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国务院批准云南省人民委員会1956年11月23日关于設置尋甸回族自治縣和路南彝族自治縣的請示报告,并决定: (一)撤銷尋甸縣,设置尋甸回族自治縣。自治縣的行政区域为原尋甸縣行政区域的全部及嵩明縣小鳳仪鄉的老地山村和馬龙縣的趙合鋪村。自治縣的自治机关駐原尋甸  相似文献   

2.
1958年4月8日报告收悉。同意你省将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改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則第一条臨夏囘族自治州(以下簡称自治州)各級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級人民委員会組織条例,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五節制定。自治州內东鄉族自治縣的自治机关的組織条例由东鄉族自治縣制定。第二条自治州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縣、自治縣、市、鄉、民族鄉、鎮。自治州、縣、市、鄉、民族鄉、镇設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員会。  相似文献   

4.
國务院批准貴州省人民委員会关于撤銷三都縣、松桃縣和設置三都水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請示报告,并决定: (一) 撤銷三都縣,設置三都水家族自治縣。三都水家族自治縣的行政区域为:原三都縣的行政区域和荔波縣的陽安、板仰、廷牌、和勇、拉近、板考、水东、甘坤、恒丰、达便、中心、板悶、新楊、洞甲、板甲、楊拱、水業、水閣、水慶、岜鮮、拉祥、水維、威崖、水碰等24个鄉,都勻縣的翁降、南庄、合群、潘洞、富河、基場、奉和等7  相似文献   

5.
國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委員会关于設置江苏省洪澤縣的請示报告,并决定:(一)設置洪澤縣,其行政区域以原屬泗洪縣洪澤(水上)区10个鄉,1个港为基礎,并將沿洪澤湖原屬泗洪縣的雪楓鎮、習仁鄉、緞灘鄉和大咀鄉的大咀选区,原屬准  相似文献   

6.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三條中「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規定和湖南省人民委員会於一九五五年二月四日、五月十二日的報告所述江華縣境內聚居和雜居的瑶族人民約三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百分之二十六,但居住面積却佔總面積百分之七十,解放以來瑶族人民覺悟大大提高,對建立自治縣的要求很迫切,同時政府也注意培養了瑶族幹部,現在建立江華瑶族自治縣的條件已經具備,特决定:  相似文献   

7.
內務部轉報你省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54)府民政字第一一八號報告及附件均悉。關於你省蒲犂縣於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七日改設为相當於縣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原蒲犁縣城;巴里坤縣於一九五四午九月三十日改設为相當於縣的巴里坤哈薩克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原巴里坤縣城;伊犂哈薩克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8.
國务院批准甘肅省人民委員会7月18日和7月28日关于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的请示报告,并决定: (一)設置臨夏回族自治州,并以臨夏專員公署所屬的臨夏、和政、永靖、康乐、东鄉、廣通等6个縣、自治縣和临夏市作为自治州的行政区域,自治州人民委員会設于臨夏市。为了便于筹設自治州的有关工作,可在甘肅省人民委員会领導下成立臨夏回族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院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七日關於各級人民委員會的全稱及省長稱謂等問題的指示,縣名前不冠省名。因此,自治县名稱可僅冠地名和主要民族名稱,即:鑪山苗族自治縣,丹寨苗族自治縣,台江苗族自治縣,雷山苗族自治縣,羅甸佈依族自治縣,惠水佈依族苗族自治縣,威寧彝族同族苗族自治縣。各自治縣下加「人反委員會」字樣,即為各該自治縣自治机關的名稱。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批准云南省人民委員会1957年4月20日关于設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并决定: 設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撤銷文山專員公署。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文山專区的文山、硯山、丘北、广南、富宁、西畴、馬关、麻栗坡等八县。自治州人民委員会驻文山县城。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江華瑶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員会組織条例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于1956年7月9日第43次会議批准,現予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东 1956年7月9日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員会已于1958年6月16日正式成立,并自6月18日开始办公。省人民委員会决定对划撥给該区管轄的銀川專署、吳忠、固原囘族自治州和所屬各縣,以及隆德縣、涇源囘族自治縣和銀川、吳忠兩个市,自1958年7月6日起一律停止  相似文献   

13.
國务院批准云南省人民委員会8月20日关于成立迪慶藏族自治州和寧蒗彝族自治縣的請示报告,并决定: (一) 設置迪慶藏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丽江專員公署領導的中甸、維  相似文献   

14.
國务院批准四川省关于設置色达、呷洛、瓦崗、洪溪等4个縣的請示报告, 并决定: (一)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地区设置色达縣,縣人反委員会駐在色达。  相似文献   

15.
國务院批准湖南省人民委員会关于撤銷晃縣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的請示报告,并决定:(一)撤销晃縣,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二)新晃侗族自治縣的行政区域为:原晃縣的行政区域和芷江縣碧涌区的姑召、  相似文献   

16.
訪長壽之鄉     
在中國南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有一個巴馬瑤族自治縣。全縣二十三萬人口中,現有百歲老人三十二人,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二百六十九人。這個縣的西山人民公社,六十五歲以上的有一千零五十二人,佔全公社總人口的百分之六點三,其中九十歲以上的五十九人。人們稱這個縣為‘長壽之鄉’。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則第一条江華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員会組織条例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憲法第二章第五節制定。第二条自治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員会是自治縣的自治机关,是地方國家机关。  相似文献   

18.
瑶族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共有一百二十五万多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瑶语比较复杂,总的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少数属于苗语支)。称谓有盘瑶、过山瑶、背篓瑶、蓝靛瑶、茶山瑶、平地瑶、板瑶、白衭瑶等三十多种。关于瑶族族源问题,我国史籍记载颇多,说法比较混乱,民间传说也不甚相同,古今中外学者曾作过不少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探讨性的论著,看法也多纷歧。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瑶族的族  相似文献   

19.
水族风情     
貴州省南部的三都縣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三十四萬水族人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聚居在這裹,其餘則分布在貴州荔波、独山等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由中國古代“百越”族的西甌支系發展演變而來。唐(六一八——九○七年)、宋(九六○——一二七九年)時期與壯侗語族各民族統稱“僚”,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批准广东省人民委員会1957年3月28日关于設置那大县的請示报告,并决定: 設置那大县。那大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屬儋县的那大区10个乡、鎮,大成区11个乡,原属临高县的和庆区19个乡和原屬屯昌县的南坤区一个乡。县人民委員会驻那大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