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殿成 《侨园》2002,(2):22-23
辽宁义县有“国宝”,那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万佛堂石窟。尤其奉国寺,还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可见其的珍贵。从沈阳、从锦州,都有去义县的火车,从北京到东北的火车,有的也途经义县。奉国寺建于1020年(辽开泰九年),初名咸熙寺,金代改称奉国寺。去奉国寺很方便,她就坐落在义县县城内。奉国寺在县城内最惹人注目,院落宽敞,建筑宏伟。奉国寺的历史资料很少,根据现存碑刻记载得知,从辽到金元之际,是该寺发展的最盛时期,当时全寺的建筑规模非常宏大,远不止我们今日所见的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2)
从竹林寺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综合分析嵩山竹林寺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论述了嵩山竹林寺的建设主题、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及应重视的问题。嵩山竹林寺文化产业园应以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营建为内涵,以诠释嵩山"七十二寺"文化为目的,形成推介登封文化旅游全貌的一个平台,使世人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推动嵩山地区文化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浩 《瞭望》1987,(31)
炳灵寺探胜 为给中国美术全集《炳灵寺等石窟雕塑》卷拍摄照片,我们来到炳灵寺石窟。一行人中,有《炳灵寺等石窟雕塑》卷的主编董玉祥、副主编兼摄影师岳邦湖和责任编辑陈履生。前两位是研究甘肃石窟的专  相似文献   

4.
六榕寺,始创于南朝宋代(公元420~479年),自古就是广州名寺之一。在唐、南汉、宋、元各朝时期,六榕寺寺院范围“横直绵亘实逾二里”,殿宇建筑依照丛林格局,座北朝南,蔚为壮观庄严。明洪武六年(1373年),六榕寺的大半寺院被征用,改建为谷仓,规模大减,山门改为东向,后虽有清朝乾隆初年的中兴,可惜在清未和民国初年,寺址一再被削减,又经“文革”冲击,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这座繁华的都市之中,有座占地7300多平方米的千年古刹,这就是曾列入广州10大旅游美景的“六榕寺”。六榕寺是海内外闻名的佛教名胜古寺,寺内宝塔巍峨,树木葱笼,文物荟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花塔、古榕、碑石、墨宝——六榕寺的山门对联,短短的十四个字,记载了两位不同时代的著名文人与六榕寺的一段因缘,也记载了六榕寺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这  相似文献   

6.
杨军 《理论参考》2010,(7):17-19
贫富悬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源,是半数以上群体冲突的直接原因。现实已昭明,分配制度改革到了必须推进的时候。收入差距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8)
正辽宁省北镇市医巫闾山西侧28公里处有一座名声很大的青岩寺。此寺建于北魏,香火盛旺于中唐,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直至如今,这里依然游人如织,香火缭绕,终日不断,四季绵延。青岩寺坐落在海拔不足300米的青岩山中,整个寺院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上院的老母洞、十不全、仙人洞、龙饮涧、文殊院、山神、土地神七个景点中,传说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  相似文献   

8.
王长才 《民主》2010,(6):36-37
<正>南京城西北角,仪凤门外,狮子山下,扬子江边。这一处黄墙逶迤、青瓦鳞次、檐牙高啄、气象庄严的名胜,就是海内外闻名的古静海寺旧址。1990年,这里被辟作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静海寺渐为天下人知。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寺村语法"属于松下大三郎-佐久间鼎-三上章-寺村这一语法研究流派的"日语描写语法",同时它也是实用语法."寺村语法"实际专论日语句法,采用形式、意义、语用的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其理论体系是基于命题(コト)和语气(ム-ド)形成的体系."寺村语法"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日语描写语法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对柳州地区的石刻等载体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从林半觉的《广西石刻志稿(八)》手抄本中看到王安中的《新殿记》。文中记载了灵泉寺扩建情况,作者王安中在文中提出疑问,引发作者对灵泉寺变迁的猜想。  相似文献   

