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不再兼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一书记,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接任,杨得志同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相似文献   

2.
石海 《新湘评论》2011,(1):55-57
杨得志,湖南醴陵(今株洲县)人,1911年1月3日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济南、武汉、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央军委高度评价他为"一代忠勇之将"。  相似文献   

3.
石海 《学习导报》2011,(1):55-57
杨得志,湖南醴陵(今株洲县)人,1911年1月3日出生于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济南、武汉、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央军委高度评价他为"一代忠勇之将"。  相似文献   

4.
杨得志与朱德,一个是湖南人,开国上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1928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朱德的率领下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  相似文献   

5.
198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不再兼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第一书记,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接任,杨得志同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杨得志1911年1月出生于湖南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在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当工人。1928年1月,他参加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走上井冈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排长、连长、团长,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曾获三等红星奖章。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中,他从一个手持梭标的战士,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亲历了我军…  相似文献   

6.
杨得志(1911—1994),湖南省醴陵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7.
1944年年初,我在冀鲁豫四分区任司令员。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我奉命随杨得志同志带领部队奔赴陕甘宁边区,组建了教导一旅,由杨得志同志任旅长,我任副旅长。 6月初,我由教一旅驻地清泉沟到延安联防军司令部去办事,听说朱老总在中央军委,就把我久久渴望见到朱老总的想法告诉  相似文献   

8.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9.
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令第十兵团3个军南下进军福建。自8月至10月,第十兵团解放了福建大陆及平潭、厦门等岛屿。近年来,一些史著在叙述第十兵团进军福建时,对有关史实的说法存在某些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商榷。 (一)关于进军福建是否提早了一年的问题 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下达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其中要求第三野战军迅速准备进军福建。《第三野战军征战记》、《第三野战军·名将谱·雄师录·征战记》、《国共隔海对峙录》、《陈粟铁军横扫千里》、《八千壮士战死金门纪实》等史著在论及此事时,都提到中央军委作出进军福建的决定,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那么,党中央、中央军委是否曾有过一个在1950年5月进军福建的计划呢?  相似文献   

10.
孙辉  杨青春 《学习月刊》2011,(22):61-61
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于2011年4月18日由中央军委印发全军部队执行。这是中央军委对未来10年我军人才建设和发展做出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队人才建设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规划纲要》,首先应考虑到的依然是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未来的10年将是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晖 《党史博览》2023,(2):4-12
<正>在抗美援朝战争和之前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分别提到过“三杨”和“二杨”,对他们是充满褒奖、寄予厚望、给予肯定的。“三杨”是指当时分别担任3个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杨勇、杨成武,“二杨”则是指战争年代负责人民军队军需物资与后勤保障的两位大管家杨立三和杨至成。  相似文献   

12.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 参谋长杨得志同志担任过 志愿军司令员,指挥过对 越自卫反击战,具体执行 军委邓主席百万裁军计 划,为新中国的诞生和人 民军队建设作出过巨大贡 献。杨得志同志与徐向前 元帅一样,也是红安的女 婿,他的夫人石兰同志是 我县八里湾人。20多年前, 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 得志同志,曾视察过红安 的民兵工作,我们有幸陪 同,由于史料未见记载,而当事人 大都不在人世,我们作为幸存者,有 必要把这段史料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3.
从挑煤工到红军团长 1911年1月13日,杨得志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市)的一户贫苦铁匠家庭。由于生活困难,他只读过几天《三字经》《百家姓》后就开始跟随父亲学打铁谋生。11岁时母亲去世,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到地主家放牛为生。14岁那年,随哥哥到江西安源煤矿做挑煤工,但累死累活忙了大半年,  相似文献   

14.
<正>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中央军委日前印发《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这部《条例》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推进军队各级纪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10)
正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杨得志战功卓著,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一代名将。杨得志始终心系百姓。他常说:"老百姓有困难不找我们找谁?找到我们,我们不办谁办?"当年长征的时候,杨得志带领的红一团是红军长征先遣团,蒋介石妄图借助大渡河的天险把红军拦住。"十七勇士"粉碎了敌人的美梦,第一团为红军长征扫清了道路,被毛泽东称赞为"开路先锋"。1983年6月13日,当年帮助渡河的两位老船工韦崇德和龚万才从四川专门赶来北京找杨得志反映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1日,《求是》杂志今年第7期发表温家宝总理重要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0月26日晚,在电视里惊悉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杨得志同志与世长辞的噩耗,心情万分悲痛.我赶紧从影集中找出那帧与杨得志的合影照片,久久地凝视着他那亲切而又慈祥的面容,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9.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关向应同志1930年曾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史实,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笔者1985年承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的组织演变情况》专题撰写任务时,对此开始进行调查考证,逐步将其1930年的任职理出眉目.1986年《军史资料》第一、二期连载此专题,第一次将关向应1930年3月至8月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予以披露.时过8年,近期翻阅此后出版发表的关向应有关传记、辞条,包括权威性较高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革命烈士传》、《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国共产党历史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