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依据宪法有关精神制定的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国的民族自治模式与"功能自治"、"民族领土自治"等模式不同,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模式。从宪政理论的视角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拓展了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问题实际情况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推进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总结回顾广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实践,得出的经验启示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由于主客观原因,新疆被迫"自立",从此走上"地方自治"的探索道路。其间经历了专制的"自治"、借鉴的"民主自治"、联合省政府等阶段。这种从自发到自觉的地方政权治理模式与"地方自治"理论中的各要素具有高度近似性,最终基本达到"本省人治理本省"的高级形态,为新中国建立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熟悉社会",其核心构成都包含了"熟悉"这一因素。"熟悉因素"的运用在传统社会主要体现在乡规民约与地方性共识以及乡里调解、宗族调解与邻里调解之中,在现代社会主要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和早期的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现代法治建设之中。我国应该主动发现并识别"熟悉因素",并将之有意识地运用到现代社会治理过程中,以满足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坚持统一战线"、构建统一战线制度体系是党的百年奋斗一项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中,统一战线制度建设在不断的逻辑整合与修正中实现逻辑自洽,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同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以统一战线为底色的中国模式的成熟定型,并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  相似文献   

6.
"专项治黑"具有权威性、阶段性、社会动员性的特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专项治黑"可以增强政治合法性、契合行政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弥补常规治理失灵,三者构成"专项治黑"的行动逻辑。囿于治理资源不充足、治理工具单一等特征,"专项治黑"成为现阶段的理性与必然选择。"专项治黑"具有行政成本高昂、治理内卷化、不利于常态机制形成、实施过程不够规范等弊端,这与实现常态治理的治理现代化目标存在抵牾。"专项治黑"的行动模式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应朝着常态治理的方向进行转变。其现代化转型应以强化法理型政治权威为核心,增强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能力为基础,建立"一主多元"的协作共治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仍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政治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党和国家政权是维持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力量之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和成功实践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运动型治理以一种灵活高效的治理方式,打破科层制的常规运作模式,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通常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运动型治理的发生动因和持续演进有着合理的逻辑因素,即政绩合法性的逻辑、执政党政治的逻辑和地方自主性的逻辑。随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运动型治理方式面临制度性冲突和组织间冲突,导致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资源在政治体系内部消耗过甚,原本具有灵活精确的治理模式变得成本巨大,难以维持。以制度为框架,增强运动型治理方式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耦合性,反思运动型治理的历史脉络、演进形态、制度基础和治理逻辑,有助于深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的理论认识和经验总结,超越国家治理的固有范式。  相似文献   

9.
万斌和陈柳裕的著作《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西方法理学。在该著作中,作者提出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回答了西方法理学中法律的"规律"、"意志"和"功能"等问题,并且对20世纪西方法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总之,该著作将西方法理思想在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下予以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西方法理思想演进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0.
"千百十个"思维模式,即"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管理—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大纲的方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民族治理的基本宪政制度。但这一制度确立的原因显然并非单纯的模仿前苏联政策那么简单。本文回溯了当时的政治语境,旨在表明这一政治决断的做出既是基于当时边疆特殊的历史政治形势所致,更重要的是基于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国历史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斗争的革命发展状况的一种现实判断。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基层治理单元作为国家—社会相互作用的联结场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起点与基石。治理单元创生设置、转换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社会治理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单元先后历经全能型单位式单元、辖区型街居式单元、双属性社区式单元、次社区式单元等不同阶段。依托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城市基层治理单元变迁的转向具有"结构"与"历史"的双重逻辑,其在与宏大制度环境、政治变量序列、治理观念等动因的互构中,存续路径依赖的惯性,并在"关键节点"上产生制度断裂以实现基层治理单元的创生。因此,全程把握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单元变迁的历史脉络、剖析单元衍生转换的逻辑动因,对于合理设置治理单元、探索多元化单元形式,继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政治制度之一。在建国初期,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这一制度作了重要发挥,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求"解",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课题。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代抉择,是把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制度与法律、民主与集中、自然权利与国家权利因素有机结合,成功开拓出一条被实践证实、广泛为世界关注的经验之路。这是一则浩大的社会"方程",惟国家性质、历史背景、政策导向、及至厚重的文化根植推定这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运用历史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继承性、现实合理性和实践科学性进行深入探讨和梳理,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坚定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转变蕴含着理论与过程双重逻辑。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直接关乎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而兼顾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政府职能转变,天然地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口。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遵循着"国家职能—政府职能—政府职责—职责体系"的过程逻辑。这两种逻辑在改革内容和发展脉络上具有内在关联,并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场域中。基于此,下一步改革应当聚焦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把握三项原则:一是要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动态均衡中调整职能边界;二是要将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工具的应用创新有机统一起来;三是要打破自发形成的职责结构模式,推动职责体系重塑。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革国有资本治理体制作为主要切入点的国企改革当被放置在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时代当中,其中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被重新定位和充分理解。国企改革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律调整、是国有企业公共性与营利性的平衡协调,其法律逻辑应当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制度化和具体规则化。经济法对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大体可以由企业与公司、宏观调控、市场规制和经济体制四个层次的法律制度构成,而从国有资本管理走向国有资本治理是国有企业未来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检视中国3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为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表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色彩,改革的演进逻辑是党和政府(政治领导人)在历史情境和中观制度框架约束下展开的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过程,这种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的核心是"团结多数",争取最广范围和最大限度的政治支持,以实现"稳中求进",其逻辑结果就是渐进式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选择性支配构成了乡镇治理的内生逻辑,导致了乡镇"选择式"治理的问题。后者使得乡镇运行偏离了"制度文本"的轨道,生成了乡镇运行的"后台文本",即"中心工作"机制。它通过选择设置治理议程、重构组织结构、再造行政程式,选择治理策略等方式,完成"选择式"治理的目标。合法性基础的运用、制度要素的建构和精英控制,构成"中心工作"机制的支撑结构。"中心工作"机制契合乡镇运行的逻辑,塑造着乡镇运行的面向。整合乡镇运行研究领域内的既有概念和通则,可以从理论研究的"范式"层面解读乡镇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与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核心是"价值的同一",其背后的共同基础是利益。利益与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具有历史的暂时的合理性的社会中统一于"资本"的强大的逻辑中,形成了虚幻的多元、片面的同一,而这构成了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与意识形态认同的不可消弭的背景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