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顾问     
退耕还林的补助期限是多长?关于退耕还林补助年限问题,国家现行政策是这样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还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公斤。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粮食和现金补助年限,还草补助按2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据此,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随意决定补助期限,补助期期限到底是多长,应取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类型。(任红)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一年,我们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林业局将我省作为省级林业工作联系点的机遇,真抓实干,我省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成就显著 2003年完成国家下达我省退耕还林任务520万亩.截止2003年12月统计,我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已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520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260万亩,完成荒山造林260万亩.  相似文献   

3.
数字内蒙古     
●截止到6月30日,全区国税入库税金38.47亿元,同比增收7.21亿元,增长23.1%。●截止目前,我区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0928件,并拥有鄂尔多斯、鹿王、伊利等7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10件区级著名商标。●今年上半年,我区又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500多万亩。至此,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区已经实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800万亩,占全国已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近1/4,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4.
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是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政策扶持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基础上,退耕还林(草)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家对退耕还林(草)实施的“以粮代赈”等各种补助政策,在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但补助和扶持不可能无限期地实行下去,一旦停止,已退下来的耕地是否保得住?如何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退耕还林(草)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的毁林、开垦和耕种,破坏了大量的植被,进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陷入了逐步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实施退耕还林被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展开。正式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具体包括1800多个县。1999 ̄2005年,国家累计安排的退耕还林任务一共是3.44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是1.35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9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中央对已经安排的退耕还林任务总的投资和后续补助将要投入总共2000多亿元。退耕还林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怎样,需要研究。本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省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以上,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10.78%,草山草坡达6430万亩,贵州现有天然草山草坡643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可年产青草约为3750万吨;灌木林地和林下草地3000万亩;年产作物秸杆和藤蔓约1100万吨。通过省牧草种子繁殖场等大型草场的示范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全省人工草地已近40万亩;两年来,各地还投入3600多万元推广冬闲田土种草100 万亩,每年青贮、氯化秸秆近300万吨。饲料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裔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养牛养羊,发展草地畜牧业是适合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草换肉,以肉节粮,还可以使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山地和陡坡地逐步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搞好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开展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从1999年10月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今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工程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省21个市(州),168个县,300万农户,1000余万人口;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76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81万亩。通过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启动的六大生态工程之一,赤峰市从去年开始试点,任务为11万亩。今年正式启动该项工程,承担的任务为63万亩。广大农牧民对退耕还林还草认识如何?项目实施的如何?记者从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区了解到:退耕还林还草象家庭责任制那样受欢迎从采访中记者感悟到,中央农村政策有两个最受农民欢迎,第一个是家庭联产责任制,解决了吃粮问题,第二个就是退耕还林还草,对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贫困地区来说将解决生态问题、生存问题。日趋严重的荒漠化不仅仅是国际社会高层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广大农牧民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9.
一、退耕还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搞好退耕还林,可以促使农民休养生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市有荒山、蔬林地、无立林地50万余亩,丘陵坡地30余万亩,如果按30万亩山坡地退耕(其中,近两年安排退耕还林11万亩),配备30万亩荒山造林,按照生态国家补助8年的要求,以每亩每年补助稻谷300斤,现金20元折算为170元,8年可获国家政策粮款补助4.08亿元,按90万农业人口计算,年人平可直接增收57元.其次,搞好退耕还林,可以快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近10年来,全省3.23亿亩森林依法得到管护,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农八师一四一团结合本团实际,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启动了种植10万亩芨芨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大力实施“绿化全川”战略,森林覆盖率由16.9%提高到24.2%;1998年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又开始进行300万亩土地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由于长时间的森林过伐、土地过垦、草地过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长江泥沙  相似文献   

13.
政策月报     
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有哪些鼓励政策   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主任曾培炎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的鼓励政策主要有四条:   一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 (原粮 )的标准,长江上游地区为 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为 100公斤。如果农民认为粮食补助不足以补偿退耕田的粮食产量,可以不退。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需要退耕而实际亩产粮食超过补助标准的,由省级政府进行调剂,应相应提高补助标准。对应税的退耕地,自退耕之年起,对补助粮达到原收益水平的,国…  相似文献   

14.
[案例]2004年2月,原告王某将自己承包的50亩退耕还林还草地转包给被告徐某,因徐某管理不善,2005年春草木出苗率仅为50%,后徐某又未经王某同意擅自在该地种植了经济作物,王某发现后,表示反对并要求徐某将承包地恢复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种植。徐某不同意,双方发  相似文献   

15.
陈竞 《党的建设》2010,(12):18-2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是我们甘肃人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剧目,不断登上神州乃至世界舞台,并频繁获得各类大奖,倾倒了无数观众,奠定了我省戏剧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2年至2003年,全国文化建设掀起高潮,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将甘肃建设成为以敦煌文化为龙头,以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地域文化为重点的特色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的特色文化大省建设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以抓精品、创市场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高水平、低投入,两个效益俱佳的戏剧创作生产路子。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2010年5月24日,省上印发了《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戏剧大省建设作为全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突破口,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总目标是西部领先、全国一流。这是全国各省市区中就戏剧建设出台的第一份政策性文件,是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的延续和深化,也为文化大省建设吹响了动员号。  相似文献   

16.
羊年伊始,农一师三团采取资金扶持、无偿划地、提供牲畜等借鸡生蛋的办法,鼓励扶持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该团把退耕还林还草的1.2万亩地转让给私人承包,确定20年的承包期,8年免收利费,给每个职工无偿划分2.5亩自用地用于建房、搭圈舍,每两亩地无偿配发一只母羊,3年后归还基本母羊数,间种的甘草,按每公斤3.5元统一收购,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还草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黑林滩村位于平安区南部,距县城32公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属脑山地区。全村共有126户、361人,常住人口13户、39人,以留守老人、残疾人为主。全村耕地793亩,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全村人均收入为5800元。全村建档立卡共识别出贫困户10户21人,占全村总户数的8%。黑林滩村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增收渠道单一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贫困。2016年,区委选派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卓资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县。该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苦战一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已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 16.8万亩,比近三年退耕还林面积总和还多。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卓资县委、政府充分认识退耕还林(草)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意义,把该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政府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实行行政技术双层管理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人均耕地仅有0.78亩的习水县,立足长远自我加压,在没有被国家列入退耕还林(草)试点因而也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规划实施了楠竹建设工程项目,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党的生活(青海)》2009,(7):I0005-I0005
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10日,前身为青海省贵南牧场(始建于1933年),现隶属于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土地总面积155万亩,其中:天然草场70余万亩.耕地t1万亩.退耕还林(草)地23万亩。公司下设六个农牧业分公司。27个农牧业生产队,一个集体所有制的东科牧业大队,两个林业站,一个股份制的丰润草畜有限责任公司,一所草产品加工厂,一处牛羊育肥基地,一座年加工油菜籽5000吨的精炼植物油厂,一座120个床位的宾馆及全日制中小学,以及医院、水管队、贵德虎头崖旅游景点等下属单位。社会总人口1.2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