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统一与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耿志民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承袭并发展了俾斯麦时期的社会保险基本原则与方式,即遵循公平与效率并重、自助与公助结合的原则,政府扮演立法者、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完...  相似文献   

2.
自建国以来,联邦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纳粹与二战历史"的叙述沿着"还原历史真相、直面历史罪责"的方向不断改进。20世纪50年代的教科书将战争罪责归结到希特勒身上,掩盖"犹太人大屠杀"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的教科书揭露和批判了"犹太人大屠杀",却无视德国民众的罪责。21世纪前10年的教科书揭露了国防军和德国民众的罪行,引导学生反思德意志民族背负的集体罪责。联邦德国的历史教科书受社会运动和思潮的推动而不断革新,帮助联邦德国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二战史观。  相似文献   

3.
关于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理论的综述丁智勇一、联邦德国阶层社会的主要标志依据德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德国社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8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封建社会可视作“等级社会”阶段;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处于“阶级社会”阶段;而德国阶...  相似文献   

4.
葛君 《德国研究》2011,(2):33-39,78
以1966年3月25日的"和平照会"为标志,联邦德国开始试图缓和与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同年12月大联合政府成立后,联邦德国进一步提出了"先天缺陷理论"并很快与罗马尼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它标志着基辛格-勃兰特政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放弃了"哈尔斯坦主义".然而,由于顾及自身的根本利益,联邦德国在恢复同波兰、捷克斯...  相似文献   

5.
朱耿华 《德国研究》2010,25(4):20-26
在纳粹统治时期,近600万犹太人死于德国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犹太人财产被德国法西斯掠夺一空。1952年9月10日,以色列和联邦德国达成了赔偿协议——《卢森堡条约》,条约规定:联邦德国向以色列支付34.5亿德国马克的集体赔偿,其中2/3以实物形式支付,其余1/3以外汇形式支付。联邦德国修改国内法律以满足犹太个人赔偿要求。在德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到1966年联邦德国对以色列的集体赔偿顺利支付完毕。获得赔偿后的以色列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综合国力有了质的提升。以色列之所以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袖珍超级大国",对联邦德国赔偿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联邦德国安全政策及其军队结构调整章敏联邦德国的安全政策长期以来一直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这与联邦德国战后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德国曾在历史上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结束后,德国实现了重新统一,特别是随着盟国军队和俄...  相似文献   

7.
陈强  殷之璇 《德国研究》2021,36(1):4-21
德国一直以其科技领域的成就著称,这得益于德国科技领域良好的管理和评价模式.本文总结归纳了德国科技领域的管理模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及项 目评估、人才评价、机构评审方面的主要原则、具体流程以及相关实践经验.与我国目前科技管理模式和"三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对比,从管理模式、科研资助、评价方式、人才激励等方面为我国科技领域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塑造公民文化--联邦德国的政治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  娄亚 《德国研究》2005,20(1):26-30
本文对联邦德国的政治文化变迁的过程做了回顾.从联邦德国建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公民对民主政治体制的认同感和忠诚感有了极大的提升,产生了对民主制的普遍支持.同时,德国人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了,实际的政治参与也增多了.本文对产生这一重大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肯定公民文化的塑造是联邦德国民主制度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根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晓德 《德国研究》2007,22(4):39-49
20世纪期间,源于美国的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国便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美国化"的第一次高潮,二战之后,美国大众文化在联邦德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美国化"成为很多竭力维护传统文化人士深感忧虑的现象.不过,德国人的基本文化认同并没有因为消费美国文化产品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德国研究》2014,(3):145-145
正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11月25日,是当时国内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联邦德国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所。1999年,欧盟研究所也在研究所内正式成立。研究所出版的专业季刊《德国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此外,研究所还出版参考资料半月刊《德国快讯》。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没有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消亡。作为平等的国际法律主体,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于1973年同时被联合国接纳,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在1990年两德统一之前,联邦德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国际法上的主体身份是一致的。1990年10月民主德国根据《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之后,联邦德国成为整个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惟一代表。对于德国的法律地位和柏林曾一度拥有的相对特殊的地位,关、英、法、苏四国的行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1,16(4):16-21
什么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德国)的"宪法冲突"①?简单地说就是德国宪法有关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规范"与德国政治实践相互矛盾,德国各阶层人士对政治制度现实普遍不满.这一冲突的来龙去脉如何,都有哪些化解冲突的方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世奎 《德国研究》2004,19(3):66-70
二战后,联邦德国以民主、联邦、社会和法治为四大支柱重建国家.其中以"实质法治国"为理念内核的法治国家建设居功甚伟.本文以德国基本权利制度作为着眼点,从基本权利的思想演变、法律意义、类型概括和界限拘束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德国基本权利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德国研究》2010,(2):F0003-F0003
<正>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1 1月25日,是当时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联邦德国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所。1999年欧盟研究所依托德国问题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出版的专业季刊《德国研究》自2008年起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此外,研究所还出版参考资料半月刊《德国快讯》。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月欧洲法院裁定 ,联邦德国有关禁止妇女使用武器直接参加军事作战的法律违背了欧洲联盟的男女平等的原则。此案是因一名德国妇女要求加入联邦军作战部队遭拒绝而引起的。欧洲法院的裁决使得德国的妇女状况 ,尤其是男女平等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德国妇女运动的发端从历史上看 ,“妇女的从属性在德国有古老的根源 ,并且受到风俗、宗教和法律的认可”。①妇女在婚前受制于她们父亲或兄长 ,婚后隶属于丈夫。在家庭中 ,她们没有自主的财产权 ,甚至对于子女也没有监护权 ;在社会生活中 ,她们不享有基本的民权。她们只是作为男人…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德国研究》2005,20(3):24-29
1989~1990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反对、阻止到被迫赞成的心理变化过程.究其原因:一、民主德国经济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二、联邦德国大力推进两德统一;三、西方大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对德国统一表示理解和支持;四、前苏联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对德国统一进程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17.
德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有关法律规定尹忠明德国对外国直接投资历来奉行自由政策,对外国投资者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措施。目前,德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外国投资法,但有些相关的法规,如1961年联邦德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法》,其中规定了为保证国际义务的履行,保持国内经...  相似文献   

18.
5月8日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日.作为这场战争祸首的德国,其历届国家和政府首脑例行的"5·8讲话"也因而成为世人关注的敏感话题.本文旨在以二战结束40周年时前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讲话为参照背景,对现任总统克勒于2005年发表的"5·8讲话"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赵恒 《德国研究》2003,18(2):66-70
本文探讨了二战后联邦德国对以色列的政策 ,论及德国对以色列的真诚道歉、认真赔偿及政治、经济、军事援助和支持 ,进而探讨了形成这种政策的原因。基本的看法是 :德国的态度是真诚的 ,赔偿和援助是得力的 ,以色列是满意的。通过对以色列的政策 ,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新德国  相似文献   

20.
刘胜湘  许超 《德国研究》2015,(2):17-33,140,141
德国在二战结束初期被战胜国分割占领,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安全机构。但随着冷战的开始,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并加入北约,并在1955年建立了德国联邦国防委员会,1969年更名为联邦安全委员会。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到现任总理默克尔,德国联邦安全委员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与变革。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在维护其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德国统一后的各届政府一直在探求建立强而有力的国家安全委员会。默克尔在2008年积极推动建立德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尝试很具代表性。虽然默克尔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也表明德国建立一个显示大国标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呼声日益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