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自司法部《中国律师业发展政策报告》提出“要把建设先进的律师文化作为推进律师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后,全国律师协会接着发布了《中国律师文化建设纲要》。于是,什么是律师文化在律师界热议起来,律师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黄东伟 《中国律师》2005,(11):24-25
广东中元律师事务所从1994年成立时的10个人,经过10年的发展,期间经历了2002年的分化组合,现已发展成为有30名律师,员工80多人的规模,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和勃勃生机。有人说,这得归功于“团队合作,专业分工”的中元运作模式。“团队合作”仅是中元律师所的经营理念,“专业分工”是中元律师所的经营模式,两者都属于中元文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中元文化的内核。这种理念与模式的实施有其存在的必然。首先,律师行业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合作,分工”。律师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律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工作上有很强的独立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律师法》修改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本森 《中国律师》2004,(11):83-88
《律师法》实施已经7年多,7年来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律师业的不断进步,《律师法》越来越凸显其不能适应律师业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律师界和律师管理机构对《律师法》的修改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律师界对《律师法》的修改寄予了很大期望。但是到目前为止,《律师法》的修改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按理,律师界法律精英荟萃,不要说修改《律师法》,就是重新搞一部《律师法》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4.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6,(11):51-54
在涉及何为律师文化的问题上,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如宋占文先生认为“律师文化是律师这一社会群体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在法律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律师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王玉亮律师则认为,“文化”一词的原本语义应是“一个国家治理概念”,因而律师文化可从“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也有论者认为“律师文化当归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属人类精神财富。具体指律师这一职业群体所共同具备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从以上论者对律师文化的定义,可以归纳出律师文化的建设大概有以下的几种类型:一是以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为重点;二是涵盖所有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全面发展;三是以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为重点。这几种类型都是建设律师文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但律师文化建设之于我们确实是千头万绪,以什么为起点,从哪里人手夯实律师文化的基石呢?以专业水平为基石显然不够支撑律师文化的大厦,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完美但现实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律师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推动律师文化的建设中,既要描绘好理想蓝图,也要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海云 《法治研究》2006,(10):16-17
近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律师文化”之风。我是律师,而且是一名从事律师工作25年的律师。听到“律师文化”四个字,感到很新奇,也很激动——我们中国律师终于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老祖宗创造的语言很有意思,也很有讲究。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又可以引申出相似或相近而不同的意思。譬如:“同行”既可念成“同行(hang)”,又可念成“同行(xing)”,至于究竟应该怎么念就看你用在什么地方、表达什么含义。又如: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叫“同窗”或“同学”,同在一个单位任职称“同僚”或“同事”,受业于同一个老师是“同门”,效忠于同一个政党为“同志”,有共同爱好的人叫“同好”,是志同道合的人称“同道”,同父母或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是“同胞”,同在一个单位或同一个行业的人为“同人”(或“同仁”),还有,“同辈”也叫“同侪”,“同行”也祢“同业”…… 那么,律师与律师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美国有一位农场主,由于他的勤奋与智慧,使得他所种的农作物每一年都获得了当地农会竞赛的最高荣誉“蓝带奖”,而得奖后他也一定将他获奖的最佳品种分送给邻近的农场主。有人觉得奇怪:“难道你不怕别人获得了你得奖的品种,因而在下一次比赛中胜过你?”他以微笑和坦荡解开了大家的疑惑。他说:“我无法避免因风吹而使邻居的花粉飘到我的田里。倘若我不将好的种子分享给每个邻人,那么飘过来的花粉不好,也必然会使我的田地产出不好的品种,唯有在我周围的品种都是好的,才能保证我的田里产出最好的品种。而你在得奖之后,不会就此松懈偷懒,坐享其成,反而仍然继续努力研究改良,所以,我能连续不断地获得最高荣誉。因为当别人赶上我去年的水准时,我早已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我从来不担心别人超越我。相反,若有人超越我,将带给我精益求精的动力,让我追求更大的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7.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究竟是什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国资律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民办律师事务所已成为我国法律服务业的主流,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加,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到底属于哪一种法律关系?在法学理论界和律师界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审判实践中,劳动关系、挂靠关系、劳务关系的判例都有,真是五花八门,十分混乱。我国《律师法》修改在即,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法律关系的定位亟待解决。我们认为,民办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定位为劳动关系。一、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关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界定我国《劳动法》及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  相似文献   

