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王廷江     
论王廷江○朱兰芝“山东有个王廷江。”江泽民总书记及时发现了这个典型,赞扬了这个典型,支持了这个典型。他深情地对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同志说:“老赵啊,王廷江这个典型你要保护好、宣传好!”赵志浩同志也著文说:“宣传王廷江的事迹,很有意义。王廷江是个好典...  相似文献   

2.
张兵 《湘潮》2014,(9):38-40
1963年10月21日,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带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亲笔信,以私人身份访华。事前,他曾同我驻瑞士大使说:“此行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戴高乐。”两天后,周恩来会见了这位“特使”。  相似文献   

3.
1975年春的一天,香港一栋别墅里。一位妇人在病榻上喃喃地说:“宝藏,宝藏……”同时将一份遗嘱和一串钥匙递给床边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吃力地说:“答应我,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东西。”直到小伙子使劲儿地点头,妇人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床前的年轻小伙儿,名叫赵泰来,去世的是他的大姨妈郑月娥。30多年过去后,已经取得英国国籍的赵泰来,成为收藏界鼎鼎大名的“捐宝痴人”。从1991年起,他先后向中国捐赠文物6万多件,总价值超过8亿元人民币,两次获得“世界杰出华人奖”。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言谈”播出盂县记者程 瑜被刀砍致残的案件后,引起全社会对程瑜的关注。时隔数月,今年3月初,程瑜拍的新闻照片,又开始在《今日信息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工人报》等媒体上与广大读者见面──程瑜病好了。 在盂县县政府招待所,年仅29岁的程瑜情感充实地表示,十分感谢新闻界朋友及社会对他的关心和同情。他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到,新闻舆论监督要加强,我把受伤看成是正常现象。’前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检察日报社、中国记协、山西日报社的同志来看望采访他。盂县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6.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了。人们看到,台湾驻美“大使”狼狈地回到了台湾,中国政府派出具有远见卓识、超人智慧的大使柴泽民进驻美国。柴泽民,这个从黄河边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历尽千难万险的山西人民的儿子,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任,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地走上了首届驻美大使的岗位。为发展中美关系,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柴泽民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最近,我们专程赴京采访了这位山西籍外交风云人物。柴老已85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  相似文献   

7.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重读《李有才板运》、《老杨同志》等作品时,我就想起了赵树理伯伯。他那慈父般的笑容,明亮的眼睛,高大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又回到北京城里他那座小院,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一)1949年在北京育才学校读书时,我认识了赵树理的女儿──赵广建。一天,我问广建:“你爸爸也是白白的,胖胖的,矮矮个儿,那么好逗乐吧!”广建听了笑着说;“你可真会推想。星期天,我带你去看看我爸爸。”.学校就在先农坛里。赵树理问志当时正在先农坛北边一家工厂体验生活。一个星期天,我跟广建到工厂去了。哟!原来他是个黑黑的、瘦瘦…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3,(7):50-5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总是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和普通群众亲密相处的动人故事。1983年2月11日,小平同志来到杭州灵隐寺,不少游客认出了他,人群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平同志向人们挥手致意,还不时地握握游客的手。当他看见一位小女孩在大人的怀抱中拍着可爱的小手欢迎他时,就笑着用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说:“这娃娃长得好胖啊!叫什么名字?”从南京来杭探亲的孩子父母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地教孩子快叫“邓爷爷好”。  相似文献   

10.
左右为难     
我正在办公室赶材料,有两个中年妇女进来找赵局长。这段时间,市里正开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活动,我忙热情问她们有什么事儿。年龄大点的妇女说:“我们是赵局长的老乡,找他有点私事儿。”我忙领她们去了三楼赵局长的办公室。我敲开门,  相似文献   

