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电子证据取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取证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7,(4)
非法证据排除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机制,已经获得普遍地确立和适用,但对于如何建立该规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非法证据的排除应根据我国的犯罪形势、法制状况、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确定非法证据可采性的判断标准。既要保证控制犯罪,又要保证保障人权,掌握好实体真实与程序真实之间的"度"。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从根本上遏制我国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非法取证,进一步加强人权保障,实现司法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成本与效益视角对之进行考察 ,认为这一证据规则的成本主要在于立法、司法及一定程度实质正义的丧失 ,而它的效益体现在维护法律的权威、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保障人权以及具有的社会教育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认为我国应确立非法刑诉证据排除规则 ,并对如何确立我国的非法刑诉证据排除规则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合同的广泛应用,电子合同拟定过程中的新型特点与传统意义上合同成立的法律要求相抵触,对现行法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下讨论的电子合同从通过EDI方式拟定的合同的效力认定角度来探讨其对现行法律提出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的措施和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5.
周标龙 《世纪桥》2007,(7):67-68
我国传统的诉讼观念强调查明诉讼案件事实真相以实现实体正义,这种诉讼观念对于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和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阻碍作用。同时,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阻碍排除规则实施的因素,包括法院缺乏独立性、中立性和权威性、追求真实发现的再审制度等。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诉讼观念上和法律制度上的障碍,由此决定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印证的规定构成了刑事证据印证规则的正式法律渊源,非正式法律渊源包括司法实践经验、学者学说以及追求公平正义、客观真相的理念等.从诉讼阶段和运用主体来看,刑事证据印证规则适用于审判阶段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推理过程;从证据类型来看,刑事证据印证规则既适用于间接证据,也适用于直接证据.适用刑...  相似文献   

7.
自获得独立证据地位以来,电子数据的适用困难始终未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解决。运用逻辑规则对《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立法进行分析,发现立法者将电子数据纳入法定证据种类时,忽视了电子数据与已有的七种传统证据外延存在冲突的问题,而这正是导致电子数据适用困难的原因。通过运用逻辑学中的划分规则,对电子数据概念的外延做进一步研究,明确电子数据划分后的不同形式与传统七种证据的关系,并基于此种关系变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6条的表述,最终从立法的层面解决电子数据适用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重点将这些规则适用于言词证据的排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刑事诉讼案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应用是实现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非法证据为切入点,结合实践,浅析检察工作中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完善相关法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引导侦查工作、完善相关考核指标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我国各级法院有关专家法律意见书的1418件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域外制度最新理论观点的比较法研究,基于民法"委托—代理"理论,可将专家法律意见书定性为广义的当事人陈述。专家法律意见书的裁量采纳机制,本质上是人民法院对于专家法律意见书作为广义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类型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进行裁量判断并予以认证的过程。构建专家法律意见书裁量采纳机制,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对于我国逐步由参与到主导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规则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非法证据排除都是我国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司法实践中由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导致的一系列冤假错案也吸引着公众的媒体的目光。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在立法上确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刑事司法发展过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为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促进刑事司法文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正确地收集、运用和判断证据,对惩治犯罪,保障人权,从而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证明标准,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立法。一、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想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西方国家的证据立法早已据有一席之地。而在我国长期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中存在着“轻程序重实体的”观念,为追求实体的公正而忽视程序的公正。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严格意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当然也…  相似文献   

12.
口供无论在何种刑事诉讼和证据制度下都是对证明案件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证据形式,又以其获取的方式极易损害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而倍受关注。在保障人权成为时代潮流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口供的法律地位对每一种诉讼制度都是严峻考量。  相似文献   

13.
李康 《理论建设》2010,(4):76-77
<正>一、民事证据时限制度的引入《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53条和第179条等的规定说明我国法律采取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当事人不仅可以在第一审中的法庭辩论终结前的任何阶段向法院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第125条);即使诉讼进入了第二审程序,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供新的证据(第153条);甚至在判决生效  相似文献   

14.
监听作为一种主动型的秘密侦查措施,目前已被公安机关普遍采用,并且对侦破毒品犯罪案件产生了特殊的效果。但由于我国法律对监听这一秘密侦查措施缺乏程序法上的认可,从而使所取得的信息材料无法在法庭审理中予以公开质证、认证,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要实现毒品犯罪案件中监听证据的合法化,使监听所获得的材料能够享有合法的证据地位,成为认定毒品犯罪事实的证据,关键是要建立我国完备的监听法律制度,并在刑事诉讼法中予以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纪检监察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挑战,成都市纪委、监察局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运用案件调查中掌握的有利证据,支持受害单位通过司法审理渠道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缺陷,诸如证据交换规则的合法性存在质疑、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粗疏笼统、证据交换的证据材料范围几无规定、证据交换的惩戒规则缺失等,阐述了证据交换制度的价值功能,对我国如何完善民事证据交换制度提出了构想,即科学界定证据交换的条件、扩大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科学界定证据交换的证据材料范围;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完善证据交换的惩戒规则;科学确定证据交换的主持主体,建立证据交换的操作规则;改善证据交换的外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进行法律修养的逻辑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大学生的证据意识、程序观念,厘清其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差异;二是树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三是探寻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思想道德基础,以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进行法律修养的逻辑路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大学生的证据意识、程序观念,厘清其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的差异;二是树立法律信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三是探寻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思想道德基础,以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律规定 :一切证据均需查证属实后 ,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技术知识、技能、工艺以及各种科学仪器、设备等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或判断后所提供的结论性意见。从实质意义上说 ,鉴定结论同证人证言一样 ,同属于言词证据。由于言词证据的可靠性易受到诸多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 ,因此 ,为了确认鉴定结论的可信度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诉讼双方对其所作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证。这即能够保障诉讼双方充分行使其诉讼权利 ,又能保障法官在正当程序的基础上对其鉴定结论加以采信的决心。同时又是实现…  相似文献   

20.
对于悬赏取证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当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悬赏取证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可却是不合理的,对于此种证据,应当视为瑕疵证据并且在立法上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