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2006年入夏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有关部门及时下拨专项资金,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有效地解决了灾民生产生活困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民的关心和帮助。但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少数地方在救灾款物的管理与使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难以确保救灾款物及时分发到灾民手中,还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滋生腐败现象。一是救灾募捐纪律不严。一些单位私自在社会上开展救灾募捐活动,甚至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所得救灾款物,没有及时上交,有的被挪作他用,有的被存入单位的小金库,有的甚至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二是救灾款物发放不规范。尽管多数地方都制订了详细的方案,按照受灾情况,由民政部门及时将救灾款物发放到每户灾民手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126条规定的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罪,从文字表达的意思看,对违反财经管理制度将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挪用的,既可理解为归国家或集体单位使用,也可理解为归个人使用。也就是说,擅自挪用上述五种特定款物,无论是归公使用还是归个人使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都构成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罪。但从目前来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3.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且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笔者认为,扣押的款物作为证据使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从内容方面看,作为证据使用的扣押款物,必须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款物,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从证明关系看,作为证据使用的扣押款物,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和认定案情的手段,三 是从形式方面看,作为证据使用的扣押款物,必须符合法定证据形式,即为物证、书证或视听资料,都是实物证据;四是从程序方面看,作为证据使用的扣押款物,必须是经查证属实的。因此,扣押款物作为证据使用,必须具有唯一性和不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涉案款物保全措施主要就是扣押。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解释和相关部门的法律规定存在模糊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侦查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一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存在实际的困难和障碍,本文旨在对刑事诉讼涉案款物的保全措施相关制度规定的空白和误区进行讨论,并对刑事诉讼涉案款物保全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地方在对农村扶贫和救灾资金审计检查中发现,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是:在发放过程中,多数村不经村民代表讨论,由少数村干部说了算;一些村随意提高或降低扶贫、救灾款物发放标准,擅自改变扶贫、救灾对象;个别村干部在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中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优先照顾自己的亲朋好友。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扶贫、救灾款物发放程序不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通过检查发现,由于上级有关部门疏于监督检查,加之多数村民对扶贫、救灾款物数量、款数、发放范围、发放标准、发放程序等情况不了解,…  相似文献   

6.
向灾困群众发放扶贫救灾款物,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未能及时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申请拨付监管机制,导致这些救命的款物未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困群众手中。从近年来查处这方面的案件来看,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漏洞:一是地方工作不认真,对灾情和贫困程度统计不准。一些地方在统计灾困情况时不深入,在选取抽样对象时过于随意,甚至还有些贫困地区在申请款物时套用往年的数字。这样得来的数字自然难以真实、全面反映灾困状况,致使一些返贫户未能及时得到救济,而一些脱贫户却仍享受补助待遇。二是地方部门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着手制订《募捐法》最近,民政部的有关人士表示,民政部门将对募捐活动严加规范,并已着手制订《募捐法》。为了保证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能够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对于捐赠物资、钱款的发放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程序。所有捐赠款物均实行逐级下拨,由各级民政部门、慈善会和红十字会出具收据。受益人在接收捐赠款物后,须履行签字手续。发放结果一律发榜公布,由地方民政部门、慈善会和红十  相似文献   

8.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为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安全有效使用,切实加强资金物资的监管,甘肃省纪委、监察厅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手段,组织人员研发了救灾款物电子监管系统,借助现代化手段,对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控。  相似文献   

9.
唐澎涛 《中国监察》2008,(12):23-23
5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驻民政部纪检组、监察局派人参加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到四川实地检查中央下拨救灾款和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检查内容包括: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登记、拨付和管理情况,检查接收手续是否完备、账目是否清楚、拨付是否规范、内部监督制度是否健全;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发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由原刑法第126条修改而来,修改后的刑法将其归入侵犯财产罪中.刑法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对于保护公共财产,保证这些特定款物的正确合理使用,防止有关人员挪用挥霍这些款物,完善其刑事责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侦查权按《刑诉法》规定归属于公安机关,从立法角度和司法实践上看,其明显有不科学之处,检察机关应当成为该罪的侦查主体。一、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特点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专款专用的财经制度;2、犯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将自己经管的上述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不经合法批准,擅自调拨、使用于其…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126条规定:“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构成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罪,最高法定刑是有期徒刑7年,1988年颁行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3条第2款规定:“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并应从重处罚,最高法定刑是有期徒刑15年。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对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的行为,究竟适用哪个条文呢?有的同志感到没把握;有的同志则认为,《补充规定》的这一款规定取销了刑法第126条,以后对挪用救灾、救济款物的行为,一律适用《补充规定》,对此观点,笔者持否定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08,(12):56-57
中央纪委监察部于2008年5月29日颁布了《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此《规定》对11类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提出了纪律要求和惩戒措施。中央纪委监察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检查。本期刊发《规定》全文,供大家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4.
①最高检出台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分别对扣押、冻结款物的原则、程序、保管、处理和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着力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一是在应对各种挑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扩大内需等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保证了政令畅通。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和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6.
桂霞 《中国审判》2014,(5):95-95
为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人民法院通过送法下乡、巡回审判、结对帮扶等形式,深入开展“送法服务到万家”活动。  相似文献   

17.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0,(19):7-7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施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首部全面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法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于2010年9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了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主体对象是灾民,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专款(物)专用,无偿使用,并首次在国家法律中规定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王立华 《内蒙古检察》2007,(2):40-42,57
检察机关作为执法部门,扣押款物的管理是办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应当予以追缴或者退赔……”实践中,被扣押的款物在相当多的情形下并不完全为违法所得,由于诸多因素,检察机关普遍存在轻视“违法所得”处置的倾向.使得处置违法所得(包括追缴和最终处理)出现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在法律上,“非违法所得部分扣押款物”的归属不仅缺乏界定的标准,而且相关处置程序以及其执行机关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笔者在基层参加救灾、救济专项资金综合治理工作中发现,部分乡村的救灾款物发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有的救灾、救济资金不分,搞平均发放;有的救灾款物不设专账,不留发放记录;还有的将救灾款物白条下账,仅存发放名单,而无领取人的签字盖章,等等。这种不规范的发放方法,造成了灾民领取救灾款物后,发放单位没有收到任何有效凭证,清理审计和监督检查时,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的困难,不但给有些不法分子贪污、挪用救灾款物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容易引发群众的不满,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笔者认为,发放救灾款物应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0.
法政新知     
最高检出新规严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合法财产为规范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出台了《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规定》共分6章39条,分别对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