11.
大理行     
<正>最早知道大理是因为传说中的大理三塔,我在早些年见过一张三塔的照片,千年古刹,水映三塔,那是一幅古代的画卷。这几年对大理的了解则是因为金庸先生笔下熠熠生辉的《天龙八部》和痴情小子段誉那若隐若现又暗藏杀机的六脉神剑,大理从而又名震江湖。据说,《天龙八部》中提到的天龙寺就是三塔所在地崇圣寺,传说大理古国的历史上曾有九位国王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大理古城,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7,(Z1)
正沈阳的"四塔四寺"至今已有371年之久,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尽沧桑,战争洗礼,国家劫难,地震灾害,气象恶袭,均给"四塔四寺"造成了极大破坏,庆幸的是,近年来,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抢救,人民素质的提高,使"四塔四寺"以它雄伟的身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四座塔座落在沈阳四方角落,分别称"东南西北"塔。把四塔用线连起来,圈在线内的面积就是以盛京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2.5公里  相似文献   

13.
李于 《侨园》2012,(7):30
很多来过尼泊尔的人都知道在加德满都有一个神秘的名字“库玛丽女神”,库玛丽是尼泊尔的“处女神”、“女活佛”,被视为守护皇家的女神塔蕾珠的化身.库玛丽住在库玛丽寺,不管从建筑的规模还是历史看,库玛丽寺都很不起眼,但却是杜巴广场人气最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桂娟 《瞭望》2006,(24)
河南慈源寺3座古建筑的整体移动工程,创五项世界纪录 6月3日下午5时,河南林州慈源寺保护工程中的大雄宝殿、文昌阁、三教堂等3座总重达3500吨的文物建筑,在历经5个月、转了13个弯、累计跋涉 1256.02米后,平安抵达新址既定位置。 6月6日,工程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中国首例“古建群移动保护工程”圆满完成了移动施工。  相似文献   

15.
周吟 《瞭望》1985,(21)
四月七日下午二时许,一股浓烟窜上了甘肃省著名的喇嘛庙拉不楞寺大经堂的房顶,继而烈火升腾。当地干部、群众、军警一万多人赶赴现场奋力抢救,历经四小时才扑灭大火。但是无情的火焰仍旧把该寺一座四千八百平方米的大经堂和部分经书吞噬以尽。 据说,火灾的起因是防火措施不落实,大经堂里的酥油长明灯点燃了附近的幕帷。 位于甘肃省甘南地区的拉不楞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宦权君授     
公元前656年的一天,山西南部大地上,一支人马疾驰而过,直奔蒲城。统领这支队伍的,是晋献公的亲信宦官勃辊,史称寺人披。晋献公听信宠妾骊姬的谗言,准备改立幼子奚齐为继承人,便逼死太子申生,又派寺人披追杀公子重耳和夷吾。寺人披是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他带着队伍一举打破蒲城,直取晋国公子重耳的住宅。重耳在随从的帮助下越墙而逃,寺人披追上去挥剑一击,砍下一截袖口。重耳不敢停留,一路跑到母亲的娘家狄国,夷吾则跑到秦国避难。  相似文献   

17.
据在浙江宁波、舟山两地区的七塔寺、天童寺、阿育王寺、普济寺、慧济寺、梅福庵、观音洞等禅寺调查了解,近年来出家的男女青年约占各个寺院和尚、尼姑总数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他(她)们的年龄多数在二十岁左右,个别的只有十五、六岁,并且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学校教育。仅从普陀山管理局悉知,1980年浙江、上海、安徽、福建等地的青年人向有关机  相似文献   

18.
张涵 《侨园》2009,(1):58-60
2008年10月7日,计划投资上亿元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下院--河南新密超化寺,拉开了恢复重建的序幕.超化寺仅是少林寺重建的十几个下院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游览了我国东方大港——北仑港后,小车缓缓驶入了禅宗名刹阿育王寺。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历代兴盛不衰,闻名天下,不仅因为它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珍  相似文献   

20.
阿张 《侨园》2014,(10):21-21
莲溪寺位于武昌雄楚大街一侧的民居间,背靠蟠龙山,北距繁华的武昌"大东门"仅数公里,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贫居闹市无人问"的寂静丛林。说来喟叹,倘若不搭错车,还真是找不到它。莲溪寺坐北朝南,占地一万三千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大约始建于唐代。据本地出土的元耶律公献地碑记载,"本寺初建于唐朝"。寺内也有可供考证的类似记载。明代以来,莲溪寺毁建多次。现存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从四川来的医僧道明和尚于四方募资重修,逐渐恢复到原来"十方丛林"的规模,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奏请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