8.
王芳 《中国律师》2005,(10):63-63
我已经前前后后举办过十多次的律师助理招聘会,每次面试时,我总是要问应聘人员两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律师才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律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在所谈过的上百名法律专业的面试者中,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名气、收入高、办过大案要案是成功律师的标志。而合格律师最重要的素质,要么说是专业理论知识、要么说是雄辩的口才、要么是社交能力等等。坦率地说,大部分应试者的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失望。但也有极少数人说出了与我心中一样的理念,那就是:我认为一名成功律师的标志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律师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律师管理工作者和广大律师应站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和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推动律师事业全面进步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和繁荣律师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律师所文化建设的深层特质分析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律师所是一个生命体,不光是由若干名律师,按相关组织章程组成的谋生、赚钱的机器,更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有愿景的,具备生命体的主要特征,因而有其特有的基因,而文化就是律师所的“生命基因”。决定律师所寿命长短的最根本因素,是文化而非几名律师或相对有限的社会资源,也不是资本、法律技术和一时宽广的法律市场,而是靠长期坚守的某种信念、某种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律师所是不会有核心竞争力的。只有优秀的文化,才有优秀的律师所和生命力强盛乃至长寿的律师事业。  相似文献   

11.
国家律师学院成立,是我国律师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律师界的一件盛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2010年9月17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律师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律师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律师文化是什么?对已经恢复重建26年的中国律师业来说,律师文化也许是一个新概念,也许是一个新课题,也许是一道新风景。所以,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本期刊载的一组有关律师文化的文章和发言,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启示、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岳鸿 《中国律师》2003,(9):16-18
“客户第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客户是律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对律师事务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加入WTO,律师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律师界对律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作了充分的论述,对事务所的规章制度建设等均予以高度重视,但笔者注意到有一点似乎未引起律师同仁的高度重视:即律师事务所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事务所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客户信息,并使用获得的客户信息来制定市场战略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关系管…  相似文献   

14.
国家律师学院成立,是我国律师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律师界的一件盛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2010年9月17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律师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5.
当律师的条件或原则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最重要,要有正义感,否则,他就不配当律师。什么是正义感,怎样做才算有正义感?不同的律师或许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但也有一条最紧要,那就是不能一“钱”障目,不见良知。否则,这样的律师不是好律师,也可以说是危险的律师。  相似文献   

16.
法治理念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没有法律文化支持的法治,形同沙滩楼阁。没有律师文化的律师事业,形同无本之木。从“依法制国”到“依法治国”,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程。而“依法治国”必然要以“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为根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更应该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造起律师文化的基柱,以共同支撑法治中国之大业。律师应该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法律文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律师文化是律师事业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天津律师》2003,(6):47-48
全国首部保障律师执业的地方性法规《珠海市律师执业保障条例》2004年5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了,应该说这是全国律师界可喜可贺的事。它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为全国律师界起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对其他省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律师执业难问题,不仅珠海市存在,而且在全国也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客观的说,一个地方法治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看律师作用的发挥程度,看律师参与诉讼、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保护律师执业权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是对法治社会建设的促进,就是对司法公正的维护和捍卫。《珠海市律师执业保障条例》的出台多少让我们感到了一些欣慰。真诚地希望不久的将来也能看到天津律师自己的执业保障条例,让困扰了律师界多年的痼疾——执业难问题,得以从根本上消除。让我们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18.
保障和维律师执业的合法权益,是全国律协和各地方律协组织的神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律师执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它的负面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律师界,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程度,关系到我国的法制形象。律师执业面临的困难中国的律师,执业十分艰辛。律师执业,不仅合法权益常常遭受侵害和限制,而且连执业时的人身安全也时常得不到保障,在《律师法》、《刑诉法》、新《刑法》相继颁布施行的近三年来,律师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其人身威胁举目可见,有的威胁来自官方,什么“伪证罪”、“包庇罪”、“玩…  相似文献   

19.
一、律师界存在的“十化”问题(一)律师心理危机应引起重视我国律师体制改革已有十年了。当初大家以为,由国有所走向合伙所、律师由国家工作人员走向社会法律服务者,就能彻底改变国有所特有的毛病,让中国的律师以全新的精神风貌走向世界,实现自身的政治价值。但十年过去了,我国律师状况怎么样呢?据统计,全国共有律师事务所10000多家,从业律师有110000多人,其他数字也表明,律师硬件上强多了,政治地位高多了,学历水平大大提高了,从业律师人数大幅增长,办理的各种案件创历史新高,统一司法考试成为热门了……总的来看,好像我们律师事业红得很,繁…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小受传统教育,老师要求我们为人要诚实,要讲信用。而当我们走上社会以后就会发现,越是自我约束的人,就会越吃亏,而那些做事不择手段的人,往往能捞到很多便宜。所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律师界不是一片净土,近年来律师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律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