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惊雷 《小康》2004,(2):18-19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得很累。我们小心地看着领导的脸色,我们对下级色厉内荏,我们对群众不理不睬;我们白天说一套晚上做一套。夜深人静时才会被自己的梦惊醒。很多时候,我们都活得很累。因为我们坚持无过就是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始终铭刻在你我的心中。我们拒绝创新,我们拒绝个人魅力,我们排斥有性格的人才,因为我们要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我们活得很累。因为我们缺少激情。生活如此,政治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舞鞋     
偶尔,在路边的鞋店里,你会遇见一些特殊的顾客,她(他)是一位擎着双拐或摇着轮椅的不幸的人,空荡荡的裤管暗示他们已失去了一条左腿或右腿……或许,一开始你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用同情和尊敬的目光轻轻掠过那些受伤的躯体。可冷不丁,一个清冷的念头升了起来: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有多少永不曾穿用过的鞋子啊!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  相似文献   

3.
聋者的悲喜     
正是人生的花季时期,我失去了倾听,记得当时我狂怒得像一只受伤的猛兽,扯自己的头发,撕自己的耳朵,摔自己的耳光……我开始走向沉沦……因为失去了倾听,就等于幽闭于寂静的荒山古寺里。有人安慰鼓励我:塞翁失马,你可以因此免了许多干扰,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事业中去,或许会有一番作为。聋者成事业者多着啦,贝多芬耳聋后成为一代音乐大师,郭沫若耳聋后成为一代文豪……  相似文献   

4.
欲望高跟鞋     
麦当娜说:给我一双高跟鞋,我就能征服全世界……超人什么时候最性感?披上超人斗篷的时候。蝙蝠侠什么时候最诱人?穿上蝙蝠装的时候。女人什么时候最魅惑?穿上高跟鞋的时候。爱鞋如命的经典女人以《欲望城市》里的凯瑞为代表,当男友提醒她,她的鞋子值2000块时,她一脸无辜和放纵:"可是我需要它们,你知道的!"连被抢时,凯瑞苦苦哀求的也是"你什么都可以拿走,但请不要拿走我刚买的那双Manolo Blahnik"。  相似文献   

5.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4,(16):61-61
正一个访客问禅师:"我奋斗多年,却总是不觉快乐,这是怎么回事?"禅师说:"这样吧,你与我一起出去走一走。"禅师带这个访客来到一个驿站,他取出随身携带的茶具,叫访客坐下一起悠然冲茶喝。访客感觉禅师多此一举,问他:"小小的一个旅行,我们何必如此复杂呢?"禅师笑道:"旅行难道不是我们的生活吗?在这点时间里,你也可以享受自己的快乐啊!"平实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认真过好每一天的人,才算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什么是快乐人生?心平气和感受生活,应该学习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守住自己     
因为金钱的诱惑,我们曾经把手伸出去很长,还没来得及收回,双手却因此失去了力量;因为空中闪烁的繁华美景,让我们的目光也变得游离和散漫,我们的双脚也正在远离脚下平实的土地──其实只要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里,紧攥拳头,世界就在我们的手心里握着。而不幸的是,年轻的我们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又错误地选择了急功进利,也就在此时,我们就迷失了人生航向,失落了一颗平常的心。流动的生命是鲜活的,那么我们为何不去守住自己,守住那颗浮躁的心呢?守住自己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不思进取,只是在我们背起行囊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成成你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呀?你给老师讲讲吧!" 2020年12月3日下午2点,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五福家园社区"残疾人之家"里,栖霞中心小学特教老师杜彦瑾正在教16岁的成成看图写字.多年来,因重度精神残疾一直无法进入普校随班就读的成成让全家人都很焦虑,"孩子情况稳定的时候特别渴望读书,我们也希望他可以多学点知识……...  相似文献   

