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锋 《江淮法治》2011,(17):51-51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报道有效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同时媒体积极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揭露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由于现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经成为非常敏感的话题,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南朔 《江淮法治》2011,(15):52-52
为了督促各级政府落实《食品安全法》,解决法律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前不久举行的常委会会议上已分组审议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对《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次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和意见?都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期“一家之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启宁 《人民法治》2019,(19):58-6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再仅仅追求温饱,更多的是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健康。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我们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在思考食品安全责任承担、如何承担的问题。政府应承担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并改善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完善各项与食品安全责任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这既是对国际成功食品安全治理经验的借鉴,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社会共治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一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更为完备的规范设计和更为积极的实践探索.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涵,丰富风险交流的内容;二是扩大风险交流主体,赋予不同主体平等的交流地位;三是注重风险交流的及时性,突出交流方法的针对性;四是强调风险交流的互动性;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警告业已成为我国当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但相关的学理研究及法律规定都欠成熟。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所作出的公共警告而言,尚存在发布权限不明、程序保障不足及责任机制匮乏等弊病;由于自律及他律机制的缺乏,媒体对公共警告的不当传播也加剧了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混乱。为了有效维护受警告企业的合法权益,预防性诉讼和媒体侵权赔偿诉讼是可以尝试的重要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对日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刑罚是有效的工具之一,加强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不仅是法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趋势的需要。鉴于《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刑法在介入食品安全的保护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应当以《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范畴为基本的限制。《刑法》在保护食品安全方面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食品安全法》形成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享用安全、卫生的食品是国际法上规定的基本人权之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重挫,政府的国际声誉严重被毁。究其根源,在于食品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冷漠,食品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以及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等。在食品安全问题中,企业应充分注重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第一位的首要责任。同时,国家也应该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协调政府部门职能、完善政府监管措施,以督促食品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以消费者、媒体、行业组织、同行独立专家为主体的公众参与机制也必将在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梳理2008年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我们发现“瞒报”这个字眼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还是重大矿难等等,瞒报这一恶劣行为都贯穿其中。瞒报,在充斥着媒体版面的同时,也在刺痛着国人的神经,拷问着体制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公民与法治》2013,(14):49-4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司法解释“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世界各国极探索如何对食品安全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先进的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各国为此都加大了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施行以来,对完善食品监管体系、编织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网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地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加之《食品安全法》本身也没有把食品安全的问题全部覆盖,因此如何制定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已成为目前各地方立法部门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1,(19):12-15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也是当下社会各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今年首次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宣传和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督促和推动政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食品犯罪被害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相对于社会和媒体更关注案件的犯罪人得到了怎样的处罚,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往往被忽视了,救济渠道也比较单一,诉讼机制也不畅通。和谐社会背景下应重视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因此,要加强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害预防和被害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先  周文 《法律与生活》2012,(14):61-61
前不久,辽宁省食品安全办举办了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座谈会暨首批辽宁省食品安全工作检查员聘任仪式。这是继辽宁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民生、公信”法制宣传新闻通报会后,辽宁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又一次重大活动,也是全省食品安全周活动的收官项目。  相似文献   

14.
肖月 《法制与社会》2011,(21):145-14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食品安全犯罪已成为刑事法律重点打击的一类犯罪。从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食品安全犯罪总量呈上升趋势,危害后果也日益严重,其犯罪主体也呈多元化的发展特征。通过探寻食品安全犯罪主体的特征,制定针对该类犯罪主体的处罚对策,有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涛 《中国检察官》2011,(12):40-4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食品安全问题立法与政策研究,进行食品安全立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家之一。拥有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笔者对英国食品安全立法、监管政策及重大食品安全案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归纳,拟通过本文介绍给读者,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与政策的修订、执行提供一些可信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也是政府形象之体现。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刻不容缓,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王锡锌 《中国法律》2011,(3):17-19,78-80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活,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公共话题。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总是很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这些担心来自于日常的感受。对于食品安全,我有以下一些思考,可能也是每个人都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食品安全意识不仅影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也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引导、监督和推动作用。本文以秦皇岛市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分析,了解本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在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食品安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稀丹 《法制与社会》2012,(17):152-153
2012,食品安全很忙,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总结了当前食品安全的4个现状,从企业、政府、媒体三个社会主体角度探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代表视察、执法检查(本文统称“检查活动”)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两项重要监督形式。如何从检查活动发现新闻点,改变传统的报道形式,做到报社、读者和活动机关“三满意”,多年来,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去年,笔者跟随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检查团采写的《农药超标蔬菜哪儿去了》(2009年7月12日河北日报2版)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小视角,大民生。文章见报后,新华网、新浪网、长城网等媒体纷纷转载,其披露的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也引起省人大常委会的关注。该作品日前获得河北新闻一等奖和全国人大新闻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