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指所有村级重大事务以及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都要根据"四议"、"两公开"的民主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是在总结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既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整体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河南农村基层民主的现状,针对当前河南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措施以有效推进河南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关系现状的分析,认为党的十六大以后农村地方治理的走势是重视村民自治,强调“还政于民”,坚持发扬基层民主,严格依法行政,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晓燕 《理论前沿》2001,(15):32-33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村民自治及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 ,文章认为 ,村民自治直接推动和促进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 ,是扩大基层民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同时 ,村民自治也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必须转变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以增量民主和改革理论为视角,指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乡镇自治,并且深入分析了乡镇自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理性构建乡镇自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三十年来在以选举民主为基本框架下的村民自治制度,释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村民自治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社会多元利益格局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平等参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对于完善选举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解决村民自治"四大民主"困境具有重要的功能与价值,必将有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与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7.
基层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基层民主形式中尤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在对影响和制约农村民主管理的难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对如何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两大原则统一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实践路径,着重从领导体制与制度载体两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四权四让”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农村基层民主是与自治相联系的,这区别于宏观上的国家民主。通过上海市立新村村民的民主冷漠分析,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当国家逐步取代农村自身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后,农村自治的基础被消解,基层民主的开展也就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表现。要确立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质意义,农村自治应当从私法自治向公法自治转变。而现行宪法第111条应当成为赋予乡村以自治权的宪法根据,同时法律也应当以自治事项和委任事项为区分,明确国家权力与自治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与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 ,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实现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1.
基层政权是与基层自治社会最相邻近的一级政权组织,两者之间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有很多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基层社会自治中的民主运行机制与基层政权民主运行机制之间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而且基层人民代表选举中的绝大多数选民都是农村选民,因此,从国家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自治两个层面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民主发展机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基层民主的广泛实践,农村、农民以及农村基层民主成为推动我国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一些经济富裕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民主绩效高于城市的现象。为了论证这一观点,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民主过程中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城乡基层民主绩效测评体系;然后根据这一测评体系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选取L市J村和Y市X社区作为调查地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两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最后从独立性、属地联系和选择理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层民主绩效高于城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常有人以西方的选举政治作为合法性的标尺来质疑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本文认为,选举民主并非执政合法性的唯一标准;选举民主建立的执政合法性存在诸多矛盾,比如选举民主并不完全表达民意,存在金钱操纵选举、实施政策短期化、社会整合功能弱化等问题;当前中国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不仅维护了中共执政合法性,而且也打破了对西方民主模式的迷信。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尝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观念增强,尤其是在农村,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村民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并且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要有知事、议事、和决事的权利,要求直接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与财务的管理,随着民主意识的深入,人民集中对基层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并逐步使这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对政治体制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加快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代化进程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乡镇基层民主选举,对于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宪政进程,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一个适合民主生长的传统文化基础,也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理解选举和自治真谛的农村公务人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如个别基层干部重指派轻选举、一些地方选举程序不合法,甚至个别地方存在贿选等腐败现象。它对于村民自治的质量和推进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乡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民主选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适合农村的选举和自治制度。但由于受农村各种文化观念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和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果显著,尤其以村民自治为代表的基层民主发展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化、制度化发展。山东省各地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过程中也探索出了许多基层民主的创新实践形式和有效经验,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的范围,更好地促进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创新发展。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东省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路径选择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历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有特定的内涵,其中,政治民主是人们在政治领域获得解放的表现,社会民主是社会解放的表现.人们只有在实现政治领域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进一步向社会民主发展的可能.发生在中国村庄领域内以村民自治制度为载体推行的农村基层民主是政治民主,是人民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实现离不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环节,它最终的价值回归是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对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新的论述,为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基层党建提供了理论指导。过去五年,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稳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十六大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一、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问题。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农村村民自治正是这一要求的产物。在村民自治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基层党建又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一)村民自治对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20.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研究村级党组织选举工作对推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上海市Q区村级党组织党内选举情况说明了调查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方式创新对党组织领导权威、党组织班子建设以及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建设等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