8.
"用工荒"和"招工难",必须是要打上引号的,因为,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个伪命题。所谓"荒",所谓"难",只是对企业而言的。你有很好的薪酬待遇给人家,你有很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人家,"荒"和"难"是落不到你头上的。所以,现在是到了企业真正给予劳动者足够的尊重和爱护的时候了,也是到了企业努力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的时候了。因为,一个可以不把劳动者当回事,仅作为廉价劳动工具使唤的时代正在结束。而特别值得注意和称道的是:正是时下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诉求和渴望被尊重的呐喊,成了我们社会的分配朝着日趋公平与合理迈进的历史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心净气自清     
古人云: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其中,"德"最为关键,有"德若水之源"的说法。德清则水净,靠的是自律;德污则水浊,需要净化。春秋时,宋国的子罕为官清廉,深受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收,说:"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下你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还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心净,追求品德上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两年来的履职经历,让我从刚当选时候的兴奋和自豪,到现在这份自豪已经被责任和压力所替代。因为我常常扪心自问——该靠什么向选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呢?我们凭什么证明自己真正履行了代表的职责呢?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传达民声"就是我应尽的职责。为此"多听、多看、多学"成为我当代表两年多来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因为我感受到了人民赋予我的责任非常重大。要多听。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来  相似文献   

12.
叶慧  王婷 《今日浙江》2014,(12):42-43
正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男主角成东青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炎夏6月,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开始追逐青春梦想。今年浙江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28.7万人,创历年新高。新形势下,"以创业促就业"成了浙江高校学子突围"就业难"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3.
激情主义     
《乡音》2007,(11)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6)
正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又见面了。编辑,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物种。就像人们对程序员带有天然的刻板印象一样,编辑也背负着天然的"美誉":清高眼里揉不进沙子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文化银儿……Stop!!!上面这都谁说的啊?!  相似文献   

15.
正侦查实训课堂教学的难点不在于传授侦查理论和侦查程序知识,而在于侦查智慧养成。有人说:"知识,只是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这正是智慧教学追求的效果。那么,智慧教学的理念是什么?传统侦查实训课堂存在哪些不足?以刑事案件侦查实战训练平台为载体的侦查实训教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06,(4):6-6
一个虔诚的修女为了拯救受难的人们只身来到印度,当她看到当地的人们因为贫困而衣衫褴褛甚至没有穿鞋子的时候,她决定自己也不穿鞋子,因为这样才能够更加贴近他们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以至后来戴安娜王妃听说了她的丰功伟绩之后来印度拜访她的时候,王妃因为自己穿了一双洁白的高跟鞋而感到无比羞愧。后来中东发生了战争,这位修女孤身一人来到战场上,当作战的双方都发现这位修女来到的时候,竟然不约而同地停止了攻击,等她把战区里面的妇女和儿童都救了出来。在这位德高望重的修女去世的时候,印度举国上下的人民都为她而悲痛,在她的灵柩经过的…  相似文献   

17.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走在街上,"耳机一族"越来越多了。公车内、地铁里、大街上……任何一个人来人往的角落,都可以见到耳机不离"耳"、手机不离"手"的年轻人。他们大多表情漠然、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城市中,试图用耳机隔绝周围的喧嚣。然而,当你全情沉醉于自己的"小世界"里时,可知自己的耳朵正在经受怎样严峻的"考验"?声音传播之内外有别户外佩戴耳机的朋友常常面临着两个难题:有时耳机音量盖过了周围的环境音,这种"与世隔绝"容易让人忽略周围人和事,甚至身处危险而不自知;又有时,周遭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5,(17)
<正>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与仇恨,而是以此唤醒我们对中国脊梁的回忆,更以此来激励国人继续奋力向前。"没有人是独自存在的岛屿,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蒙受损失,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1940年,作家海明威敲下这样一行字,为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下准确的注解。  相似文献   

19.
因为患有先天性重度耳聋,从出生时起,我所知道的世界就没有声音.虽然我失去了听力,但是我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在我8岁的时候,我进入聋哑学校开始学习,我相信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刘若英在歌里唱:"我对你付出的青春这么多年,换来了一句谢谢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潇洒与冒险,成全了我的碧海蓝天"——那时我们只知道跟着伤感,跟着和声,却丝毫没有让情感的风暴侵袭我们的内心。多年后,面对爱情,面对事业,面对生活——我们需要面对太多的选择。当终于有一天,同样的问题摆在自己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也许成全意味着伟大,但人性回归真实的当下,很多人会说"我并不伟大",我不会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为自己争取永不妥协,还是放手成全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