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嵌入到资源分配的各个领域,对整个制度系统有着广泛影响。从本体与嵌入两种不同视角分析,可以把户籍改革区分为本体的改革和作为嵌入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本体的改革容易引起被嵌入制度相关功能的缺失,这就要求制度改革者实施被嵌入制度的补全措施;作为嵌入制度的改革只能是消除户籍因素为其带来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全部矛盾,这就要求兼顾完善其本身的派生制度。  相似文献   

2.
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壁垒,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襄阳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国家现行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改革的主要经验、做法、教训以及完善措施,对各地推进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喜梅 《人民论坛》2013,(10):35-37
城镇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现行户籍制度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点,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应把握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系,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成本及地方政府动力不足的制度原因,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政策调适,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制度联动创新.  相似文献   

4.
开阔视野     
《当代广西》2008,(9):60-60
我国官员选任制度改革加快;美国汽车从省油到不用油;走路姿势影响大脑健康;户籍制度应回归原始功能;节日还剩多少文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有些地方陆续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改革正处于试验阶段,户籍制度改革面临难题。其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在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它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有些地方陆续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正处于试验阶段,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着难点。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在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之趋势。但是,户籍改革多年来进展不大,甚至有反复,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所致。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非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平阳县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温州市“三分三改”户籍制度改革先试先行地区,对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剥离各项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利益关系,实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要实行农民合法权益固化,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同城同待遇”.  相似文献   

9.
渝府发〔2012〕1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我市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自2010年8月全面启动以来,坚持以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为突破口,相继纳入市委"十大民生工程"、"共富十二条"予以重点推进。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转户居民合法权益落实到位,以  相似文献   

10.
渝办发[2011]9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0年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转户整体态势良好。为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有关规定,确保2011年第一阶段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放宽本市籍返乡农民工转户条件本市籍返乡农民工回渝后在主城区或远郊区县(自治县)城务工经商,申请农转城的,其市内外务工经商年限叠加计算,凭市内外工商营业执照或劳动合同、务工单位证明等材料,向入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  相似文献   

11.
张锋 《群众》2013,(5):23-24
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民依法自由迁徙,改革的关键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个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剥离附在户籍上的行政功能和福利分配功能,建立法治化、科学化的人口管理系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分析对于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解决发展生产力与僵化的户口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这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设想对于探讨市场经济下的户籍制度,户籍管理职能的划分,建立政策调节与法律约束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机制等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文章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为视角,对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解读,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城市承载力问题、劳动力梯度转移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户籍制度是其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对西周、春秋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的基础。商鞅进行了两次户籍制度改革;第一次是公元前359年。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什伍连坐制度;改革立户办法,强迫居民建立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改革户籍世袭制,实行按垦田和军功升降户籍的办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行农战政策。第二次是公元前350年。重点是进一步改革立户制度、变革社会风俗和改革宗法制。同时,也涉及到行政区划改革等问题。文章对商鞅这两次户籍改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价值取向规定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方向和价值认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城镇化本身以及改革内生性四个层面的分析 ,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不应该是城镇化 ,而应该重新界定为人口迁徙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近郊农村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市民化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是统一城乡居民身份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民流动进城落户是主要实现途径之一。然而调查表明,由于城镇近郊农村独特的地缘特征,以农民主体流动进城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困境。依托现有城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的实现路径。对于近郊农民来说,应依托临近城镇帮扶,采取就地转化与主体流动并重的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户籍制度运行多年,已根深蒂固;实行全国统一户籍制度,条件尚未成熟;附着于户籍制度的福利过多,改革难度太大。应当从取消“农业与非农业”二元户籍制度入手,由中小城市改革试点逐步向大城市乃至全国过渡,进行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对现行户籍制度作出必要的改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改革的渐进模式下,明确受益者的需求是推动改革顺利发展的必要基础之一。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实证调查,探析了青年农民工对户籍制度改革的主导需求,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为下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破除各种壁垒,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全面稳步推进,真正落实户籍公平也就成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但就户籍制度改革而言,  相似文献   

20.
基层实践     
重庆市发改委改革试点处处长陈继红:户籍制度改革,应该是一项综合配套的全面改革。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就户籍改户籍,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步推进一系列相关配套改革,关键是改革户籍背后的权益和待遇。嘉兴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施卫华:目前居民养老保险、就业服务等政策都与户籍挂钩,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