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分类经营是涉及林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改革。实施分类经营就是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一、森林的重要性和林业分类经营的必要性森林作为地球三大资源(土地、矿产、森林)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林副产品外,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壤、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社会、科学、经济的影响改变着森林经营的环境,其变化的趋势形成了森林经营观念和模式的更替。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世界林业发展变化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森林商品化经营,就是以森林这种特殊商品的产权和实物为经营对象,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以提高营林效益,发展森林资源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各行各业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营林企业作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要把自己的产品转化为商品,通过商品交换,使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所承认,得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实现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保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营林劳动的主产品活立木不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营林业就会因有投入无产出而陷入困境。因此,客观上要求对森林实行商品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集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要变革,对我国林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经济会发展全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逐步深化的关键阶段。森林保险作为这一改革的配套内容,将在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与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支撑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河南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村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农业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河南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相对较晚,但总结各地农业产业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甄真 《奋斗》2014,(11):43-46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森林积蓄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大小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逐步枯竭,整体生态功能退化,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单出头”变成了“大合唱”□孙耀宗近年来,上营森林经营局先后被省、市评为先进基层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先进企业。这是一个以森林经营、培育森林后备资源为主的中型林业企业,全局有林场、汽车队、贮木场等27个基层单位,有职工7100人。一林业企业点多...  相似文献   

8.
吉林森工(集团)露水河林业局在森林防火中,依法治火,认真贯彻《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及省森防命令,认真抓落实,把防火工作作为林业经济第一要务,已连创24年无森林火灾佳绩。 露水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北麓,总经营面积12万余公顷,森林蓄积量1957万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  相似文献   

9.
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小,关系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败。农副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农业生产的发展,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市场的扩大。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市场是解决农产品流通滞后的关键,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环节,是建立我国市场农业经济的前提。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力度,但我国城乡的农副产品市场数量少,规模小,流通网络和市场发育不健全,仍然是产业化经营的薄弱环节;农民运销组织日益壮大,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力量,但仍属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市场,驾驭市场,成为各级政府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对我国林业的新定位。结合国情,探索当今及面向未来的新林业发展途径,对我国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开发中,中国科学院吴征镒院士提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吴征镒把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规划概括为"高原山区森林专、低缓丘陵花果鲜、坝田基地粮菜兼"。他指出,云南是一个森林大省,但过去普遍认为林业是个长期的、经济价值很低的产业,实际林业如果发展得好,效益也很可观。森林里面最北的、最穷的、最简单的森林,莫过于大兴安岭、西伯利亚大森林,即所谓的"泰加"林。但是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阳曲县凌井店乡积极推进全乡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二是狠抓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保障;三是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3.
通道是全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从这个实际出发,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把林业建成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并积极稳妥地实施林业强县的目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的林业综合改革,努力增强林业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能力,提高营林生产和林产品加工的整体水平,使林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力量。为此,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优化机制调结构,建设高效的林业资源体系。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山林经营管理体系。我们从尊重现实和有利于保护林农的积极性、有利于林业的长期稳定及增强村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林下经济是立足所拥有的森林、林地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可持续经营,实施复合经营的生态优化型经济。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生态扶贫为统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林下经济发展面积、产业效益和助农增收实现"三增长"。但是,我省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分析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林业资源保护力度。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云南各地,森林和林地已划分到户,林权证发放到了群众手中。为有效、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帮助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在各相关部门的帮助和严格监管下,全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木头经济格局,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夯实了产业基础,同时也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黔西南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生态林业资源优势,聚焦脱贫攻坚、林业经济、生态恢复、依法治林等工作措施。截止2019年底,全州森林面积达到986586.32公顷,森林蓄积达到35198296.9立方米,林业总产值实现363.28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60.18%,6.03万人贫困人口依托森林资源实现脱贫目标,为高质量打赢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新的  相似文献   

17.
依山傍水的玉河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优势,在全村土地面积中,有林业用地303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0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2.1%。如何念好“山”字经?村党支部“一班人”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小山村,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必须要在林产业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林业做大做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玉河村委会于1998年10月以“入股合作、股东会管理、林场式经营、按股分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贵州与北欧三国的自然地理有别、生态环境各异,但是北欧三国在森林经营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走过的发展阶段和探索的管理经验,有值得我们贵州林业人思考和借鉴之处。2018年10月22日至30日,本人率队赴北欧芬兰、挪威、瑞典三国九地,了解"森林利用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期间,先后听取了当地政府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的情况介绍。市政官员和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北欧三国森林资源及其森林经营管理的情况:挪  相似文献   

19.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97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决定》指出:“要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的结构和人们的食物构成,把只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的状况改变过来。”从此,拉开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长贺国强指出,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经济结构调整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所累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系统而全面的清理。 在具体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原则,力求做到几个必须: 一是必须突出存量调整。把现有资产存量、特别是国有资产存量盘活,是这次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从宏观上讲,要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努力改善所有制结构,从微观上讲,实现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进资本经营,组建一批大公司、大集团。 二是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