11.
1941年夏。   杨家岭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阵阵微风吹过,露出一排镶嵌在黄土山坡上的土窑洞。窑洞内,毛主席正伏案疾书,警卫员领着一个年轻小伙子踏进来:“主席,边区保卫处的小吴同志来了!”警卫员报告完走出去了。   毛主席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啊,请坐!”他放下笔,向前走了几步,握着小吴的手又说:“你就是小吴吗?是你非要拘留那位骂了毛泽东的老乡吗 ?”   小吴眨动着一双天真烂漫的眼睛说:“是,我就是边区保卫处的小吴。”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说:“那好,请坐,坐下来咱们好好谈谈,可以吗?”   小吴在毛主…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真快。郑林同志逝世已是10多年了。山西的同志们在筹备出版《郑林风范》以示怀念,并且要我写一点文字作为对他的缅怀。郑林和我在山西共同有过近30年的战斗历程。他是我的战友、同志、朋友和兄长。我确实应该写点东西表示对他的哀思。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没有给他送行,只是在他去世后,我在回太原的机会,到双塔寺烈士陵园骨灰堂去看望了他和卫恒、武光汤等先我而去了的同志们。这个烈士陵园是他生前负责监督修成的。我在他和别的同志的像前三鞠躬后,感到十分凄凉。我默默地流泪,低声地说:同志们,安息,巴!我永远不会忘j已…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九年四月上旬,刘少奇同志到天津(属华北局管辖)巡视工作,行前向我“报到”。我说:你是中央领导同全心,该上哪就上哪,何必特意来告诉我。少奇同志严肃地说,按照组织原则,应该这样做。并嘱咐我:“我在天津的活动,均请天津市委报告你,由你转报毛主席。”中旬,我把少奇同志听取关于天津解放后城乡关系、劳资关系、内外贸易情况汇报后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其中有一段话:“资本、王义的剥削是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是有功劳的。在今天资本主义剥削是合法的,剥削越多越好。……”这是少奇同志针对一部…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百年诞辰纪念日。我们大庆石油职工特别怀念周总理。他老人家曾经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先后三次到大庆油田视察工作。1962年,周总理首次来大庆视察。在北二注水站,他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抢修水泵,便抢步过去同他们亲切握手,一个工人手上沾满了油污,想往身上擦,并不好意思地说:“我的手上有油。”总理却一把握住那双油手,和蔼地说:“没关系,我也当过工人。”接着又详细地观看了贴在墙上的各种岗位责任制度,称赞道:“好,你们这样做很好。”总理走出泵房,见前面有个地客手,关切地问:“这里住人…  相似文献   

15.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6.
2000年 9月 2日,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小区物业办刘主任和几十名群众,一拥而上,将正在小区调查走访的中山门派出所教导员冯志强围了个水泄不通。刘主任一开口就急切地说:“老冯啊,可不能把长生调走,群众离不开他。”“长生是一个好民警,我们舍不得让他走”,有人接上说。冯教导员笑着说:“把长生调走 ?调哪儿去 ?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时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大娘拨开人群,颤巍巍地走到冯教导员面前:“你还骗我们,刚才和长生一起来的那位同志讲的,我亲耳听到的。”   “大娘,那是他们开玩笑的话。”弄明原委,在慢慢散去的人群中,…  相似文献   

17.
张兵 《党史博览》2009,(7):43-45
2007年岁末,我去北京市报房胡同采访柯华大使,并送去我参与主编的《见证奥林匹克》一书给他。该书中的一篇《乒乓使者到几内亚》,就是他提供的。我开玩笑说道:“柯校长还记得我吗?”他笑答:“名字记得,模样记不清了。你要知道,我刚刚过了92岁生日。”我打量着他笔挺的腰板儿、稳健的步态,听着他从容的叙说,觉得与35年前同在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时无大差异,竟一时不敢相信他是年近百岁的老者!  相似文献   

18.
阿庚 《党史博采》2011,(9):57-60
1995年,我们编辑并由梁斌同志作序的《〈红旗谱〉——话剧民族化探索》一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同年夏秋之交我匆匆赴津给梁老送书。在天津总医院高干病房内梁老翻着书页、看着一幅幅剧照不无感慨地说:“多好的一台戏呀,可惜编剧、导演和几位演员都不在世了……”声调里带有几分凄婉。我赶紧调转话头说:“您的《序》写的多好呀。您不仅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戏剧家呀!”梁老笑了,他说:“这倒是,我的文学生涯实际是从戏剧起步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一生,总有值得回首的最美好的时刻。1954年4月15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这天,我正在司令部值班,突然,接到李参谋长的电话,叫我立即赶到他那里。我一进门,就见五连长也在那里,参谋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然后高兴地说:“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位同志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任务呀?”我说:“是随首长外出吧?”李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说:“嗯,但这只猜中了一半”。我们急不可持的望着参谋长。参谋长收起了笑容,神态严肃地说:“周总理要去日内瓦出席五国外长会议,派你们二位同志随卫。”听到随卫…  相似文献   

20.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