GDP”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五条标准,分别从思想、立场、态度、责任、操守五个方面对政德提出了要求,是对“以德为先”干部路线的时代化、具体化、标准化。这五条标准无疑是好干部的“新国标”,为衡量干部准备了一把质量过硬的“标准尺”。从党的事业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就是公道正派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6.
胡慧敏 《党课》2011,(18):66-6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德乃干部为人处世、立身从政之本,德的有无、好差,事关个人形象,事关工作大局,事关科学发展。为此,干部修德就要念好“细、里、远、省”四字经,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修成“真金”不怕火炼.修到“圆满”永茯井.进。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以来,无棣县积极探索建立了干部德的教育、实践、榜样、宣传、监督和评价“六个体系”,深入推进干部德的建设,建立起干部德的建设长效机制,呈现了一些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德是为人之道。一立身之本。中央提出,选任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落实好这一干部工作原则,就需要切实加强对干部德与才的全面而科学的考核。  相似文献   

9.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2):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坚持“德才杯准”与“群众公认”相结合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胸无大志,工作平庸,在改革中难负重任,难创大业,不是真正的“有德”;有才无德,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其结果是祸国殃民,不是真正的“有才”。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到“才”的一面,忽视“德”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德”的~面,而忽视“才”的一面,都是错误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干部德才、政绩的…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21):34-34
加强道德建设,是保持思想纯洁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直以来,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德的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也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近年来,中央对干部“德”的约束之弦逐步增强,而且会越绷越紧。  相似文献   

12.
钱吴平 《党建文汇》2011,(11):27-27
德乃干部为人处世、立身从政之本,德的有无、好差,事关个人形象,事关工作大局,事关科学发展。为此,干部修德就要念好“细、里、远、省”四字经,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修成“真金”不怕火炼,修到“圆满”,永葆先进。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干部“考德”的办法.作为一名县级组织部部长,根据多年的观察思考,我感到干部“考德”可以有很多层面,但将其延伸到干部原单位或许更现实、更重要.一、利于听到干部、群众的真话我们的干部路线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的“才”不全面,可以酌情安排位置,但“德”若有问题则会断送其政治前程.因此,在现单位“考德”时,干部群众往往不愿实话实说.如果到干部的原单位考察,情况则大不相同.人们不会再过多地考量各种复杂关系,更不会顾忌什么打击报复,因而易于听到真话.前段时间,我在查阅近年来的干部考察档案时发现,99%的谈话记录缺少干部“德”的内容.显然,干部考察中的谈话对象不愿意涉及考察对象的“德”.而当我们将干部“考德”延伸到原单位后,谈话记录中就陆续有了“德”的记载.这启示我们,干部“考德”延伸到原单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9,(2):8-8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干部“德”的标准应当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把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相似文献   

15.
《政治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以德为先”确定为军队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的形势下党的干部路线在军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0,(7):32-32
长期以来,考评干部往往是德、能、勤、绩、廉一并进行,缺乏对干部的德进行专门考评,且考评内容也较笼统、抽象、概念化。重庆新出台了考核办法,从正反两方面对干部的德进行评价印证,从而在制度设计层面有效破解了“考得准、考得实”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朱岩 《求贤》2011,(11):1-1
识人选人,历来不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德”的评价标准,全面把握干部德才表现,提高辨德识才水平。换届考察中,重点是要坚持“八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这就实际上将“以德为先”与选好干部的关系明确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此,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把握,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20.
张选军 《求贤》2011,(11):8-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心领会其实质内涵.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