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合作呈现对内"分散交叉"和对外"开放"的特点,凸显了地区一体化在理想和现实上的巨大鸿沟,成为该地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种常态。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对地区政策看法不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地区定位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拉美区域合作存在缺乏共同发展目标、内部分歧难以调和、各组织间对接难度大等矛盾。根据目前中拉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拉美地区的独特性和多层次性,对不同区域组织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方式,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双管齐下,积极参与拉美区域合作,创建良好高效的中拉多边合作机制,增进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第二个10年,域外经济、政治发展和拉美国家政治生态变化引发了拉美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新态势,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地区建设的周期性、多样性和复杂的动力机制。本文选取拉美国家外交政策视角观照目前地区建设动态,考察自下而上影响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各种因素,将地区主义的两个维度(即合作和一体化)作为国别外交政策选项,阐明拉美国家如何利用区域次区域组织展开互补和竞争,分析各组织间的互补关系及其缺失,同时指出其并非壁垒森严的竞争关系。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和太平洋联盟的演化为例,分析三种类型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在面对域内外挑战时所体现的拉美地区建设的固有风格,指出成员国利益和诉求的最终决定作用,即区域次区域组织关系背后的国别政策基础。由于拉美国家利益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差异性,拉美一体化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如何凝聚具有共同诉求的成员国直面当下最急迫的挑战,借助区域次区域平台解决经济衰退、对美关系和地区热点等诸多难题,其现实路径是采取协调和谋求共识的方式开展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一体化亦兴起新一轮发展浪潮,全球区域合作呈现活跃态势.近年来,拉美作为发展中国家最早实践一体化的地区,区域合作稳步前进.近年来,拉美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组织在政治、经贸、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加强对话与交流,区域合作呈现上升势头.拉美一体化正面临一个相对良性发展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4.
贺双荣 《拉丁美洲研究》2013,35(1):37-43,80
由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倡议成立的太平洋联盟自2011年4月开始组建后快速发展。太平洋联盟的建立和快速发展是本地区一体化分化和重组的结果,也表达了这些国家对巴西主导的南美一体化发展的不满,希望拉美一体化重回经济,特别是自由贸易的轨道,同时也有太平洋联盟国家自身战略及政治上的考量。此外,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太平洋联盟是目前拉美最具影响力和经济开放的一体化组织,随着合作的快速推进及新成员国的加入,其实力、地位还将进一步壮大和提升。太平洋联盟的成立将对南方共同市场、拉美和西半球一体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是全球较早推进区域能源一体化的地区,但目前进程却呈现高开低走、滞缓不前的特征。本文梳理了区域能源一体化的理论观点,回顾了拉美能源一体化的发展动力和三个具有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以电力一体化为例详述困境的表现和造成困境的具体原因。分析发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包括:地缘政治层面的现实矛盾和互信不足导致国家参与能源一体化的积极性不高;政府间主义合作模式赋予一体化较强的人治色彩,不能吸纳非国家行为体充分参与;能源保护主义使各国不愿为一体化做出足够的体制机制调整;社会群体出于社会公平、环保、土著人权益等理由反对电力互联工程;拉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面临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问题。笔者建议,目前推动拉美一体化的关键是培育复合型治理动力,吸引更多利益相关方、域内外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参与到一体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国家形象意识日益增强。相对于其他地区,拉美距离中国更遥远,文化更复杂,受西方价值理念影响更深,从而给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构建带来了特别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美国皮尤态度调查和"拉美晴雨表"公司有关拉美对华认知的连续调查进行比较性分析,发现中国在拉美的形象虽好于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远逊于在非洲的形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四点:中国对拉美的认知反过来影响了拉美对华认知;拉美的历史和文化形成过程导致拉美人对一切外来者采取怀疑和忧虑态度;在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中形成的拉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西方文化占主导的混合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由此成为中拉认知偏差的核心根源;西方媒体对拉美媒体的主导性影响和中国对外传播能力相对滞后,导致中国在拉美的形象构建尤其困难。作者认为,鉴于国家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亟须采取综合措施提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拉美国家加强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美拉关系在加强 ,美国帮助拉美恢复经济稳定 ,以促进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保持拉美政治稳定 ,以维持拉美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仍是影响美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是拉美外交政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选择。积极推动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 ,促进拉美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危机对南美洲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拉美把拓展亚洲市场看作是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国家形象意识日益增强。相对于其他地区,拉美距离中国更遥远,文化更复杂,受西方价值理念影响更深,从而给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构建带来了特别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美国皮尤态度调查和"拉美晴雨表"公司有关拉美对华认知的连续调查进行比较性分析,发现中国在拉美的形象虽好于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但远逊于在非洲的形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四点:中国对拉美的认知反过来影响了拉美对华认知;拉美的历史和文化形成过程导致拉美人对一切外来者采取怀疑和忧虑态度;在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中形成的拉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西方文化占主导的混合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由此成为中拉认知偏差的核心根源;西方媒体对拉美媒体的主导性影响和中国对外传播能力相对滞后,导致中国在拉美的形象构建尤其困难。作者认为,鉴于国家形象日益成为国家利益的构成要素,亟须采取综合措施提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以来,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10多个拉美国家的中左翼力量先后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拉美政局呈现出"左强右弱"的态势,同期拉美经济也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拉美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拉美主要执政左翼力量或选举失利乃至下野,或面临经济下滑和社会矛盾激化等困境。这既缘于全球和地区经济不振等现实原因,也与拉美左翼自身建设和处于对发展道路的探索阶段等因素密不可分,比如拉美左翼未能真正找到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资本主义体制限制了拉美左翼的变革,左翼政党自身党建薄弱且未能妥善应对民生诉求和民意变化等。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对拉美的战略调整对地区左右翼力量对比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当前拉美左翼执政困境判断拉美政党政治已由"左倾"向"右摆"为时尚早,但各国左翼亟待审时度势、整顿调整,才能重整旗鼓、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拉美左右翼力量对比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许多国家都把推进地区一体化作为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先目标。在拉美先后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组织。进入80年代,特别是英、阿马岛战争之后,拉美在加强本地区的团结合作,积极推行地区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拉美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存在些什么问题,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